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張桂芬女士和明蘭兩妯娌關系處得好,和顧廷煙這個大姑子關系更是好,兩個人沒事兒就提刀上馬比劃兩回合,張桂芬每次打得不盡興籌劃着下次再比,這還沒到下次,她就又懷孕了。
一年後。
顧廷煜庶長女一個,嫡長子兩個,張桂芬本來想着,如果這庶女能往顧廷煙這方向教育,那是再好不過了的,可是她興緻沖沖的教習女兒刀劍,賢姐兒一個沒留神手沒握住刀紮到了腳趾,破了皮,這下是哭着喊着死活不樂意學了。
好在桂芬也不逼,那就學些算賬管家詩詞歌賦吧。
桂芬可是個女兒奴,看着明蘭都生了個女兒,盛家的四個蘭都有女兒,沈青萍等幾個閨蜜都有女兒,怎麼就自己沒女兒。
她不服氣,沒事兒晚上就拉着顧廷煜過招,本來顧廷煜這身子骨就是個紙糊的,好不容易懷上第三個,去玉清觀求了又求,終于在大暑這天,生了個白白胖胖的大閨女,然後她就驚喜的告訴顧廷煜,以後别碰她了哈,不然自己又懷孕了可麻煩了。
顧廷煜和吃了一百隻蒼蠅似的心裡不是滋味兒,感情自己就是個人種袋,想要孩子就和自己親近嗎?但是一想到老婆的身體要緊,以後還是能克制就克制吧。
顧廷煜這兩年編撰史書修訂皇室宗族族譜,也算是近了心力。他的身子一直都算不得太好,皇帝也不敢多給他加班,996是不可能的了,他别工傷暴斃就阿彌陀佛了。
目前桂芬的小女兒能不能往顧廷煙那模樣培養還待兩說,桂芬調養好了身子,就拉着老公和大姑子去城外跑馬去了。
好久沒有這麼惬意了,手裡提着刀劍,後頭跟着老公,這才是人生嘛,那後宅裡的雞零狗碎真是夠夠的。
顧廷煜這身子也騎不快的,是以兩個女人隻得慢慢在路上等他。顧廷煜此時已經蓄了胡須,人還是瘦的,不過看着很精神,這幾年和師父練功把伏羲骨給練出來了,太陽穴都突突着,張桂芬說啊,以前看着小子弱不禁風的,她娘還怕她進門沒幾年會當寡婦,現在瞧着也不盡然。
現在顧廷煜生了兩男兩女,因為桂芬同志生完女兒之後不太樂意再生孩子了,所以說了,若是老公有欲望就去找袁姨娘發洩去,現在搞得袁姨娘大着個肚子在家裡幫桂芬帶孩子,自己和老公大姑子出來玩兒。
這絲毫沒有的負罪感的桂芬還想着等會兒打幾隻兔子高興高興,而此時此刻的袁姨娘看着眼前請平安脈的大夫,又看着自己的大女兒賢姐兒帶着兩個鼻涕泡泡的弟弟在床上爬,還要操心着夫人屋子裡乳母也不知道給姐兒喂了奶沒有。
耳邊大夫念念叨叨讓她不要憂思過重不要太操勞,對胎兒不好。
袁媛歎了口氣,這主母是好的,沒事兒就把孩子丢給自己帶,可是……可是……她突然知道為什麼主母為什麼不樂意再生孩子了,一想到顧老侯爺這兩年打兒子戒尺都打斷了幾根,她就有些害怕,自己難不成也要如此?
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祈求上天,再生個女兒吧,因為桂芬的老大已經開始皮了,他可是看着家裡其他幾個熊孩子長大的啊!
