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成化十三年,京城軍民皆被籠罩在西廠的陰影下。人們留心觀察那些步履匆匆、東張西望、橫行無忌的人,試圖從中分辨出西廠的探子後遠遠避開;可還是冷不防在鬥雞走狗、吵架謾罵時就被不知從哪冒出來的人揪住領子,徑直拖到西廠去。
楊晔一案中,楊晔受刑死在獄中;其父楊泰被西廠緝拿,判斬刑;其餘親屬各獲罪有差。這樣的“大勝”和皇帝的縱容撐大了汪直的胃口,在幾個月間接連将幾位官員不經法司審判而直接下獄;路上遇到位列尚書的高官,也要由自己的車駕先行,兵部尚書項忠拒不避讓,被汪直當街折辱。一時間,京中上下官民人人自危。
商辂特地将内閣諸員都請到一起,陳說利弊。此事關系所有大臣,所以大家都暫時摒棄前嫌,聯名上書請求罷廢西廠。項忠也去聯絡其他堂官,打算一同上書。
朱見深收到奏疏後怒不可遏。
“反了!真是反了!”他抄起奏疏一把掼到地上,“他們想幹什麼?還想逼宮不成?”
殿内的宮女太監皆噤若寒蟬。
“叫懷恩、黃賜過來!”
兩位司禮監太監不敢怠慢,接到召見後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一進去,二人便跪到底下齊聲說:“奴婢參加主子爺!”
“都起來”朱見深的聲音冷得要結霜,“你們給朕去内閣問問,到底是誰的意思?問問他們‘一個小小的下人,還能危害天下不成’!”
懷恩和黃賜領了旨便往内閣走。黃賜說:“主子這回是真動了怒了!商閣老他們也是,淨跟主子嗆聲兒,卻不知體諒人。”他從前被派去旁聽監督審案,多次試圖幹預司法,都被于渙攔下。這次見皇帝對内閣動怒,心中還有些幸災樂禍。
懷恩心裡不願搭他的話,卻又不好傷他的面子,隻得道:“黃公公,我們隻要把話帶到就行。主子英明,自然曉得閣老們的成色。”
黃賜自讨沒趣,幹脆閉嘴趕路。兩人雖有些上年紀,腳程卻不慢。不多時,就到了文淵閣。
“今日是哪位學士當值啊?”懷恩正詢問中書舍人時,黃賜瞥到商辂出來,連忙叫住了他說皇上有口谕。
商辂慢條斯理地問:“敢問公公,不知皇上這口谕是下給我一人,還是下給全體閣臣呢?若是下給全體閣臣,我得把他們都叫過來呀。于學士、萬學士他們都在部裡呢。”
懷恩客氣地說:“好教商閣老知曉,皇上下口谕時說的是‘他們’,可見應是給所有學士了。勞煩商閣老遣人把他們都叫過來吧。”
商辂笑眯眯地拱手道:“理所應當,理所應當。”
他轉身叫道:“朱宏!你年輕跑得快,趕緊去把幾位學士喊來。”那年輕的中書舍人一聽,頓時會意,撒腿就往外跑。
“年輕真是好啊。”商辂樂呵呵地捋着胡須。
“小舅!”朱宏一路飛奔到刑部,大聲喊。
來往的刑部官皆步履匆匆,甚至無人有興趣擡起頭多看他一眼。
于渙快步走出,問:“怎麼了?大喊大叫的,沒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