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任行道:“發乎——‘發言為詩’。”
皎皎終于能脫口而出一句:“‘詩成泣鬼神’。”
梅任行接道:“‘神女去已久’ 。”
皎皎道:“‘久在樊籠裡’。”
梅任行見此時正在穿過一片墳地,于是道:“‘裡中有三墳’。”
皎皎道:“墳?誰會拿‘墳’開頭啊?”
梅任行道:“有啊,你好好想想。”
皎皎于是想了想,然後道:“‘墳壟故人多’。”
梅任行頓了一下方道:“沒這句。”
皎皎道:“有。‘相思黃葉少,墳壟故人多’。”
梅任行道:“有是吧?全詩是什麼?作者又是誰?在什麼情況下寫的?行了,别想了。又是你自己編的,對吧?”
皎皎道:“詩人的事情,怎麼能叫編呢?我寫出來不就有了嗎?”
梅任行道:“這時候覺得自己是個詩人了?行啊,寫吧。”
皎皎則道:“暫時先這樣吧。你不是要活到一百二十歲嗎?等你一百二十歲大壽‘墳壟故人多’了我再寫。”
梅任行道:“不行,我改主意了,不想活到一百二十歲了。”
皎皎道:“為什麼?你不是一直很想攀登人類壽命極限嗎?”
梅任行頓了頓:“你又不肯為了我多活一些時日,我自己一個人在這邊,怪無聊的。你什麼時候死了,我就跟你一起死,你去哪兒我就去哪兒。”
皎皎笑道:“原來是為這個,能活多久又不是我可以決定的。再說其實不用那麼麻煩,我死了也可以回來看你啊。你就放心活,保一百二,争一百五。等活到一把白胡子了,我還可以拿着它編麻花辮玩,就像你總玩我頭發一樣。”
梅任行道:“行,到時候你要是敢不回來,我就天天到你墳上彈琴去!”
皎皎道:“每天都能聽你彈琴,這不是挺好的嗎?”
梅任行道:“我還要擺上一堆酒菜,在你墳前大吃大喝。”
皎皎道:“那你還真是‘老當益壯’啊。”
梅任行忽然猛地嗅了兩下:“等等,我怎麼好像真的聞到了酒菜的味道?”
此時正至拐角,二人轉出這條小路,然後便發現一衆石碑中有一位老伯和一席酒菜。那位老伯此時許是醉了,正倚在其中一塊之上。梅任行見其上赫然刻着“愛妻之墓”,不免一陣心痛:“老伯您沒事吧?”
老伯道:“沒事,我隻不過是‘墳壟故人多’,有些感慨而已。”
梅任行道:“我和我師妹鬧着玩,抱歉打擾到您了。”
老伯揮了揮手:“無妨。等你到了我這個歲數,就會知道,彈琴也好,大吃大喝也罷,根本不會有誰回來看你的。”
梅任行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于是道:“‘相思了無益’,您還是要多保重身體才是。我看天色也不早了,需不需要我們幫您叫一下您的子女,讓他們來接您?”
老伯笑着指了指周圍的墓碑:“子女?不是都在這兒了嗎?”
梅任行道:“對不起。那朋友?”
老伯搖搖頭:“都不在了,都不在了。你說一個人活到這麼久,又有什麼意思呢?孤零零的,隻剩我一個。”沉默片刻又道:“那句‘相思黃葉少,墳壟故人多’可以送給我嗎?我雖然還沒活到一百二十歲,可再過一個月,勉強也算活了三分之二。等你老了,再讓你師妹給你重新寫,可以嗎?”
梅任行道:“您喜歡的話,就當我們送給您八十大壽的壽禮了。您家在哪裡?我們送您回去吧?”
老伯擺了擺手:“不用了,我看你們也是要趕路的。我家離這兒不遠,我再坐坐,就自己回去。”
二人告别老伯,繼續往回走。梅任行心事重重,轉過一個角落時,忽然聽見一陣哭聲,于是循着聲音看過去,隻見是一個小女孩蹲在地上,旁邊是成堆的碎磚碎瓦,地上則是一隻血肉模糊的小貓。小貓脖子上系着一根繩子,繩子另一端連在一隻大貓身上。
皎皎怔怔站着,一動不動。
梅任行連忙握住她的手:“沒事,沒事。不要看。”
皎皎依然什麼反應都沒有。
一個男人拿着剪刀從旁邊的屋裡出來,剪斷了大貓脖子上的繩子,又伸手在小女孩背上拍了幾下。又有一位婦人從屋裡沖出:“打孩子幹什麼?”然後将小女孩領進屋裡去了。
梅任行蹲了下來,伸手撫去皎皎臉上的淚水:“沒事了,沒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