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書記是牛珊珊的父親,對剛強來說,姑且不提上次動用人家在黃埔工商局的人脈給柯阿姨警告那件事,作為長輩,先吃飯是天經地義的。在剛強鄉下的老家,吃酒席都是請長輩坐大桌先吃,孩子們運氣好能被分到小桌,人多的時候隻能自己拿碗去廚房裡盛點兒,再找個地方蹲着幾口扒拉光就完了。此處有免費午餐提供,還能領到不錯的暑期工資,剛強認為沒啥可抱怨的。
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三個實習生自然而然地湊到一張桌上。
“這在美國是不可能出現的狀況,”通尼低聲評論道,“用餐永遠是先來後到嘛。”
“有時候下級對上級的看法未必準确,”黃鉑砷也是本地人,似乎知道些内幕。“我聽說書記有個理論叫‘幹部三見’,做事有遠見,對人無偏見,不怕提意見。要是他點名别人才敢開口,還怎麼提意見?有些事都是底下人揣摩的,不見得領導就那麼想。”
******
接下來的三四天果然如甯科長所言,剛強從早到晚雜事不斷,幹活的時候還常有樓裡面慕名而來的小姐姐大嫂子老阿姨躲在門口觀望。王通尼由于是在秘書科,經常需要剛強幫着複印掃描傳真,說話時俨然一副上級指揮下級的姿态,剛強也不跟他計較。
到了周五這天下午五點,剛強難得清閑了一陣兒,正在讀《增城曆史人物》有關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故事,打算再過半小時下班,直接坐大巴回廣州度周末。通尼突然急火火地出現在雜務科門口,說牛書記出差回來了,正在召見幾個下屬,讓剛強把“挂綠廣場”的規劃書複印六份,完了馬上送去牛書記辦公室。
剛強自是不敢耽擱,先拆掉原文件的訂書釘,正反面都複印了七份後,再裝訂好。一邊做事一邊尋思,不是說書記昨天回來嗎,看來是多耽擱了一天。随後捧着文件一路小跑上樓,來到書記辦公室外,隔着厚重的木門都能聽到牛書記在屋裡憤怒地咆哮。
“我怎麼養了你們這麼一群廢物?人家遠冬集團不是非要來咱們這裡建廣場的好吧?沒人願意來這裡建什麼挂綠廣場,大家感興趣的都是能帶來利潤的商場、不是提高城市形象的廣場。是我求爺爺告奶奶,四處托關系才聯系上這一家台商。我是說會昨天回來,誰料到省裡出了點變故,晚回來一天。人家是客人,你們怎麼着也該好吃好喝、訂個星級酒店叫人家住下。結果一個個就知道到點兒下班,一句‘書記不在’把人家晾那裡不管了,人家當晚就回去了。現在你們讓我怎麼辦,追去台灣嗎?”
剛強進屋後一直靜靜地站在門邊兒,見書記辦公室裡包括通尼在内共站了七人,一個個跟木樁子一樣挺直地呆立着。身材魁梧的牛書記已将他的辦公椅滑到窗邊,話是對着窗戶說的,似乎連看都不想看自己這群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屬下。
剛強終于等到牛書記暫停了訓話,走上前去把複印件遞給書記的大秘周處長。牛書記再次開口時,怒氣已洩光,隻剩牢騷和疲憊,“總共五萬平米的地,三萬平米拿來建廣場,兩萬建商場。到時候商場都起來了,廣場那裡還是一片土旮旯,你們誰見過這樣的?這是要我在全國人民面前丢人現眼嗎?”
剛強動了下嘴唇。他有個想法,隻是記得甯科長的叮囑——書記點誰的名、誰才能發言。食堂吃飯的順序剛強不在意,但點名才能發言,這點兒他同意黃學長的看法。領導也不是神仙,有想法的下屬必須主動開口。
“誰建商場,誰就建廣場,”剛強說。
牛書記原本額頭杵在窗玻璃上,聽到這話忽地在椅子裡坐直,轉過身來。“剛才誰說的話?再說一遍!”
剛強這才首次看清牛書記的長相。果然便如同學們推測的,和牛珊珊一樣長了對熊貓眼,不過女兒的熊貓細長精緻,他的碩大還瞄着黑邊。粗壯的鼻子和寬方的下巴暗示着堅毅頑固的性格。四五十歲了額頭上還頂着幾粒青春痘,可見精力旺盛。
見衆人的目光望過來,剛強頓覺雙耳雙頰發熱,但還是鎮定地将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政府一分錢不用出,把廣場攤派給投資者們。凡是來建商場的,要求必須先把廣場部分建好,商場才讓動工。作為補償,運營後可以減免部分地稅。”
牛書記長舒了口氣,“這個主意妙啊……小夥子看着臉生,是新來的實習生?”
一旁的周處長是知情的,低聲向牛書記解釋道:“這位是大小姐介紹來的同學。”
“哦!”牛書記面上泛起令人回味無窮的笑意,“珊珊眼光不錯嘛,這點兒随我。都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還是因為不夠巧。年紀輕輕就能想出這種空手套白狼的招數,能!比我班子裡這些個老幫菜們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