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擇言手指着孫憲忠,誠心發問:“所以你為什麼要把他留下來?”
西宥按下李擇言的手,笑說:“他學得很快的。”
就這樣,三人形成了微妙的平衡。
西宥和李擇言兩人在商量計策,他們認識多年,很多事一點就通,這就苦了在一旁的學徒孫憲忠。
他不僅要思考他們這麼做的目的,還要跟上他們跳躍的思路,有時這個點還沒想明白他們已經跳到其他點了,他隻好匆匆記在紙上。
好不容易他們商量完了,他終于可以松口氣,拿起書準備仔細鑽研一番,放眼看去是通篇的草書,他一個字都沒認出來。要不是李擇言扶着,他高低氣暈過去。
西宥安排的事情很有她的個人特色——兵不厭詐。
首先她派人四處宣揚,大張旗鼓,說自己手下有三十萬人,還特别說明這都是從長平軍調來的精銳部隊。
搞得守軍人心惶惶之後,她又派遣大量間諜,趁人不備,躲過城管監察,抹黑在大月城内大肆非法張貼告示,勸誡城内居民不要多管閑事,關好自家房門安心睡覺,聽見街上有響動也不要出來。
她的這一連串動作不但讓敵人驚慌失措,連自已人也是一頭霧水,要打你就打,又不是沒有士兵裝備,有必要耍陰招嗎?
西宥認為很有必要。
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是西宥慣用的策略,為此她還選定了一個特别的進攻時間——深夜。
早在行軍途中,她就準備了大量的攻城雲梯,隻等夜深人靜時,派出精幹人員用雲梯突襲城牆,奪取城池。
為了保證登城的成功,西宥還同時派人預備攻城器械,潛進城門附近,準備吸引守軍注意,配合登城士兵。
夜深,一切都準備妥當後,西宥再次召集所有部下開會,宣布完所有注意事項後,一貫笑臉示人的西宥突然變成了閻王,滿臉殺氣下達了最後的命令:
“此次攻城,由我親自督戰,志在必取!一鼓令下,附城!二鼓令下,登城!三鼓令下未登城,殺兵!四鼓令下未登城,殺将!”
底下鴉雀無聲,大家都面無血色,哪怕是白日裡就已經知道這個安排的孫憲忠也不例外。
所有人就此達成共識——沈将軍着實不是善類。
另一頭,苦等了一天的大月人始終未見他們有其他動作,這還是城内的人第一次對上西宥,心中忐忑自不必多說。
若是胡将軍還沒死,或許他會寬慰他們别緊張,順帶附上經驗之談:人是深夜睡着的,墳是天明時候立好的。
夜裡,大月城主敏銳地嗅到戰争的味道,那是一種山雨欲來的平靜,一切暗湧都潛藏在此,他與大虞帝王周旋多年,靠的就是自己與生俱來的戰争直覺。
他當即召集城内全部文臣武将,這是一次氣氛壓抑的會議,因為與會的每一個人都知道他們将要面對的是什麼。現在敵軍已經兵臨城下,隻有戰勝敵人才能保住城都,除此之外别無他途!
月城主環顧周圍衆人,停頓了一下,厲聲下達了他的第一道命令:“大軍全部開出七門之外,列陣迎敵!”
衆人陷入沉默。
接着這位城主下達了他的第二道命令:“ 禁衛巡查城内,但凡查到有盔甲軍士不出城作戰者,格殺勿論!”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大家夥萬萬想不到早已年過半百的城主竟然如此強悍,軍令之嚴厲前所未聞。
沉穩又極富威嚴的聲音再次響起:“七門為月城門戶,現分派諸将守護,如有丢失者,立斬!”
宣布完守門名單,不待衆人回味,他緊接着頒布了一道令人窒息的軍令:
“凡守城将士,必英勇殺敵,戰端一開,即為死戰之時!
“臨陣,将不顧軍先退者,立斬!
“臨陣,軍不顧将先退者,後隊斬前隊!
“敢違軍令者,格殺勿論!”
在所有人都以為這便是至高點了,這位身經百戰的城主把手指向了其中一位文臣,下達了他的最後一道命令:“大軍開戰之時,衆将率軍出城之後,立即關閉七門,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斬!”
這回連殺人不眨眼的武将也被震驚了。
這就意味着但凡出城者,隻能死戰退敵方有生路,如果不能取勝,必死無疑!
豁出去了!
白日裡被那些捕風捉影的消息弄得想臨陣脫逃的将士們眼下隻剩了一條路:死戰!
在七門中,撫順門正面西宥的大軍,所受的攻擊将是最激烈的,城主攬下了這個守門的責任,他遠眺沉沉的黑夜,今夜夜色一如當年與大虞帝王決戰時那般陰沉。
來吧!我們糾纏了這麼多年,你殺死了我的一衆兒子,我也砍下你兒子的頭顱乃至四肢,我們之間隔着血海深仇,注定無法和解。
不管你使出多少陰謀詭計我都有破解的辦法,因為戰場拼的并不是心計,而是膽量!
今夜我便與你決出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