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祥渾然不覺自己已經進入了太子妃給兒子選媳婦的備選名單中,自進入東宮後便在拱門邊守着的胡善祥一副面無表情的模樣,但心早已因為《明史》中記錄的殉葬事件飛到了九霄雲外,越是想着心情便越是差,這萬惡的古代封建社會啊。
太子妃看了一會兒秀女名單,越發覺得索然無味,自己辛辛苦苦再這裡給兒子挑媳婦,其實名單上的名字她一個都看不上,看上的人她已經挑進宮裡來了,心裡越想越不舒服。
兒子又不是她一個人的,媳婦也不是給自己選的,太子她拉不起來,還不能把兒子喊過來陪她一起挑?太子妃吩咐道:“去把太孫叫過來,就說是給他挑媳婦,如果敢不來,本宮就給她選個醜八怪,讓他日後對着那張臉後悔一輩子。”
宮人聞言,笑着去給太孫傳話。
朱瞻基剛喝了幾壇子美酒,正處于酒不醉人人自醉的狀态,聞言,隻得乖乖跟着宮人去見自己親娘。
此時在東宮的胡山西臉上因為悶熱升起的燙意欲消未消而泛起淡淡的紅,在秋日的金色陽光下,與身側小花壇裡的芙蓉花格外相襯,越發顯得人比花嬌。
醉意熏熏的朱瞻基猛地自東宮外一進來就看到了模樣嬌俏的胡善祥,心情舒暢的還以為是在夢中,心底的那點朦胧的小心思一動,近日來讀書之餘看過的詩詞就脫口而出。
“綠裳丹臉水芙蓉,不謂佳名偶自同。一朵方酣初日色,千枝應發去年叢。莫驚墜露添新紫,更待微霜暈淺紅。卻笑牡丹猶淺俗,但将濃豔醉春風。”①
搖頭晃腦的說完,朱瞻基還似摸似樣的點點頭。
嗯,好一張芙蓉面。
這首詩一出來,别說胡善祥,就連庭院中坐着的太子妃和胡善圍都驚呆了。
“太孫喝醉了。”
胡善祥離得近,朱瞻基身上濃重的刺鼻酒味沖的她立刻反應過來,面無表情的提醒着所有人,心裡暗罵狗東西,說話不算話。
“啊?哦,對,我有點喝多了。”
朱瞻基這才看到這殿門口不止他和胡善祥兩人,他娘太子妃張氏和胡尚宮也坐在殿門前看着他,反應過來,忙心虛岔開話題,随便找了個沒過腦子的借口:“哎呀,這幾天有些煩,和兄弟們推杯換盞的不小心就就喝多了,我得回去休息會兒。娘,我先走了。”
這個時候的朱瞻基已經酒醒了個七八分,見他娘、胡善圍和胡善祥皆是面無表情的看着他,借着剛剛的口不擇言假做喝醉了般晃晃悠悠的往殿外而去,還别說,在太子妃和胡善圍看來還真以為身上散發着濃重酒味的朱瞻基是真的喝醉了。
目送朱瞻基的身影消失在殿外,胡善祥暗暗松了一口氣,卻又很快打起精神,太子妃和胡善圍還在這兒呢。
也幸好朱瞻基此時是醉酒的狀态,剛剛也隻口不擇言的念了一首詩,否則胡善祥還真沒辦法以他酒後胡言搪塞過去。
太子妃張氏和胡善圍倒是沒說什麼,也忘了讓人叫太孫來的目的,見朱瞻基的身影搖搖晃晃的消失在殿内
外,才雙雙回頭打量起立在胡善圍身後的胡善祥。
太子妃書讀的不多,卻也能聽出剛剛自己兒子念得那首詩是沖着誇胡善祥去的。
别看那詩裡芙蓉啊,牡丹的,但以花喻人她還是知道的,在胡善圍暗暗覺得心喜,胡善祥兢兢戰戰的緊張情緒下,太子妃的目光不住的在胡善祥臉上、身上來回掃視。
長時間的沉默後,太子妃張氏笑着開口道:“胡尚宮倒是會調教人,我記得三年前初見這孩子時她的宮規禮儀還略顯生疏,這才幾年過去,就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許了人家沒有啊?”
瞧這話問的,後宮之中的女人都是皇帝的人,就連宮女太監搞個對食都得私下裡偷偷摸摸的來,哪個敢不要命的私定終身?
太子妃和胡善圍走得近,又從來都是直話直說的性子,更何況胡善祥是胡善圍的親妹妹,又被她調教了三年,規矩什麼的都是頂尖的好,也算是在她眼前長大一般,品性和規矩也都是無可挑剔的。
而且大明擇選秀女都是從宮外家世清白的良家女子中擇選,胡善祥剛好不就是?更何況還有胡善圍這個親姐姐在旁幫襯,她也能少操點心了。有個知根知底的陪在兒子身邊,總比兒子自己找個不知底細的好。
太子妃本就喜歡胡善祥的性子,如今聽見自己兒子的誇贊,她還能不知道自己兒子的心思?估計着也看上了善祥那丫頭,這倒是挺對她的心意,與其外面找個不知脾性的女子,倒不如把這丫頭指給自己兒子,也算如了他的意。
胡善祥心裡一驚,也怕太子妃亂點鴛鴦譜,正打算跪下請罪,表明自己身份卑微不敢高攀,就見胡善圍從座椅上起身,恭敬地向太子妃行禮。
“謝太子妃誇獎,有您這句話是善祥的福氣。”
太子妃笑而不語,胡善祥的臉上瞬間浮現起一抹緊張的深色。
福氣,這福氣給你要不要?
要不是記着自己此刻隻是個身份卑微的宮女,但凡換個時間地點,胡善祥真想怼回去。但此刻給她一百個膽子胡善祥也不敢将這話說出來,隻能在心裡暗暗吐槽。
“太子妃您掌管後宮,善祥既身為女官便是您的人,她的日後還請您操心了。”胡善圍的意思很明顯的就是在告訴太子妃張氏,她胡善祥非常的願意。
這樣就把她賣了?不,這都不是賣了,賣了還有錢拿,胡善圍這是直接就把她給送入了呀。
“姐姐,我……”
胡善祥咬了咬牙,在胡善圍殺人般的目光中,到底沒把拒絕的話說出口,心裡欲哭無淚,原來,她終究還是最珍惜小命啊。
而太子妃确是挺高興的,胡善祥願不願意根本不在她的考慮之内,就像胡善圍說的那樣,太孫看中了一個女子,那就是她的福氣,不管你本人願不願意,你都得歡天喜地的接受,開開心心的入宮。
想到自己在宮内的幫手越來越多,不用在單打獨鬥,太子妃開心得想要笑出聲來。
漢王和趙王本來就是一丘之貉,漢王妃和趙王妃也是走得極近。
别看他們三人是親妯娌,可這五根手指還有長有短呢,她的二弟妹和三弟妹整天做什麼事都不落下對方,就連有時候排擠她這個大嫂也是一起過來,氣的她都恨不得想進去捶太子爺一頓。
好在他兒子也長大了,到了娶太孫妃的年紀。
等兒子娶了媳婦,以後她再被二弟妹和三弟妹擠兌,就有人幫襯着她一起怼回去了,哎呀,想想就覺得神清氣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