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瓊沒表态,隻應下。
“二,周四,公司會開一次職工代表會,讓李軒和孟曉岚代表營銷部參會吧,”潘嶽語速刻意放緩,“公司的規章管理制度,特别是員工道德規範制,該新制定了。”
賀瓊默了下:“明白。”
挂斷電話,潘嶽又将兩條訊息發給其他部門主管,不同的是,其他部門,他沒有強調讓誰參會,但都強調了員工道德規範制度。
潘嶽很清楚自己為什麼這麼做。
作為上層管理者,他不能直接跨級幹預,部門内的事,要交給部門内的責任人做,他隻需要表态;
但經他人之手,必然不能保障事情處理質量。一紙空文強調無用,除非涉及造謠者核心利益,必須通過合規民主程序,制定新的诽謗懲處規則;
最後,想制止謠言再度發酵,就得給忙着閑談的員工找點事做。新項目獎金數額不菲,當員工花時間去争取項目時,自然而然,就沒人有空再去讨論這些莫須有是非。
至于這些思慮,主管能否聽懂。
這個問題,潘嶽不需要考慮。公司裡掌事的人,個個都極其通曉人情世故。
除了林昶任。
所以,研發部那邊是特例,他必須直言。
好在的是,他也可以直言。
潘嶽取下眼鏡,歎口氣,捏了捏眉心。
如果他也20歲,也許,面對流言,他會直接回怼,罵到對面認不出親爹;
但他現在27歲,是一個公司的負責人,他的所作所為,影響的,不止是他個人,還有整個企業。在沒有證據與規定之前,他隻能用這種方法護着她。
所幸的是,朱時宜變了。
她再也不是那個面對謠言,祈求對方良心發現而改變的小姑娘。
她已然學會挺直腰闆罵回去,不讓自己受委屈。
想象這幅畫面,潘嶽會心一笑。
這樣,挺好。
--
翌日。
營銷部召開部門會議。
賀瓊說,MEETING的受衆,不僅要面向公衆市場,還得面向企業團體市場。所以上級計劃,今年公司的年會,不在酒店吃飯,改到在自家露營地舉行。
“而年會的策劃,也是對To B市場的一次實踐,這是一個大項目,預算充足,稍後我将細節發到群裡,大家争取參加。”
年底大家都忙,大家興緻缺缺。
比起去自己當牛做馬打造的地兒活動,他們更願意在酒店吃頓好的。
許是見員工面色恹恹,賀瓊輕輕笑了笑:“還有件更大的喜事。”
“凡是此次項目的負責人,年終獎,在你個人基礎上,再加一半。”
座下衆人即刻兩眼冒光。
“還有這等好事?”
朱時宜也不例外,就差沒垂涎欲滴。
但下一秒,她忽然釋懷。
潘嶽前兩天告訴她的是,實習生,沒有年終獎。
哈哈!零的一半,還是零!
“當然,雖然年會變成了項目,但年會的感覺,還是要有的,”賀瓊道,“你們的簡曆我都看過的,有才藝的,都要上啊。”
朱時宜背後忽然冒出絲冷汗。
“劉藝,我記得你去年是主持吧。”
“闫強,你是不是會攝影?得負責現場記錄啊。”
被點到的兩人笑容一僵。
“時宜,”賀瓊大點兵,終于還是落到朱時宜的頭上,“我記得你會唱歌吧,還會彈樂器?你是新人,必須要給我們表演一個啊。”
朱時宜咧唇:“哈哈!”
趕鴨子上架。
她算是知道了,潘嶽為什麼說送她尤克裡裡有用,果真......是很有用啊。
賀瓊還通知,明天要開個職工代表大會。
“咱們部門派兩個人,就一男一女吧,”賀瓊随意一指,“李軒、曉岚,你們兩個去吧,老員工,流程都熟悉些。”
李軒和孟曉岚之前都做過職工代表,這次賀瓊的分配,沒人有異議。
......
誘人的獎金懸挂在上,部門裡,無人不想争取。
平日愛去廁所、茶水間的人也不動了,就坐在工位,瘋狂敲鍵盤。
朱時宜自知無能,她不求參加,隻想跟着學習學習。
昨晚,她想了想:同事謠傳她是關系戶,所以沒能力也能負責項目。
這話當然不對,同事固然傻叉,但一碼歸一碼,不可否認的是,她确實能力不足。
如果她有完整的能力,外勤那次項目,她是可以全權負責的,哪裡還需要李軒。在這個項目裡,她更多還是在負責創意的部分,其他部分,李軒做得更專業。
朱時宜默默給自己打氣。她要努力!
下次,再有人質疑她是靠關系不是靠能力,她就能更理直氣壯。
事實勝于雄辯。
實力,是最好的證明。
當然,提升自己,也不隻是為了自證。
她很早就說過,她想成為潘嶽的夥伴——
不被兼容的、平等的、可以并肩作戰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