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展昭·青山依舊 > 第163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言卸屏障 約為兄弟邦

第163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言卸屏障 約為兄弟邦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隻因太子手中無有實權,元昊又遠在黑水城督軍,在興慶府内待了半月有餘的顔卿,始終沒能與西夏簽下盟約,正輾轉難安之際,卻忽聞驿丞來報,隻說是元昊返宮,特派太子甯明過府相邀,恭請顔卿入宮一叙。

元昊雖心性孤傲,禮數倒也周全,遠遠的便帶着文武兩班出殿相迎,本來心裡還沒底的顔卿在看到眼前景象之後,微微勾起唇角,元昊好戰,這是不争的事實,可西夏積貧積弱,物資匮乏更是人盡皆知,與宋國之戰,元昊輸不起,同樣的,南下大理,元昊也打不起。

“隻因軍中事忙,孤王未能及時接待,還望貴客海涵。”元昊與一衆朝臣在接到顔卿後,竟沒有徑直入殿,而是帶上幾位近臣,引顔卿朝蕃學院行去。

蕃學院創立于西夏建國之初,主要任務便是教授西夏文,培養研習西夏文的人才,并借此院推廣新創的西夏文,推廣教育,讓廣大的黨項人都能夠識文斷字,提高舉國上下的文化水平。

顔卿随元昊站在屏風後聽着野利仁榮用漢話和黨項語交替教學,看着元昊那一臉的自豪,她也不由得心生敬佩,短短四年,造字創文,這确實是前無古人的壯舉。順手拿起一部置于書案上的文獻,可堪堪入眼,就見顔卿眉頭漸漸鎖緊,她心中暗道:這莫不是……天書?

書中小字密密麻麻,乍一看,形體方正,與漢字相仿,可細看之下,竟是一字也不認識!西夏文筆畫繁複,結構複雜,饒是精通宋、理兩國文字的顔卿看了也直搖頭。

見顔卿異狀,元昊頗有幾分得意地笑出聲,接過她手中文獻,随意翻看了兩頁,低聲道:“這部文獻名叫《同音》,隻是一部西夏文字典。”

顔卿眼前這部書雖然也是字典,可卻同展昭帶回延州那一部《文海》不大相同,《文海》作為文字字典,其中是有漢文對照注釋的,也是這個原因,《文海》作為入門級别的教材在市面上随處可見,而《同音》則存于藩學院,需要有一定的西夏文基礎,使用起來才能遊刃有餘。

“我族文字創制完成後,便交由刻字司刻印,頒行世間,而這些,都是刻字司為藩學院刻印的教材。”元昊帶着顔卿移步至書館,期間典籍可謂是汗牛充棟,可元昊卻沒有告訴顔卿,這些典籍,大多都是從漢文翻譯而來,這些典籍中,既有儒家經典又有兵法策略,而更大一部分,則是佛經。黨項人普遍信奉佛教,因此,用佛經來推廣文字,不失為一個妙計,加之元昊采用西夏文頒布政令,用西夏文開設科舉,自上而下“逼”着民衆棄漢從藩,西夏文的學習也便在民衆之間蔚然成風。

“漢字曆經千年演變,方才有五千多字,貴國則在短短四年間,便創字近六千餘個,内容之廣,工程之大,令人歎為觀止,陛下好魄力!”默默翻看了許久的顔卿,想起先前宋子墨所說野利仁榮創字成書一事,又見館内卷帙浩繁,由衷地對着元昊溢出贊美之詞。

元昊聽罷,面上笑意更甚,自黨項一族依附大唐王朝開始,三百餘年的時間裡,黨項都在向中原文明學習,一直以來都是使用漢字處理政務,交流思想。“在孤王繼位以前,黨項人有自己的語言,卻沒有文字。而我大夏北部的契丹人,西部的回鹘人、吐蕃人都有自己的文字。”元昊說着,緩緩轉身看向顔卿,眼中流露出些許複雜的神情,叫顔卿一時之間捉摸不透,接着,又聽他道:“據孤王所知,貴國,也有傳承了近千年的,僰文。”

元昊話音方落,顔卿便心下了然,她放下手中書卷,微微颔首,面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淺笑,原來,在元昊心底,創造文字,不是為了更好的鞏固政權,隻是他不甘于人後,覺得沒有文字便顯得低人一等。不過,對于黨項這樣一個龐大的政權,有了文字才能發展文化,而有了文化,才能挺起脊梁,彰顯民族尊嚴。想到這兒,她又擡起頭去看書案前的元昊,似乎自己之前對他的印象太過于刻闆片面,這個人,文治武功卻又窮兵黩武,見識卓越卻又暴虐奢侈,這才是人心不如水,平地亦能起波瀾啊。

走出藩學院,元昊又領着顔卿朝兵器監行去,在那個地方,有讓宋軍在三川口一敗塗地的冷鍛甲和神臂弓。緩步走在兵器監,看着工匠們為鐵鹞子騎兵打造戰甲,元昊興許是想起了三川口之戰宋軍狼狽敗逃的模樣,竟兀自笑了起來,“尊下或許不知,孤王的這一支鐵鹞子,刺斫不入,所向披靡,上戰場如入無人之境,隻打得宋軍丢盔棄甲!”

眼看元昊洋洋自得,顔卿卻是漸漸聚起眉峰,引自己觀藩學院,是為了彰顯自尊,不想低人一等,那帶自己來看這兵器監又是何用意?明知我國與趙宋交好,還當着自己的面誇誇其談,言說宋軍慘敗,這莫不是,想給自己一個下馬威?讓自己見識他大夏國的神兵利器,好叫我國不敢妄動,究竟是約為兄弟之邦還是臣服于其戰馬之下,隻能他元昊說了算。

元昊侃侃而談着大踏步朝前走去,這一回,顔卿卻沒有跟上去,隻是目光清冽地看着工匠的鐵錘一錘一錘砸在戰甲上,淡淡說了一句:“鈎鐮槍,可破連環戰馬。”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