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站時,雨淅淅瀝瀝的,不見有轉小的趨勢。
家中有兩把傘,沒必要再買,蔣暢歎了口氣,叫了輛網約車。
為省租金,又圖有個安靜舒适的環境,所租住的房子較為僻遠,過了晚高峰,即使下着雨,路上也不很堵。
司機放着音樂,似也不想同乘客唠嗑聊天,消磨路途之無聊,反倒合了蔣暢的意。
天知道,她最怕熱情自來熟,不停攀談的司機。
這陣子,幾乎天天加班,本該五點下班,被各種事情拖到六七點,這會兒,天已黑透了。
蔣暢偏頭向窗外看去。
路邊栽種的景觀樹被風雨打得微微搖晃,路燈的光照不穿樹葉縫隙,路面暗影重重。
城市的霓虹映着天空,形成一種“色彩斑斓的黑”的即視感。
雨腳細密,将玻璃當成織布,在上面織出繁複,奇異的圖案。
這樣的風景,催生了她的困意。
車停在樓下,蔣暢不為自己遮雨,反而用手遮住花,小跑着進樓道。
家——一個租住的小房子,或許不足以得到如此溫情的稱呼,但對于在宿城漂泊的蔣暢,恰如其分——在8樓,她覺得寓意頗好,也是當初同意押一付三的原因之一。
蔣暢找來一個空玻璃花瓶,加水,修剪了下花枝,放進去。
她拍了張照,上傳微博:祝你們開心[耶]
她經營幾年的一個号,用來發一些日常和設計作品,幾萬粉絲,平時互動的人不多,但基本都眼熟。
@達芬不好奇:醬醬也開心哦。
@花開十裡:好巧喔,今天我也買了一束花,漂亮的東西的确會令人開心~
簡單回複幾條評論,蔣暢開始準備晚飯。
荞麥面,幾片生菜,一勺午餐肉,一個雞蛋,加點料汁和醬,美味與否且不論,好歹衛生、頂飽,就這樣糊弄一餐。
習慣在吃飯時支起平闆,看看劇或綜藝,飯似乎也更香些。
正到精彩處,屏幕上方彈出來自胡蕙的微信消息。
她說,下周六宿城有一場live,是她喜歡的歌手,希望蔣暢陪她去。
一個小衆的歌手,蔣暢倒聽過她幾首歌,恰逢前幾日發了工資,便答應了。
胡蕙是蔣暢的老鄉,來宿城後才認識,不到兩年,交情已深。
大概是因為,人在異鄉,彼此同出一地的淵源,天然産生一種熟悉感。
福狒狒:我們先去吃飯,怎麼樣?
大醬炖大腸:好啊,吃什麼?
福狒狒:就這家怎麼樣?離那家live house也不太遠。
她引用幾日前,蔣暢分享給她的一家連鎖店即将營業的開業活動。
福狒狒:每回看你的網名,都會有一股味道撲面而來,沖得我想哕。
胡蕙不是第一次吐槽了。
她十分厭惡大腸的口感和氣味,奈何蔣暢喜歡吃,這是兩人之間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
這個微信名的來源不單是如此。
蔣暢的微博ID叫锵锵嗆嗆将将,一開始有人叫她将将,後來又變成醬醬,一直沿用到今天。
她們約定好碰面時間,蔣暢開電腦清稿子。
蔣暢畢業于普通的本科院校,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因不勤于學習,閑暇時間多,自學了設計。起初,做圖是為愛發電,漸漸有人主動上門約稿,以此賺取少量零花錢。
母親不知道這件事,也不知道她有存款,勸她放棄宿城的工作,不是怕她餓死,而是覺得她沒餘錢貼補家裡。
之前有幾個月,蔣暢辭職後賦閑在家,靠的就是存款和偶爾接稿過活。
後來實在擔心難以為繼,故而找了目前的工作。
告訴給家裡,便是“月薪四千,扣除生活費,一毛不剩”。
傳到親戚耳裡,丢臉歸丢臉,反正人不在老家,總好過母親理所應當地提出,借錢給哥哥新家裝修。
蔣暢有個哥哥,大她五歲,在她讀大學時結婚,今年四月,他老婆剛生下二胎。
母親意味深長地與蔣暢說過數次:你哥哥如今壓力大,過得不容易,又還房貸,又養孩子。
意圖昭然若揭。
無非希望她多賺些錢,替她哥分擔。
還記得,尚讀大二時,蔣暢有過考研的想法,她哥蔣磊說,書有什麼好讀的,早點出去打工得了。
她冷眼以待,不作聲。
最後沒讀,不是屈服聽從,隻是想早點獨立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