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悠這會兒緊張得滿腦子隻剩下那三十個數字,這還是他的人生中第一次挑起如此沉重的大梁,他就怕自己做的不好,讓相公丢臉了不說,以後這樣的事情或許再也輪不到他上手。
他這會兒想的沒有那麼深遠,不知道自己若是失去了這樣的權利,意味着什麼,他隻知道相公交給他的事情他一定要做好,可不能丢了相公的臉。
他們兩人站在廊下,一人身形傾長,微微彎腰低頭看着另一個身形較為瘦小,眼角眉梢的笑意慢慢沁出來,即使是在陳舊的屋檐下,也營造出兩分甜蜜。
他們那模樣,甚至看的趙家三對中年夫妻也有些愣神,怎麼也想不到他們家大郎成親後,竟然是個這麼寵愛自家夫郎的人。
周用民出現在趙家門口,吳氏第一個看見他。
此時夕陽落下,光線有些暗,他又鮮少見過這人,有些詫異的看着周用民,并沒認出來他是何悠的表哥。
周用民也很是局促,擡手摳了摳後腦勺,将身前的柴火往院門口一放,結巴地說:“這是我給……我給阿才兄、給先生送來的柴火。”
他一句話把院門口的人都給說蒙了,阿才兄是他們家趙墨才嗎?先生又是誰?
趙墨才聽到聲音,回過頭來看見周用民,嘴角揚起笑意,放下手中的木闆,就帶着何悠過來接待他的表哥,“是小悠家表哥來了呀。”
他回頭對于氏說:“奶奶,這就是我跟你說的小悠的表哥,從今天開始,小悠家表哥就要跟我們一塊兒學識字了。”
話落,他又看向家門口的那兩捆柴。
周用民連忙解釋道:“這是我今天下午去打的柴,給阿才兄家裡用。”
趙墨才有些驚喜,“用民兄弟,你也太客氣了,大家都是親戚,來就來了,你還帶東西,這兩捆柴火可真好,留在家裡,能夠燒好幾天了。”
原本神色有些不太舒服,以為是窮親戚上門打秋風的趙家人,臉上也瞬間綻開了笑意。
兩捆柴雖然不多,可自家要上山去打兩捆柴,那也需要時間不是?
這周家的親戚把事辦得這麼妥當,送過來這兩捆柴,也省了自家的事呀!
他們立刻将人往裡面迎。
周用民又從懷裡摸出一雙布鞋,羞紅着一張臉遞給趙墨才,“這是我奶奶做的布鞋,阿才兄,你看你能不能穿?”
趙墨才心裡覺得自己教授的那些東西真算不上什麼,且周用民過來本就是蹭課的,不管有沒有他,他的課都得上下去。
但周用民帶了東西過來,他也不會拒絕,升米恩鬥米仇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不能讓大家誤以為可以在他這裡随意占到便宜。
他接過那雙布鞋看了看,轉手就遞給了身邊的何悠,“剛好我家夫郎冬日裡沒有棉鞋穿。”
于氏一看這一雙棉鞋,就知道做這鞋的人是用了心的。
雖不知道這棉布鞋是不是真的給他家趙墨才做的,可這會兒趙墨才塞進何悠懷裡,她還是有些舍不得,在旁邊說了句:“這布鞋可厚實呢,且我看着這大小倒是适合阿才一些,小悠穿着可能有些大了。”
趙墨才仍舊往何悠的懷裡狠狠一塞,不容何悠拒絕,笑着對于氏說:“沒事,等我抄了書去城裡換了錢,再買些棉花回來,讓小悠給自己做兩雙棉襪,襪子穿厚一些,鞋子穿上腳上就不顯大了,而且現在顯大,明年他長高了還能再穿,也不浪費。”
于氏還是舍不得,可自家孫子都這樣說了,她也不能在外人面前不給自家孫子臉面,想着私下要不在讓何悠把鞋子給自家孫子,如此她倒沒再說什麼。
周用民帶着柴火和棉布鞋上門求學的事情,被趙家的鄰居看到了。
趙家鄰居望着這邊,想着這兩日聽到周家傳來的朗朗讀書聲,心思也活泛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