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凝摸着手中的小魚,心中激動,回過頭來興奮地對蕭母說道:“有了這個,咱就可以做出各種新的吃食了!”
蕭母不明所以,隻望着那小魚,喃喃道:“這魚......真的可以吃嗎?”
也無怪蕭母有此一問,這小魚又細又小,隻有成年女性一根手指頭般大小,哪怕去油炸,都沒有多少魚肉可以食用。甯凝卻如此激動,蕭母和張氏兄弟都頗為不解。
甯凝沒有細說,隻是繼續向張氏兄弟打聽修園子的事兒。
“應當是十日後開工,現在人都已經招的差不多了,都是附近鎮子和村落裡的壯勞力。”張山撓了撓臉頰,知無不言,“大約有千來号人,現在隻等着各種石材木料運過來,就可以上工了。”
“那中午休息的時間大約多久呢?總要吃午飯的吧?”甯凝問的很細。
張山雖然覺得有些奇怪,但還是照實說道:“因為我兄弟二人帶領大概三十人左右,作為小隊監工,所以知道一些大體安排。每日中午休息一個時辰,不管飯,但是管水。”
甯凝若有所思。
随後,她又問了一些東邊的相關地形等問題。張山也一一解答。
幾人走到了分岔路口,告辭後就各自家去了。
******
回到蕭家小院,甯凝拿來一個幹淨的水盆,将剛剛得來的幾條小魚,小心翼翼地放入水盆中,維持生機。
蕭母從剛剛就在好奇這些魚兒的用途了,此刻也再次追問。
甯凝笑着說:“這是爬岩魚,不是用來直接吃的,是用來做其他吃食的必備之物,沒想到村口就有,實在是太幸運了。”
蕭母見甯凝如此高興,雖不知道這爬岩魚究竟要怎麼烹制,但也跟着激動起來。
“娘,今天張家兄弟說了修園子的事兒,我這就萌生了一個想法。”甯凝将蕭母拉到前院的座椅處坐下。
“上千名壯勞力,東家竟然不管飯,他們每日隻吃幹糧自然是不行的,若我們去那工地門口擺攤賣午飯呢?”甯凝終于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蕭母倒是沒想到這茬,仔細一琢磨,又覺得好像不是不可以?隻是,三娘上午又要磨豆腐,去鎮上擺攤,中午又要去東邊賣午飯,會不會太辛苦了?
蕭母猶豫着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甯凝笑着搖了搖頭:“張大哥今兒說了,工期隻有一個月,年前就要将園子蓋起來的,咱即使去擺攤,最多也就一個月的功夫,咬咬牙也就過去了。”
“更何況,那些工人們每天隻休息一個時辰,咱即使去擺攤,也就中午那一個時辰辛苦一些,倒也不費事兒。”甯凝補充道。
“什麼園子?”蕭延昭推門而入,應是已經将許大夫送回鎮上了。
甯凝将張家兄弟帶來的消息告訴蕭延昭,并且表示自己想去工地門口擺攤賣午飯。
今日蕭延昭在宋大娘來蕭家鬧事時,擋在了自己身前,不得不說,讓甯凝心中暖融融的,雖然相處的時日不算多,但其實她早已将蕭家當做了自己在這異世的家,蕭延昭雖然沉默寡言,但行為舉止又十分靠得住,甯凝是很願意聽聽他的建議。
蕭延昭徹底愣住了原地。上一世,底張村附近确實蓋了一個園子,不過他依稀記得,好像是在南邊。并且,那也不是什麼正經園子,是曲陽府守備孫恩為自己建造的“百花苑”,裡面是其手下四處搜羅來的美女,供孫恩享樂。
上一世百花苑惡名昭彰,不知有多少良家女子陷在裡面,毀了一生。三娘生的如此貌美,若是被修園子的監工發現,舉薦給孫恩......後果不堪設想。
“你說東邊的園子,具體是在哪裡?”沉默了半晌,蕭延昭開口道。
“就是村口往東一裡多地,那兒有一大片空地。”甯凝将今日張家兄弟所說的位置,大體向蕭延昭說明。
蕭延昭沉吟了半晌,說道:“到時候我和你一起去擺攤。”
甯凝這下真的愣住了,片刻後才回過神來,忙擺手:“不用不用,就在村口呢,二哥在家中照顧兩個小的就行,我自己去擺攤就可以了,何況還有張家兩位大哥在呢。”
蕭母也勸道:“你的腿才剛好,許大夫反複叮咛不可久站,擺攤的事兒照例還是我和三娘去吧。”
“放心,我的身體我心裡有數,你們不必再勸。”說罷,蕭延昭竟徑自起身,去後院找蕭延朗。
最近幾日下午,蕭延昭都在教蕭延朗讀書識字,甯凝其實也挺想跟着學的,好歹是個博士,結果到了古代成了兩眼抓瞎的文盲,大字不識,實在是丢人,隻是她一直沒好意思開口。
中飯是用茱萸做的麻婆豆腐,配上冬筍炒肉片,還有一道酸辣肚絲湯。蕭家衆人如今對于豬下水已經沒那麼排斥了,尤其是豬肚,蕭母甚至直誇吃了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