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從外地來官員都在萬壽節後的第二日一早,便啟程回自己的管轄之地,但王爺趙寰還在宮中多待了兩日。等他準備回常山時,趙奕明依依不舍的出來相送。身為繁城官員,在這種時候林季安和何罄宗以人之常情也未缺席。
“行了,就送到這裡吧,你們忙你們的去。”
趙寰站在馬車旁,揮手示意他們别再送了。
“皇叔你可要常來啊,你不在父皇念叨我都沒人給我講話了。”趙奕明看着趙寰的眼睛像是想要拼命擠出幾滴淚來,如果可以的話他真想跟着自己的皇叔走了算了。
趙寰拍了拍趙奕明的臂膀,有些無奈的笑着:“好啦,聽你父皇的話。”
“那王爺此去一路順風,下官便不再往前想送了。”
林季安和何罄宗規規矩矩站在後面,向趙寰拜别。
趙寰的馬車啟程後,何罄宗先行一步回了縣衙,林季安想和趙奕明說明一下之前軍隊擴充時發生的事情,便留了下來,陸琰身為近衛,自然而然也在。
趙奕明随意找了一間街邊支起來的茶鋪,向老闆要了壺毛尖。
“來,不知道你們喜不喜歡喝毛尖,以前我母後挺喜歡的,後來嘗着嘗着我也愛上了,味道鮮爽,醇香回甘,試試。”
在品茶這方面趙奕明還是頗有興緻,給林季安和陸琰都倒上一杯。
兩人道了謝,喝上一口。等茶咽了下去,他們倆像是突然有了默契一般,誰都沒出聲。
“你們怎麼不說話啊,難道都不喜歡這個?”趙奕明不解,在自己看來毛尖就是茶中的上上品,幹脆自己喝。
林季安和陸琰看着趙奕明從滿臉期待端起茶杯到一臉無語的放下茶杯。
這哪裡鮮爽,哪裡回甘了?這分明就是寡淡無味,甚至還有些澀口。
“殿下,宮裡的茶葉都是上供的優質好茶,這茶鋪多是給過客解渴之地,不嫌棄的話可願意去舍下坐坐?”
林季安委婉勸道,言外之意便是這些茶鋪的茶都是商販低價收來的,一兩文一壺,實在不是宮中的茶葉可以比拟。
趙奕明本想拒絕,說體驗體驗民間百姓生活也不錯。但陡然想起李竹依就在林府,答應的幹脆。
到了林府,趙奕明邊走邊左瞧瞧又看看,愣是沒找到李竹依的身影。
林季安有些好奇:“殿下是在找什麼嗎?”
帶着微微失落的心情,趙奕明還得一本正經回答:“沒什麼,就上次來的時候沒好好觀賞你這林府,這次我看個夠。”
“也可能是在看哪個姑娘吧,林大人可要看好你家的人。”陸琰在一旁冷不伶仃來一句。
林季安不知他這麼說是在暗指什麼,隻是笑笑,“要是被殿下看上,指不定還是那人的福分。”
三人落座後,林季安很快就進入正題。
“殿下,前段時日繁城選人充軍時,發現了一些律法缺陷的問題。”
“怎麼說?”趙奕明聽到事關家國治理方面,更加投入了幾分。
林季安便把當時楊耀的事情講給趙奕明,“若是執意按照律法規定,那麼類似于像他們家一樣出現這樣情況的肯定不止存在于繁城,家中老小無人照料。如此一來,即使顧得了大周外部,但内部所存在的問題遲早會引起百姓不滿,等到聚衆抗議,怕是來不及了。”
趙奕明陷入沉思,想起在平日裡很少關注過民生問題,多是在宮裡聽太傅給自己講述。當時隻是覺得這些會發生乃是正常之事,難以體會正真的民間疾苦。
今日再聽林季安講起這種事,也就發生在離這裡幾條街道的巷子中,感覺一下子被拉進民間生活裡了。
期間,林府的侍女送來了趙奕明心心念念的茶,雖說比不上宮裡的那麼好,但相較于茶鋪裡的已經好了千百倍。可趙奕明卻是一口沒喝。
過了一會,趙奕明才松開抿着的唇,緩緩開口:“那戶人家的老人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下官派了兩人去照料,也找了大夫去看看,現在楊耀父親的病情慢慢穩定下來了,但他母親還是比較虛弱。至于那個孩子,現在也還小,等再過兩年就送他去私塾吧。”
陸琰坐的離他們兩個有些遠,手裡把玩着茶杯,眼睛确是一動不動看着他們談話。更準确來說,應該是看着林季安,但不知心裡在想什麼。
“好,我知道了,等我回去我會自己寫一本折子交給父皇,這件事我一定會給你一個交代。”
林季安一聽這話有些忍俊不禁:“殿下,并非給下官一個交代,而是給大周百姓一個交代。”
趙奕明反應過來,也沒忍住笑了一笑:“對,林大人說的是。看來我還是得回去多聽聽先生的教誨。”
兩人的笑使這有些哀傷的氣氛緩和了些,趙奕明松了口氣,終于拿起了他那杯還沒動過的茶。
說來也奇怪,今日林季安穿的衣服的做工看起來貌似有一點粗糙。
趙奕明盯了好一會,實在沒忍住道:“林大人,你最近是不是……手頭有些緊啊?”
說完頓了頓,湊近了些,小聲補充道:“那個縣令的俸祿不會少的可憐吧?”
林季安一頭霧水看着他:“殿下怎麼突然這麼說?”
“你看啊,你這衣服,料子看着還行,但這做工……”趙奕明拉起林季安下垂的袖擺,“這裡,線縫得七扭八歪的,這個縫隙跟另一邊還有些不對稱。”
說完又指了指林季安的衣襟。
“還有這裡,這跟這塊料子縫在一起後露出來邊緣的部分,兩遍粗細也沒對上。”
這時,一直沒出聲的陸琰也有了動靜。他站起來走到林季安身側,彎下腰打量了一下這衣服。
“難怪剛坐在那看着的時候總感覺哪不對勁,林大人可是愛民如子将積蓄都用出去了?可要陸某微微資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