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啊韓信,陛下已經不是曾經和項羽争奪天下的漢王了,也不是那個芝麻大小的泗水亭亭長了,他是皇帝了,沒有人可以在觸碰他的忌諱了啊,你終究還是做錯了……”
張良輕阖眼睫,淡淡一笑。
他最初的願望一是覆滅大秦,二是複興韓國,可是第二個願望卻被韓王信的愚蠢給徹底摧毀。好在終究還是亡了秦,張良也無意再所求更多。他現在地位尊貴,家族興盛,還有什麼好奢求的呢。
【韓信死後,就是之前UP主說過的,異姓諸侯王們相繼被誅殺,隐患被掃平之後,劉邦與群臣立下白馬之盟。“非劉氏之王,天下共擊之”,劉邦将劉氏子孫分封諸侯王,至此,天下徹底掌握在了劉氏的手中。
雖然之後一波接着一波的濟北王、淮南王謀反,七國之亂,梁王之亂等告訴我們就算是同姓子算也未必永遠效忠于朝廷,但總比異姓的諸侯王要讓人放心很多,至少肉始終是爛在了自己的鍋裡。 】
還活着的異姓諸侯王們:我是去和劉邦表忠心呢還是幹脆造反奮力一搏呢?
嬴政沒想到自己的郡縣制終究沒被重用,沉着臉思考着分封諸子去鎮壓各地的可能性:“雖然比分封外人靠譜,但怕就怕他們傻到被人利用,作為棋子反過來掣肘朝廷。”
而六國複國之心一日不死,這些人依然會卷土重來,那有朝一日,天下會不會重新變成春秋戰國時期相互攻伐的時候?
嬴政還想再聽聽黎蘇蘇有什麼見解,但是黎蘇蘇沒有就郡縣制和分封制講下去。
【有很多人把韓信和韓王信當做了一個人,在這裡UP主要辟謠一下,這是兩個不同的人。雖然兩人死在了同一年,但韓王信卻是投降了匈奴,背叛了漢朝,并且和匈奴一起反攻大漢才被斬殺。
漢七年,韓王信與劉邦揮師南下,攻下太原郡,劉邦率領大軍出征鎮壓叛亂,打破匈奴聯軍。又聽聞匈奴駐紮在代谷,派了數十個偵查者前去,回來後都說可以攻打匈奴,劉邦當即發動山十二萬大軍北上。其中有一個叫婁敬的,說匈奴有詐,不可以輕易進兵,劉邦沒有聽,親自率領了先頭部隊到達平城,果然被匈奴單于冒頓以四十萬精騎圍困在了白登山,時間長達七天七夜,漢軍内外聯絡中斷,無法相救。
漢軍被圍困了七天後,糧食也快吃完了,饑寒交迫,危在旦夕。劉邦便采用陳平之計,以金銀财物賄賂冒頓單于的阏氏,才逃出生天。後又采取和親的政策,差點把已經嫁人的魯元公主送去和親,又開放了互市等等,雖然之後匈奴依舊會不時的騷擾大漢邊境,但也讓大漢終于有了喘息之機。
直到漢武一朝,帝國雙壁的衛青和霍去病北擊匈奴,終于讓大漢朝雪恥自漢朝建立以來的白登之圍帶來的恥辱和被匈奴欺壓多年的惡氣,劉邦若是泉下有知,也該為子孫後代欣慰了。】
淮陰侯府,韓信氣憤于自己竟然和韓王信相提并論。韓王信是什麼東西,投靠匈奴的敗類一個,居然和他同名同姓?就因為我名氣大有本事就來蹭名氣?啊呸!晦氣!
韓信怎麼都笑不出來了,M的,這個忍不了,他一定要去打韓王信一頓出出氣!
遠方的漢王信一臉惶恐的吩咐下人收拾包袱,他要立刻跑路,他已經是後世之人蓋章的投靠匈奴的叛徒,現在不跑更待何時?留下來隻會被劉邦誅殺,還會留下一片的叫好聲。
“這群蠻夷,居然也敢越過長城了。”嬴政皺眉不屑道,他大秦什麼時候畏懼過匈奴?一群手下敗将。
遠在邊境的蒙恬更是握緊了拳頭,制止了手下躍躍欲試要神情出戰的激動之情,一個個都叫嚷着讓匈奴知道他們不是好惹的。蒙恬也是一腔熱血,如果不是時間不對,他現在就想讓匈奴人知道什麼叫做欠教訓。
呂雉臉色變得難看之極,下意識的攥緊了衣袖,狠狠地攥緊,仿佛是在發洩着什麼。
她和劉邦再是不和,到底也是多年的夫妻,雖然他也希望劉邦回不來,好讓劉盈早日登上皇位,但每次想到女兒差點被送去和親,心裡的火氣就像被點燃了一樣,蹭蹭蹭的直往上冒,盯着劉邦的眼神也是怒火瑩瑩。
她膝下總共就兩個親生兒女,自然想讓魯元留在身邊享受公主的尊榮和富貴,更何況那個時候魯元早就嫁人生子了,又怎麼可以把人再送去匈奴和親?
婁敬老匹夫,簡直可惡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