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安靜下來,隻見皇甫新城手拿小提琴走上台來。身穿黑色西服,系一條金色領帶,一米八十多的個頭,帥氣陽光的臉龐上充滿自信。向觀衆深深地鞠了一躬,右手作出請的姿勢。丁瓊教授款款走上舞台站定在鋼琴旁,丁瓊着上白下藍的套裝,一頭黑發保養得當,經過精心化妝,從遠處看和中年少婦沒有兩樣。皇甫新城和丁瓊并肩向大家再次行禮後,現場傳來一片狂熱的掌聲,音樂學院的學生們已經看清了擔任鋼琴伴奏的就是他們的院長丁瓊教授本人,這就讓他們對小提琴獨奏的皇甫新城充滿了好奇,這皇甫新城是什麼人?以前也沒有聽說過啊?怎麼能夠請出丁瓊教授為其伴奏?皇甫新城挽着丁瓊在琴凳上坐定,自己走到麥克風前,把麥克風擡高了一點。
皇甫新城向丁瓊點頭示意,鋼琴聲随即清亮響起。丁瓊純青的演奏技巧,娴熟的手法,藝術家的演奏風範,立刻吸引住了現場觀衆。丁瓊是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鋼琴演奏水平也是相當了得。在一陣舒緩的鋼琴聲引領下,随着皇甫新城的琴弓揚起,悠揚的小提琴聲響徹大廳。随着高低變換、急慢舒緩的琴聲,皇甫新城腦海裡閃現出自己幼時向女同學求教小提琴技藝情窦未開的憨态,少年時在東屏湖畔徜徉、在東屏山下漫步、與同學們一起求知學習的情景。心聲化着琴聲,回響在勺園禮堂。當演奏到《化蝶》片段時,皇甫新城腦海裡出現了梁山伯與祝英台情深意長、生死相别的情景,随着梁山伯的墓穴打開,祝英台的縱身一跳、香消玉殒,真誠的情感、娴熟的演奏技藝,愛意從手指間輕柔滑出,悲痛在琴弦間激昂跳蕩,全場幾百名觀衆屏住呼吸,生怕漏過一個音符、節奏。人說外行看熱鬧,内行看門道,一曲《梁山伯與祝英台》讓皇甫新城技驚四座。剛剛還準備看皇甫新城出洋相的器樂專業的同學們,現在真的是折服了。他們在想,這樣的人才為什麼沒有被音樂學院錄取呢?旋律漸漸地在人們耳中消失,發愣的觀衆這才反應過來,全場觀衆站起為皇甫新城的精湛演奏熱烈鼓掌,一時間會堂内響起經久不息、雷鳴般的掌聲。
坐在中文系座位區的黎荭紅被皇甫新城精湛的演奏技藝、不凡的氣質所傾倒,半晌沒有回過神來。她站起身來為皇甫新城的精彩演奏鼓掌,因為還沉浸在美妙的音樂聲中,黎荭紅并沒有看到其他觀衆都已經停止鼓掌坐了下來,還一直站着使勁地鼓着掌。旁邊的一位同學實在看不下去了,用手推了她一下,黎荭紅這才反應過來,滿臉通紅地坐了下去。
因為有事情要處理,黎荭紅留校度假。以消磨時間的心态到會堂觀看勺園文藝彙演。當她聽到主持人報出土木工程系學生演奏小提琴時,就直想笑,這些灰頭土臉的建築工人真沒有藝術人才了,還敢在音樂學院承辦的文藝彙演中演奏小提琴,真是無知無畏。其實你們就來一個大合唱,應付一下得了,反正你們有的是力氣,誰還能怪你們?你們是搞建築的,沒有藝術細胞不是你們的錯,偏要來什麼高雅的小提琴,小提琴是什麼?樂器之皇後,不是一般人能夠玩得起來的。
等皇甫新城上台演奏時,黎荭紅先是閉着眼睛,她是不想看到演奏者現場出洋相,被觀衆嘲笑。等到皇甫新城悠揚動聽、觸人心弦、感人肺腑的小提琴聲傳出後,她震驚了:土木工程系這幫建築工人中還有如此人才?
