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做好一籠屜,俞荷一轉頭就看見阿奶,阿娘和阿爹,還有不知道什麼時候進來在燒火的二嬸。
“這樣就成了?”馬三面笑問。
“要半刻鐘,差不多才蒸熟呢。”
俞荷指揮成武碗裡倒油,面皮蒸出來用她做的羊毛筆刷沾油防粘。
鍋裡的水看得見的煮,俞荷估摸着時間,讓成武掀開籠蓋。
“二哥,快提籠布把面皮倒在案闆上。”案闆上刷了油不怕粘。
成武聽令行事一張張倒面皮,四張熱乎乎胖嘟嘟的面皮,看着就很有食欲。
“二哥,繼續籠布上倒米漿,速度要快。”
成武蓋籠屜放籠布一勺勺米漿倒好,蓋上籠蓋,才停下來。
“趁熱,大家都嘗嘗!”俞荷切了一條用手抓,馬三面一個利眼過來,俞荷乖乖彎腰碗櫃裡取個大碟子,把切的一指寬白墩墩的面皮放在碟子裡。
“阿奶,爹娘,二嬸,快嘗嘗好不好吃!”遞碟子連筷子給馬三面。
偷偷的撿起案闆上的一條喂給二哥,自己也吃了一條,面皮有點厚,有點韌勁兒但還是偏軟。
“放白糖是不是更好吃?”馬三面問大家。
“像面條。”唐大丫吃了一口驚喜的說。
“比白面還白,叫面皮沒錯嗎?”俞有地覺得很好吃。
李二娘細嚼慢咽,米做的面條,還挺好吃,适合老年人。
“用蒜汁辣椒油白菜絲涼拌,或者澆上鹵汁肥腸吃熱的也可以。料汁調的好,怎麼都好吃。我們怎麼吃面,就能怎麼吃面皮。”俞荷笑着說,“我看鄧奶奶做過一回。阿娘做米糕和這個也差不多。好在成功了。”
大人們誰也沒打算問她怎麼學會的。
“二哥,阿奶,阿娘和二嬸都學學,很簡單的。”俞荷害怕自己留下想偷吃,還是等做好料汁再來。
“二哥,等會剩一點米漿你叫我。”
俞荷跑後院喂雞,看阿爺和二叔翻糞,回來拿着一把小鋤頭就去幫忙。
成武和馬三面李二娘唐大丫四個在廚房忙的手忙腳亂。
“刷油!”
“倒勻一點!”
“鍋裡添水,不然鍋燒壞了!”
一桶米漿做了高高的三沓面皮,有厚的,有薄的,有然呼呼的,各種形狀的。越到最後成武做的越好,薄厚均勻,形狀完整,如玉一樣白。
“面也可以這樣蒸吧!”馬三面覺得面一定也可以,而且比米更方便。
成武覺得應該行。
俞荷挖了一會兒糞,估摸着時間,回來做燙面皮被馬三面抓着問白面能不能做。
“可以的吧。”她也不知道咾。
開水燙了約一斤漿再倒進剩下的米漿裡攪勻,蒸出來的面皮偏硬,更有韌勁兒,适合涼調,成武高興的不知道說什麼好。
俞荷讓他跟着阿娘學做辣椒油和蒜汁,又去泡菜壇子舀了一點酸水煮熟了加開水當醋汁。
俞老頭和俞有糧餓的前胸貼後背回來,廚房裡飄起一股霸道的辣椒油香。
“老婆子,做啥好吃的呢!”
“你們快洗手,面皮,你們吃熱的還是吃涼的?”馬三面笑着給兩人倒水洗手。
“這冷天,當然是吃熱的。”怎麼不叫我回來吃飯!
“米做的面皮,好吃的面皮子。保管和你的胃口。” 馬三面笑着說。
俞老頭沒問,兒媳婦給接到手裡他就吃了,肚子不那麼餓了才反應過來,這不是面條。
“米漿上鍋蒸熟就成了面皮。你看看,是不是米做的吧。”
“好吃。”俞老頭看眼都端上碗的小輩,笑呵呵的說,“成武這是出師了。”
“阿爺,二哥手可巧了,我說他就能做出來,鍋裡還有豆花,都是二哥自己琢磨出來的,嫩呼呼顫巍巍的,好吃。”俞荷順杆子爬,誇成武,恨不得這事和自己一點關系都沒有。
李二娘給兩個人舀了兩碗滾燙的豆花,這豆花就着面皮吃,既熱乎又管飽。
“成武學的不錯。”俞老頭不敢嘗涼調,又來了一碗豆花面皮澆上紅豔豔的辣椒油蒜汁酸水,味道更好。
“老婆子,你嘗口我的,好吃的能出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