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喝了口水,道:“為何收養她本宮所知不甚詳細,想當年聽薛家下人所言,應當是其父母早逝,又對薛家大夫人有恩,那大夫人又見其玉雪可愛,這才收養她為養女。”
“這樁身世,殿下覺得可與本案有關?”喬雪頌插了一句。
長公主搖搖頭,含糊了一句,“…….是查過,她父母都是良民,錯不了。”
喬雪頌見三皇子都歎驚為天人,更别提三皇子相貌不及她五分,足以可知薛明姝容貌是何等傾絕天下。
随着年齡長成,薛明姝模樣愈發動人,引得無數公子哥隔牆相望,她出現的地方人群一層疊着一層,都想看看這江南第一美人的樣貌。
長公主此時一頓,“趙衍當年還是江南王世子,憑他的性子,怎麼能錯過這等奇事,便于一年盛夏,邀請了薛明姝遊湖,同時與她一同前去的還有薛绮雲。”
趙衍為美人專程趕路,包下玉秀湖畔最大的畫船。
直到多年後的今天,她還記得那日情形——
那是一個極為明媚的夏日,回憶覆上了一層朦胧的輕紗,隻看得清湖畔楊柳拂動灑落湖邊,那還未長成便已為絕色佳人的女子協同家中姐妹一同赴約,蓮步輕移,兩張笑臉生動俏臉,無人可知多年後會是這般的結果。
一人飲恨而終,而另一人永囚深宮。
“而趙衍,卻對薛绮雲一見鐘情,這一面之後便直接向薛家提親。”長公主淡淡道。
啊?
喬雪頌目瞪口呆,這按照常理來說,不該趙衍與薛明姝兩情相悅才對,按照話本來講,薛绮雲暗中愛戀趙衍,求而不得,薛明姝又因為不知名原因嫁進宮,這麼多年下來才姐妹反目嗎?
長公主一看便知道她在想什麼,隻笑:“他們哪是什麼話本中的人物,喜歡誰要嫁誰要娶誰,三個心裡門清呢。”
她這話無意間透露些别的意味,喬雪頌仍沉浸于震驚之中自然沒有注意。
“然後呢?”她急急追問。
“自家姐妹與喜歡的人能在一起,薛明姝自然高興,趙薛兩家也定好日子,于第二年的春日成親。”長公主道,“可誰知道新春剛過,宮中便傳來消息,聖上求取薛家嫡女,予以貴妃之位。”
想來那時,薛绮雲天都塌了。
長公主難以克制憶起那個冬日,封後大典剛過,母後诏令一出,阖宮上下都在為聖上納妃做準備。
一匹一匹快馬跑斷了腿将來自江南的信遞到她桌前,趙衍求她,薛绮雲求她,薛明姝也求她,所有人都在求她。
求她勸太後收回成命,求她助他們一臂之力求她答應信中所提及之事,莫要讓有情人分離,讓相愛之人能夠厮守一生。
可聖上剛登基,本就根基不穩,國庫急需用錢,求娶薛氏女,已經是太後和皇帝商量後最方便,最便捷的方式。
薛家亦可從此平步青雲。
沒有人會拒絕。
在那個風雪夜,長公主枯坐一整晚,她知道無論她勸與不勸情勢都已分明,可她眼前卻克制不住浮現那年玉秀湖畔的盛夏光景。
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為什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年幼的公主痛哭出聲,在心中唾棄自己的無能和懦弱。
“後來呢。”喬雪頌目光沉沉,不自覺抓緊了桌上綢布。
可如今嫁進來的女子并不是薛绮雲而是薛明姝,薛绮雲還是按照原計劃嫁給了自己心愛的男子。
那麼隻有一種可能……
“替嫁。”長公主苦笑,“當年我去芳華宮中本欲尋找薛绮雲,卻沒想到是薛明姝。”
她目光閃爍,“她告訴我說她這是為報薛家收養她的恩情,也通過了薛氏的同意。”
“一直到後面她生下三皇子此事才遭暴露,和皇後大吵一架後不知兩人說了什麼,此後便一直閉門不出,卻不想是在暗中謀劃這些事。”
“她應該是後悔了。”長公主神情淡淡,道:“後悔替嫁進皇宮,沒有自由,受盡折磨。”
真是造孽啊。
長公主歎了口氣。
“這麼看,一切就都說得通了。”喬雪頌喃喃道。
為何薛绮雲和薛明姝多年來仍有聯系,也為何趙衍會答應薛明姝養匪,也為何當日薛绮雲不惜犧牲自己也要保全貴妃。
原來真相竟然是這樣。
貴妃對皇室有恨,恨他們剝奪了她自由的人生。
江南王夫婦對薛明姝心存愧疚,也正因如此才對其聽之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