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天青向北 > 第8章 觀點

第8章 觀點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而孔子和儒家,注重世俗規矩,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會地位結構,但規矩太多階級固化,國民容易失去生命力。”

“所以晚出生的墨子就在批判孔子,就提出反問‘如果國君老師父母不是仁義之人,也要效忠聽從嗎?’”

“墨子認為要效仿天,天廣大而沒有私心,光明長久而沒有衰竭,所以要天所希望的就做,天所不希望的就不做。這跟老子提倡天之道相似,老子稱天地對萬物無所偏愛亦無私,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不為自己存在而長久存在,認為不合天道的制度,要推倒重來。”

“天希望什麼厭惡什麼,如何聽天意制定法度?墨子提到了“兼愛非攻“”,認為天希望人們相互友愛相互給予利益,不希望人們相互厭惡相互殘害,因為它就是這樣兼愛萬物的,不管大小國都是天的國家,人不論高低貴賤都是天的臣民,應該互相友愛,統一這樣的法度。”

“墨子還提倡重用賢能之士,确實腦子好用能幹實事。但老子卻不認同,老子深谙人性,認為一旦過度追求人才優勢,那麼就會内卷成競技場,很多人會為了這種好處變得狡詐僞裝,善、美、強被推崇的概念,對應而生的惡、醜、弱空間被排擠,他認為聖人要挽救人,而不是抛棄人,衆生有的積極前行,有的消極尾随,物盡其用沒有該被廢棄的,要抛棄強調聰明,仁義這樣的概念模糊化,民衆才能保持淳樸,隻要去除過度、去除奢靡、去除極端即可。”

“老子認為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處衆人之所惡,故幾于道。老子的柔弱勝剛強、道法自然的言論比較難理解,我給大家換種比喻。”

轉頭在黑闆上寫下:熵增定律。

“大家應該有聽說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定律,獨立系統持續從有序走向無序的狀态,比如封閉系統裡熱量從高溫物體走向低溫物體,房間不收拾逐漸會變混亂等等。它也暗自揭示宇宙最終演化盡頭——熱寂(熱死亡)。熵減就是要對這種從無序變為有序。實際上這個定律跟老子思想非常接近。”

老師在黑闆上又寫下兩行字, “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老子提出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天道運行法則減損有餘補給不足;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事物發展到極緻會朝着相反方向運動;表面上看是弱者的,實際上反倒是強者。

這裡有個遞弱代償原理解釋,事物變弱後,會有一些東西去補償。比如一個人越強依賴性越高,生存度反而低。一個強者要吃飯,他就需要向下去找個會做飯夥夫,夥夫需要蔬菜得向下找菜農等,這就是代償。人類過度發展看似變強,實際變弱對外界的依賴度更高了。”

“老子盡可能形容出了這種感覺并且給出了解答,可見确實厲害。”

“再回過頭,如果從老子的角度,他會怎麼看待這個熵增定律的。每個物種從出生到死亡,其實出于生存本能已經做了完整生命線的熵減過程。而人類自發的其他熵減過程對自然壽命本身沒有加成,它更多其實是一種精神欲望的附加,由此形成的人類文明和人類活動反而對環境的熵增損害更大,加速宇宙走向寂滅。

所以老子認為順其自然,順勢而為,克制欲望,最重要的是創造平等存活的空間,甯願人們愚鈍也不要過度聰明,人類的确有可能自我消亡的。比如看過去幾千年對比近百年環境變化。”

蘇子明老師放下手中的粉筆,雙手撐在講台上,笑着道“老師講完了,老師隻是抛個觀點抛個磚,并不能回答顧同學的問題,老師要是知道什麼是真的答案就好了。你們要記得就算看到的這些真理也隻是一個觀點,不要因為權威而害怕質疑,這節課也隻是閑聊大家也不用過度相信。”

“大家要努力學習物理啊,說不定有天可以解惑。不要妄自菲薄,認為自身力量薄弱,是謂微明,從細微發現變化,柔弱也是一種力量,要有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的少年氣。”

“另外老師還有個要求,看書最好要看完整的書籍,摘錄一兩段話容易曲解其義,很多名言是分場合用的。”

“好了,下課。”

下課鈴響陸斯南趴在桌子上,嘴裡說道“我喜歡這個老師,我很喜歡曆史。”夏天青詫異道,“那你當初為什麼不選文科?”,陸斯南把書蓋在頭上,懊惱道“政治考前把整本書都抄寫一遍也隻能考四十分,我有什麼辦法!!!”

夏天青無奈笑道“明明背書不行,非要怪政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