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群人的眼神官司,前面的人似乎都不曾察覺。
“左副都禦史家的李小姐,已傳來話了。”
陳書錦驚訝道:“李姐姐嗎?怎這麼快!”
小翠故作神秘的說着:“哎呀,小姐您慢着點,聽我細細道來,這李小姐啊,可真真是個了不得的人物,正三品文官家的千金呢!這李家的馬車氣派的很呢,一眼就能瞧出,所以晴兒得了您的吩咐,便在原地等待,也沒等多久,李小姐就出來了,您說巧不巧?”
陳書錦靜靜聽着這番話,說到最後話落,她才一拍額頭,想到了問題所在,李姐姐沒過多久就出來了,恐怕就排在她後面幾排,這就尴尬了。
陳書錦急忙向小翠問道:“晴兒是怎麼回話的,若不是不知道李姐姐是何時結束的,我定會在等等李姐姐的,對了,李姐姐選中了嗎?”
小翠看出了陳書錦的心急,也跟着急忙忙的說道:“晴兒一向心細,定會哄的李小姐開心的,小姐不用擔心,這李小姐也是中選了的,報信的公公這一會兒怕是以到了李家。”
聽完這番話的陳書錦,并未露出心安的表情,隻是自顧自的說道:“這也太巧了吧,那李姐姐不知會怎想?而我也中了選,這次選秀的,不知有幾個是我認識的,也不知她們好不好相處,說來怕是最後,我一個都不認識,也就李姐姐稍微熟悉一點,這入了宮也不知會遇見什麼?有個知根知底的也好,可是……怎麼這麼巧啊!”
盈心靜靜聽完這番談話後,才緊跟着插口說道:“小姐,别過于憂心,這入了宮,宮外的一切就不能保證什麼了,如今宮裡頭,哪一個家世不是鼎鼎好,即使不如這屆秀女,但在各方面也是有才能的,您所擔心的,李小姐不也擔心着嗎?如今您與她是這次選秀出來,一并入宮的,而宮中盤根錯節,哪是新來的人就能撼動的,不出錯就已是最好,回頭李小姐還會送些回禮來,維持這交往,這人情往來,慢慢的也就熟悉開來了,不過這種事情總歸還是得咱們先出頭,這事稍後還是問一問夫人吧,這緊要關頭,可不好出錯,小姐,您覺得呢?”
原本就覺得精力不濟的腰,也像是老太太般,支撐不住了,搖搖晃晃,骨頭嘎吱嘎吱響,陳書錦哎呦了一聲,挺直的腰徹底彎了下來,她錘了錘,吐槽道:“還是這樣舒服。”緊跟着對盈心說道:“那我回頭就去問問娘,李姐姐的送禮還是得仔細點。”
畢竟這種緊要關頭,有多雙眼睛盯着,一個三品官收了一個五品官價值千兩的厚禮,這何嘗不是一種孝敬,而兩家的女兒還即将要進宮,這怕不是把朝廷上的拉幫結派也弄進宮中,這讓皇帝怎麼容忍後宮中會有如此情況,所以這種情況則需考慮多種因素。
聽聞此言,盈心笑了笑,繼續說着:“晴兒那丫頭,雖不是個伶牙俐齒的,但總歸是老夫人手中做過事的,這人情往來,她最熟悉不過了,為人也懂禮數,心還細,回頭送禮的事就交給她吧,一事不煩二主,李小姐那邊也熟悉她不是,您啊~就别因此事而惱了她才好。”
陳書錦被如此恭維着,不禁莞爾一笑,用手掩了掩,讓誇張的笑容不至于太過放肆,等笑夠後,放下手的同時說道:“此事就交給你吧,你可一定得辦好,也叫那晴兒注意着點。”
“是”
陳書錦擡頭看了看天色,見天色已暗沉,估摸算了算時間,沉思了片刻,繼續詢問道:“父親退朝的時間是不是快到了?”
小翠想了想,仔細答道:“今日是殿選,怕是會早一些退朝,老爺或許這會兒早就回府了,不過平常時候,也并非沒有皇帝的召見,再者就怕老爺想将手中的事早些處理了,會晚一些回府也說不定。”
聽着小翠如此細細講道,她面露沉思的模樣,想了想才放下簾子,朝着半空說道:此時府中,不會三姑六婆都在吧!
半空中閃了閃,像老舊電視機接觸信号不良似的,一個半透明淡藍色面闆閃現出來,上面緊跟着浮現出了文字,盈心的聲音和面闆上的字一同閃現出來。
選秀中選是大好事,無論官員是否自願将女兒送入宮中,他們都必須接受這是一件大好事,所以曆來被選中的貴人,其家人有當朝為官者,則被允許提早放班。
長期以往,這也就成了大家默認的規則,特例變通則,不成文亦遵。
而陳大人的工作場合在宮中,宮中的工作一般則需皇帝配合,但今日皇帝在選秀,因此對于陳大人這些官員來說,隻需處理好手頭的事,就可提前退朝,所以今日的陳大人已早早回府了。
再者,這會兒宣旨的太監在選秀一結束,就趕忙去各自府中報喜去了,這京城大大小小,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都知道了,所以大小姐也聽聞此事,回府去看望陳母了,而老夫人已被陳母勸去房中休息去了,隻留一個丫鬟代為等候。
而此時大少爺正在書院中,一時半會兒是趕不回來的,所以派了手底下的仆從回來,表以關心,看時間,怕是您會先一步到家。
而陳母在選秀前就已叮囑大少爺身邊的人,不準因此事而打擾他,但陳大人或許會對此番表達不滿,因為中選的是他親妹妹。
陳大人的職位不必多介紹,古代沒有通信工具的情況下,靠的就是人,若是某地區出現了災荒或者是出現了重大事件,當地官員按時上報,又或者探查的官員按時上報,但因為此事牽扯到其他人或其他地區,那隻要在中途,在傳遞之中悄悄改上一筆,就可蒙蔽皇上的視線。
而陳大人已多年未升職了,但也并未被革職,可見陳大人在這個崗位中,無功無過,但頗受皇帝的信任,若皇帝不信任他,也不會放他在這個崗位中待這麼久,這個崗位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需極其受皇帝的信任才行。
事實上陳大人的能力并不強,其野心也消的七七八八,他本身就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若非如此,陳母也不會選他,在官場做官也頗受好名聲贊揚,這樣子的人雖做不了純粹的好人,但能得了一個好名聲,也因為陳大人在官場上的态度,所以即便處在一個惹人恨的職位上,官場仕途上,也并未受到太大的風波就是。
這也因此使得陳大人更重視大少爺的内在品德,科舉不成,還有下次,但自身的親妹妹入了宮,就沒可能再輕易的見一面了。
而且後宮中人員複雜,人口衆多,其代表着後宮已成為了一個小型的社會,自然黑暗的地方便極其多,拜山頭事件屢見不鮮,上頭剝削下頭,其中芝麻爛谷子的賬以難查,所以便會出現失寵的嫔妃,還不如一些宮女和太監過得舒服,過得自在,加上采買,其中可産生的利益不可小觑,所以每年死在宮中的人非常多,但因為宮女年滿20,便可自選是否宮或留于宮中,這事情就變得不顯眼了。
所以府中,比起慶祝家中又多了一股力量,更多的是擔憂和恐慌,而陳母要安撫府中一大幫子人,且近段時間婚事将近,加上還有您這檔事,陳母已忙不過來了,比起讓大少爺回府,不如讓大少爺在外安心讀書,準備今年的科舉。
娘家得力,嫔妃在後宮中,也能好過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