黎荭紅睜大眼睛定睛看去,小提琴演奏者一米八十多的身高,西裝革履、風度翩翩,金色領帶在古紅色小提琴的映襯下讓人炫目。黎荭紅雖然不會演奏小提琴,但從小學習過鋼琴,知道小提琴的演奏難度,鋼琴為樂器之王,小提琴為樂器之後。别看一把小提琴拿在手裡輕飄飄的,但要演奏好,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下苦功勤學苦練,又要具備一定的天賦和自然身體條件。如手指要有一定的長度,指腹要有肉質感、彈性。所以說,不論你怎麼勤學苦練,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小提琴演奏高手的。
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是50年代上海音樂學院學生陳鋼等人根據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唱腔旋律改編的,是我國第一部小提琴協奏曲。該曲由序曲、相識、共讀、相戀、情變、化蝶等部分組成,演繹了梁山伯與祝英台從相識到同學,成為戀人、發生情變、生死離别、殉情化蝶共舞,成為永不分離的愛人。序曲、相識、共讀,樂曲輕松明快,相戀部分,則悠揚、舒暢、纏綿,情變部分曲調憂傷,最後在激憤、悲壯的樂曲聲中,祝英台縱身跳進梁山伯的墓穴中,梁山伯和祝英台化作翩翩起舞的蝴蝶飛向天空,從而把整個樂曲推向最高潮。樂曲的最後,以悠揚動聽舒緩的音樂伴着梁山伯與祝英台化蝶漫飛,最終成為一對永不分離的愛人。
三十多分鐘的演奏,黎荭紅的情感随着琴聲在激烈地波動着,一會兒輕松愉快,一會兒激動難平,一會兒悲壯至極,她的腦海裡,也在展現着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動人愛情故事。她甚至在想,如果能夠和台上的演奏者共譜一曲一生相愛的愛情故事,那該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她被深深地打動了,最後竟然失聲痛哭、淚流滿面,引得身旁的觀衆側目相看。這一曲《梁山伯與祝英台》黎荭紅不知道聽過多少遍,但從未有今天這樣的感動和震撼。她被美妙的琴聲打動,更為皇甫新城的氣質、風度折服。
今年二十二歲的她出身名門,天生麗質,氣質優雅,在英國生活多年,曾經有衆多的追求者,但至今沒有人能夠入她的法眼。今天皇甫新城以英俊的外表、優雅的氣質、出色的演奏技能,讓她心中愛慕之情頓生。
黎荭紅從母姓,長皇甫新城一歲,湘省湘縣人,系清朝中晚期中興名臣鄭方臣之後。從英國回國後,一九七九年以湘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金城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雖然都在勺園校區,但她以名門之後的矜持,對素有土老鼠之稱的土木工程系同學就沒有正眼看過,從沒有踏入過土木工程系系門一步。更不要說認識皇甫新城了。
文藝彙演結束後,等觀衆退場完畢,黎荭紅才慢慢地走出會堂。按照常規,參加演出的人員都是最後離開,所以她希冀能夠邂逅皇甫新城,說上幾句話,誰知直到勺園禮堂關門也沒有見到。原來皇甫新城演出結束後,未等文藝彙演結束,就先行退場,送丁瓊教授回家。
帶着遺憾回到宿舍,黎荭紅無精打采地躺在床上發愣。她拿出松下袖珍錄音機,将某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演奏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播放了一遍,聽來聽去,總覺得沒有皇甫新城演奏得好。當然,黎荭紅是把皇甫新城的演奏水平拔高了許多,沒有辦法,此時的黎荭紅已經深深地戀上了皇甫新城,情人眼裡出西施,愛屋及烏。
時間已近晚上八點,同學們都吃完了晚飯。有的在看書,有的在洗漱。黎荭紅朦朦胧胧之中,擡眼看了下手表,随即伸手打了坐在旁邊的同宿舍同學張小蕾一下:“這麼晚了,你怎麼不提醒我吃飯?”
“我都喊了你三次了,你都沒有反應,還以為你生病了呢?你沒有事吧?”張小蕾滿臉的委屈。
“真的?對不起,錯怪你了。”黎荭紅歉意地向張小蕾做了個鬼臉。
“回眸一笑百媚生,荭紅,我真的很嫉妒你,長得這麼漂亮,一笑不知道要迷倒多少男人。”張小蕾癡癡地看着黎荭紅。
也難怪張小蕾要這麼說。在金城大學,中文系的黎荭紅、金彩彩,音樂學院表演專業的蘇潔、曲藝專業的黎芝被稱為四大美女。黎荭紅是西施,蘇潔是楊貴妃,金彩彩是貂蟬,黎芝是王昭君。在金城大學,這四人可是男同學眼中的女神,有事沒事,男生們都喜歡往中文系、音樂學院跑,就是想來個偶遇,一睹芳容。而女生們則是羨慕嫉妒恨,怪自己的父母不給自己一副好容顔。
聽張小蕾這麼說,黎荭紅也不辯解什麼,張小蕾常常怎麼說,已經成了口頭禅。有一次甚至神秘兮兮地對黎荭紅說:“我要是男人,非娶你為妻不可。你要不從,嘿嘿,我就要用強了!”聽得黎荭紅毛骨悚然的。
黎荭紅這時已經很餓了,就準備到校園門外的小吃攤上吃點什麼。勺園宿舍安全管理很嚴,尤其是女生宿舍,晚上九點半準時關門。黎荭紅加快步伐來到校門口正對面的一家面館,點了一碗雜燴面,端起碗來正要吃時,猛然看見一個身影一晃,在旁邊位置上坐了下來,定睛一看正是皇甫新城,他那一身演出時的西裝還沒有換掉,隻是顯得有點髒、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