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是神州的昆侖,是天下的昆侖。
昆侖要求入門弟子捐卻前塵,割舍一己之私。從此不再是父母的子女、家國的臣民,而要事事以天下蒼生為優先。
丹青當日沒通過初選,便是卡在了這一關上——她拒絕釋懷往事,放棄仇恨。
阿鹹和她近似,卻又不同——她前往昆侖學藝,正是為了護衛家國。
丹青比阿鹹偏執,她一遍遍的去沖去闖,一遍遍的打通天梯走到天問台上向“天”闡述她的道理——她的愛恨情仇,并不妨礙她以天下蒼生為己任。
被打斷、被駁回、被扔出來,治好了傷三個月後天梯再開,便闖上去繼續說。反正昆侖又沒限制闖關的次數。
她上山九個月,打通了三次天梯。最後終于向“天”闡明了自己的道心,說服了她的師父們。
而阿鹹上山三年,除去初選那一回,就隻闖了一次天梯。
那時她的術法能力便已超過許多内門弟子了——昆侖不承認外門弟子,那些受學于昆侖之人也從不敢對外宣稱自己是昆侖弟子,但在心裡他們卻始終奉昆侖為師,當自己是昆侖的外門弟子——他們所有人都認為阿鹹勢在必得。
但阿鹹闖過天梯,走上天問台,卻隻是跪地叩謝這些年來昆侖對她的教誨培養。
她是為拜别而來。
瑤芝真人舍不得她,在她下山前特地找到她,讓她再考慮考慮。
但阿鹹說,天下蒼生對她而言隻是個虛無缥缈的概念,她抓不住。可家國部族于她而言卻意味着一切。
她無法把天下蒼生放在家國部族之前,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所以她放棄成為昆侖弟子。
丹青盤理着思緒,蔺輕塵也不深究。
隻道,“如此算來,你們已有十年不曾會面了。但似乎并未斷絕聯絡?”
“是,”丹青道,“阿鹹下山之前做出了同心箋。我們一直在用同心箋聯絡。”
“同心箋?”這答案似乎并未超出蔺輕塵的預料,但也不免令他心情略感複雜,“你可知同心箋在海市要價幾何嗎?為何要用此物聯絡?”
同心箋本是海外異聞——傳說曾有一對戀人被迫分隔兩地。當他們相思至極、兩心如一時,男子在深秋紅葉之上題寫情詩。而萬裡之外同樣觸景傷情的思念着他的女子拾起一片紅葉,紅葉上恰巧浮現出了男子正在題寫的字迹。
昆侖山上講授格物課的瑤芝真人、也就是丹青的三師父,據此鑽研出一套頗為深奧的術法理論,并且把這種傳說中的奇物做了出來。
——将被瑤芝真人命名為“糾纏态”的法力附寫在特制的紙張上,再用特殊的工藝将一張紙揭作陰陽兩箋。那麼不論相隔多遠、環境如何,甚至不論是否有結界阻隔、法力封鎖,隻要在其中一箋上寫字,另一箋上都必定會浮現出相同的字迹。
這紙張一度成為海市裡頗為新奇的暢銷品。卻并非是情人傳情所專用。
——它不畏結界阻隔,不受任何條件限制,在一切地點都能傳出消息,是探索秘境的、遇難求救的必備之物。
因需求穩定,但能做出這紙的人極少,世面上存量和供應量都有限額,故而售價奇高。
縱使丹青這個沒下過山的,也知道這紙貴重——畢竟她三師父單靠賣紙的錢,就夠把她自己設計的“天地熔爐初号爐”給做出來。那爐子啟動一次就得燒掉一萬中品靈石。雖至今還沒煉出什麼像樣的法寶,但因廢渣中多有遊離的“糾纏态”靈氣産出,可直接拿來做同心箋之類法器,居然也能維持收支平衡。
阿鹹是除瑤芝真人之外,唯一一個解明了瑤芝真人那套道學,還把同心箋給做了出來的人。
阿鹹贈丹青同心箋時,丹青還不知此物奢侈——當然,也不知自己日後會這麼窮。
所以她沒覺得用同心箋聯絡有任何不尋常之處。還覺得不愧是修界,竟有這麼奇妙的通信方式。
但後來見識多了便也知道,如果隻是用于日常通信,修界有更好的、雖然也不便宜但肯定比同心箋這種昂貴的消耗品要合算得多的工具。譬如千裡鏡。
而如果不那麼講究便捷,隻要便宜可靠,則完全可以用鴻雁、雙鯉傳書——隻要知曉地址,最多十餘日便也收到信了。
當然也就意識到,阿鹹留同心箋給她和紫菀,選擇以此物聯絡,必定還有旁的顧慮。
譬如她不想讓外人看見她居住的環境。
譬如——她不想将黃池國的位置,暴露給他人知道。
丹青心中便一醒——是了,不論在昆侖山上時,還是分别之後,阿鹹一直都在小心的隐藏着自己身土相關的一切。
……她似乎很害怕把黃池國的位置暴露給外人知曉。
縱使和丹青、紫菀感情深厚,會告訴她們黃池國的存在,會向她們講述自己日常經曆……甚至在昆侖終考丹青和紫菀決定閉關之前說起過,希望她們學成下山之後,第一程便來黃池國做客——她也始終都沒有草率的告知她們黃池國的位置。
“黃池國在海外,可曾受過什麼迫害嗎?”丹青問道,“阿鹹似是很怕讓外人知曉黃池國的位置。”
蔺輕塵道,“這可把我問住了。黃池國已經消失三千多年了——如今海外總共也沒幾個人還記得這個部族,縱使知道的,也多當它是奇聞異談。”
丹青:……
丹青心想這就是蔺輕塵的“赤誠一片”——你不問到點子上,他是多一丁點信息都不會透露給你。
但如果她問這麼重要的事為什麼不早說,蔺輕塵大概也隻會輕笑——你不問我怎知你不知道。
她便也幹脆不湊上去找氣生了。
隻問,“黃池國有海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