清鴻院内竹林疊茂,流水潺潺,清風徐來,竹林作響,頗有幾分世外高人幽居之感。
門内幾位小聲讨論,隐約聽得不真切,甯修齊站在門口,整理了一下一桌,撫住胸口平息了一下,便推門而入。
“喲,來了。”
“這不是裕浦甯家來的那個嗎?”
“聽說這人來的京都就眼巴巴的去了周家,真不知道如真老師作何感想。”
甯修齊看了眼室内,不過數十人的,各自正經端坐,見着自己進來,稍微讨論兩句,僅僅一會又恢複了寂靜。
“在下甯家甯修齊。”甯修齊拱手行了行禮,屋内無一人回應,甯修齊神色一僵,讪讪一笑,隻好找了個位置坐下。
“聽說了沒有?今天柳老,文彥老師,如真老師今天要新錄取一個學生。”
“也不知道是誰,能有這麼好的運氣。”
“不是說孫家那個有希望嗎?”
“嗬,你沒聽說嗎?之前和周三公子在城西那邊賽馬,摔傷了筋骨,現在恐怕還躺在家裡,動彈不得,哪能到這裡來。”
“你說孫家那小子怎麼到現在還和周三少爺杠着”
“嘿嘿,這傻小子,缺着根筋呢。”
甯修齊端坐,周圍這些世家的話不斷地鑽入耳朵裡,于是稍微側身,對着離的最近一位開了口:“清鴻院還要錄一名學生?”
那人側目不語,平靜如水,隻淺淺飲了一口茶,才悠悠開口:“清鴻院的規矩:不聽流言。”
甯修齊一噎,隻能幹笑一聲:“在下甯修齊,敢問閣下?”
那人回禮:“在下宋家宋博翰。”
甯修齊臉色又僵住了,宋家乃書香門第,與周家交好,自己去拜訪周家之事定然知曉,甯修齊頓覺臉上火辣辣,便不自然地端起茶杯一飲而盡。
屋子裡的讨論還在繼續,人言鑿鑿:“如今能入清鴻院的還能有誰?必定是那周三公子周繼馳”
“你什麼意思?”
“柳閣老如今破格錄取,有何标準?有何依據?茫茫人海之中,誰不是挑燈苦讀?誰又比誰高出幾分?”
“清鴻院裡有規定:不論家世,看我未必。”
那人還想再争執幾句,卻又止住了話,門再次被打開,小厮小步走進來,排開而立。
“柳閣老。”
學生們一同起立行禮,為首的人恭敬回禮,那人年過半百,身形清瘦,一把胡須之中黑白雜糅,身後跟着兩名男子,白衣偏偏,清爽禮俊。
“今日,進了清鴻院的大門,便是清鴻院的正門弟子,上應忠君直言,下應體恤百姓,行文官職權,惠萬千百姓。”柳博淵撫須說道。
學生如應:“謹記教誨!”
柳博淵身後柳如真上前一步,開口道:“今日聚集在此,是有一事相告:清鴻院如今特召一名學生,但科考已過,選學生之職由你們商讨,今日是清鴻院開堂之日,你們可自行勘查選定,選定之人會作為你們答卷,這是你們入學第一課。”
衆人雖然心中有異,但都面色如常,齊聲回應道:“是”
“小姐,那孫公子說是傷得很嚴重,現在還下不來床。”明香将打聽到的情況向着甯繁音細細說來。
“孫公子也是因為我才遭此诘難。”甯繁音說道,将頭上發簪取了下來,“理應過去道謝才是!”
“小姐,上次去周家,現在就有些風言風語,要是還去孫家,恐怕......”明香說話聲音越來越低,接過甯繁音手上的發簪,小心的收拾好。
甯繁音點點頭,說道:“那去馬場吧,我見那管家與孫家公子頗為親近,從他那裡定能得知一二分孫公子的近況,也好借此表達一下感激。”
明香雖然覺得此做法不錯,但是還是有種隐隐的不安:“小姐,我們這次出去不會又遇見周公子吧”
畢竟,這周繼馳好像幽靈一樣,每次出去總能見到。
甯繁音看着明香有些害怕的樣子,輕笑一聲:“遇到就把你壓在他哪裡。”
甯繁音回憶着明香對周繼馳的評價,眼角彎彎,打趣道:“不是你說那周三公子長相俊美,家室顯赫嗎?我送你過去給他當壓寨夫人,好不好?”
“小姐!”明香吓的叫道:“我可不想當什麼鬼夫人,他那個兇樣子,肯定是要讨一個兇婆娘的。”說罷,明香跪在甯繁音身邊,兩眼炯炯有神:“小姐,我隻想當你身邊的一個小丫鬟,什麼都不想!”
甯繁音擡手将明香扶起來,兀自感慨道:“你跟着我,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運。”
明香反握住甯繁音的手,笑嘻嘻地說道:“再怎麼樣也比去周家當什麼鬼夫人好!”
明香從钗盒裡重新拿了一個簪子,仔細的給甯繁音重新簪上,忽然想到最近京城裡的熱鬧事,說道:“二公子在的那個清鴻院最近很熱鬧,說有一個學生在進京的路上意外死掉了,現在要這一批的公子們各自重新再推選一個呢。”
明香說起來神采奕奕,不過轉瞬臉就垮了下來:“不過,二公子現在可難辦了,甯家才來京都,能推薦誰呢?”
甯繁音詫異道:“這麼好的一個名額,哥哥會送不出去嗎?”
明香面色沉重地點點頭,見甯繁音臉色不好,便說道:“不過二公子向來待人謙和,總是會找到解決辦法的,說起來,孫公子不是正好的一個人選嗎?”
“你現在倒是出息了,可以指點清鴻院的事了”甯繁音仰頭道:“這推選一來是要孫公子願意,二來也要二哥願意。”
明香皺皺鼻子,悄聲說道:“孫公子應該是願意的,我聽聞孫公子一直想進清鴻院,柳閣老也多次稱贊孫公子,但就是沒進成,也是很奇怪了,聽聞柳閣老還專門給孫公子送過禮物鼓勵他呢。”
明香自言自語道:“既然柳閣老這麼看的上孫公子,幹脆直接把他招進去算了。”
甯繁音看向明香,神色不辨:“清鴻院的事哪能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