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說的對,我是想賣豆腐泡。也可能的确不太好賣。”
“因為我打算賣十五文一斤。”
葉厘道。
“多少?”江福正猛然提高了聲音。
江麥也一臉詫異,懷疑自己聽錯了。
江芽驚訝的小嘴巴大張,然後擡手拍拍自己的小肚子。
昨晚他和他哥得吃掉多少銅闆啊?
葉厘無奈攤手,解釋道:“江伯,因為成本很高,一斤的成本就得八文。”
“八文?”
江福正難以置信的看向江麥手裡的豆腐泡:“就這東西,一斤的成本是八文?”
“可不是!我昨個兒算了之後,也吓了一跳。足足算了三遍才敢确認。”
“但好在一斤足足有六十個!”
“六十個?”
江福正又驚呼出聲。
“是的,這東西裡面又空又軟,六十個才一斤重。”
豆腐泡這東西不占重量,即便是大個頭的,一斤也能有三四十個。
他做的比麻辣燙店裡的稍大些許,一斤有六十個。
“你給我詳細算算賬。”
江福正皺眉。
對葉厘的話半信半疑。
這三個數字帶給他的震驚太大了。
“好。”
葉厘伸出手指,開始給江福正算成本。
他算的異常仔細,好叫這位裡長大人知曉,他沒有空口騙人。
江家沒有種黃豆,他所用的黃豆得從糧鋪裡購買,一斤是三文錢。
一斤黃豆可做三斤老豆腐。
豆腐在炸的過程中,水分會消失。
一斤老豆腐,隻能出半斤的豆腐泡。
三斤老豆腐,那就是出一斤半。
也就是說,一斤黃豆,能做一斤半的豆腐泡。
但想将黃豆變成豆腐泡,除了黃豆這一成本,還有鹽鹵以及豬油。
老豆腐不算吸油,炸三斤豆腐,也就是想得到一斤半的豆腐泡,那需要耗費二兩豬油。
豬油價格昂貴,但若是買了豬闆油自己熬,那大約是三十五文一斤。
換算下來,二兩豬油便是七文。
另外,一斤黃豆做成豆腐所消耗的鹽鹵成本大約是五厘。
還要考慮柴火的花費,現在量少,自家的柴火能應付。
若是産量高了,那肯定要想辦法搞幹柴。
因此,他将柴火的成本算做一文。
人工當然也得花錢。
就江福正家的大石磨,他可不準備自個兒推。
他打算雇人磨豆漿。
這部分人工,一斤粗算做一文。
黃豆、豬油、鹽鹵、幹柴、人工,這五項相加,那一斤半豆腐泡的成本價就是十二文五厘。
平均下來,一斤的豆腐泡的成本便是八文三厘。
他說八文,還特意說少了呢。
江福正聽完他這一通解釋,無言了片刻,才道:“成本雖高,但賣十五文,着實貴了。”
“鄉親們絕舍不得買。”
這和豬肉一個價了!
能買豬肉,一般人家誰舍得買豆腐?
“江伯,我也沒法子呀,普通豆腐炸不了豆腐泡,我得先做豆腐,然後才能下鍋炸,這一通折騰下來,天都得黑了。”
“我忙活一天,一斤掙不了七文錢。”
葉厘又解釋。
他掙的是血汗錢。
純純血汗錢!
看江福正神色不變,他便又道:“再說了,一斤豆腐泡,有六十個呢,舍不得買一斤,可以論個買嘛,一文錢四個,這個不算貴了。”
但江福正還是搖頭:“一文錢能買半斤豆腐了。”
“味道不一樣呀,來來來,我給您演示一下正确吃法。”
葉厘說着将江麥手裡的碗接了過去,打算把這些豆腐泡涼拌一下。
“小麥,你去挖兩根蒜苗。”
江麥沒說話,轉頭朝大門左邊的小菜園走去。
江福正則是牽着江芽跟進了竈房。
葉厘洗了手,先把豆腐泡切成兩半,這樣可以讓豆泡裡的蜂窩充分吸收醬汁。
剛把切好的豆腐泡盛入陶盆裡,江麥抓着兩根蒜苗過來了。
蒜苗的根部,新蒜已結,但很小,這種蒜嫩的能出水,辣味淡。
但此時家裡沒有去年的老蒜,葉厘隻能拿這兩頭新蒜湊數。
将新蒜切成蒜末放入陶盆中,又依次加入辣椒粉、蔗糖、鹽、芝麻醬、香醋。
最後再淋上一點芝麻香油。
芝麻香油一碰到蒜末,蒜香油香的混合香味立馬引得江芽悄悄咽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