******
這輩子的明蘭,頭胎生了個女兒,顧廷烨抱着自己的大女兒高興的轉了幾十個圈,愣是把自己給轉暈了。
想起上輩子的蓉姐兒,雖然是匹野馬,也是個貼心的小棉襖,反觀自己和明蘭生的那四個臭小子,就沒一個心疼自己老娘的,尤其是那個老三。
明蘭的大女兒仍舊取名顧書蓉,小小的女孩兒每次去桂芬那裡,就把桂芬給羨慕的,拉着榮姐兒和賢姐兒的小手鬧騰得不行,還直嚷嚷着要把這蓉姐兒也養在自己屋子裡。直到桂芬自己有了親生女兒,這場拉鋸戰才結束。
蓉姐兒三歲那年,明蘭再次懷孕,顧廷烨和顧廷煙兄妹兩再次挂帥出征去了,白玉京就拉着蹦蹦跳跳的蓉姐兒,桂芬扶着大着肚子的明蘭,袁姨娘帶着幾個小的,登門給盛老太太過壽。
白玉京這有超一品诰命在身的官眷上門是不用跪拜的,盛老太太就看着白玉京帶着幾個小輩在跟前跪了一地。桂芬把明蘭當閨蜜一樣處,跟着明蘭給盛老太太祝個壽那是無不可的。
這天,盛府的人都高高興興,隻有那個堂房的媳婦康允兒悶悶不樂,她看着今天人人阖家團圓美美滿滿的,就想起自己那狠心的老爹,怨婦的姐姐,還有自己那身在慎刑司的老娘。
這輩子,顧廷烨擔心康姨媽和王氏再次合夥起來害盛老太太,早早的就和明蘭交了底,可事實證明他想多了。
這輩子王氏過得順風順水,唯一的敵人林姨娘也被打發去了莊子上,自己兒子官兒當得順當,兩個女兒都嫁得如意,家中蒸蒸日上,最要緊的是明蘭因為害怕她這母親腦子抽抽了,沒事兒就拉着華蘭如蘭回娘家和王氏解解悶說說話,王氏這心情那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最關鍵的是,白玉京偶有一日拉着王氏的手說想和王氏一同寫個百福還是百壽的東西送給太後皇後,對于王氏這大字不識的文盲來說,這可太難了。一有事兒做王氏就沒那麼多心眼了。成日裡關在房裡練字,果然,這百壽圖一獻上去,王氏得了太後一個大大的誇獎。
王氏心情一好,康姨媽的陰陽怪氣自然就是不入耳的了,等康姨媽多說兩句,王氏就說:“哎呀,姐姐我不和你說了,我還有事兒,你自己忙活去啊。”
所以,這輩子盛老太太這一劫,算是化掉了。
可是奈何康姨媽作死,這一劫,應在别人身上了。
康姨媽眼見着甯遠侯府這條路沒走通,盛府妹妹這邊也不受待見,就把這力氣放在了康甯兒身上。
康甯兒的生母是雖說是康姨夫的妾,可也算是個得寵的妾,得寵的時候甚至能拼一拼壓康姨母一頭。康姨母拿這康甯兒去做給那老王爺做妾的時候也是問過她的意願的,康甯兒隻想了一晚上就答應了。
人都是精細的利己主義者,損人那必定要利己,康兆兒死活不願意做妾,那是因為她生母懦弱弟弟受欺負,而這康甯兒呢?她的生母是個厲害的角色,在她的眼裡,做妾并不是低人一等的,相反,是可以去搏上一搏的。
但是這康甯兒入了府就開始不受康姨母的管控了起來,日日讨好老王爺可是卻沒把嫡母的話放在心上,相反像是長了一身反骨似的,還和嫡母對着幹。
康姨媽這才沒辦法,又送了個庶女過去,可是人家王府是沒有妾室名額了,那怎麼辦呢,隻得三番兩次以探望姐妹的名義入了王府想些辦法勾搭王爺。
那個庶女與康甯兒不同,有自己的小算盤,心腸學得了三分康姨媽,可偏偏是又蠢又壞。
康姨媽那熬得濃濃的銀杏白果芽做成的糕餅,原本是想着毒死康甯兒的,等她一死,那個小庶女就能頂替她的位置。可是這糕點最後混在了王爺入口的點心裡,這點心老王爺吃了兩口,康甯兒吃了一塊。
被人發現的時候,老王爺是暈倒了,而康甯兒已經快死了。
東窗事發,這麼一查,就查到了那個愚笨的小庶女頭上,最後兩頓闆子下去,說是康姨母出的好主意,叫老王爺吃吃苦頭,然後拿住罪證好要挾康甯兒。
誰知道那練白果汁的老道士濃度沒把握好,計量太重,老王爺差點兒嗝屁了。
老王爺哪裡和他們康家人廢話,直接去康家捆了人送入了宗人府,連同那個蠢得不能再蠢的小庶女外帶一個發了瘋的康姨媽,這輩子别想從慎刑司出來了。
康姨父直到這件事之後倒沒想過要如何救自己的結發妻子,而是帶上了金姨娘去王府告罪賠禮。
金姨娘可是康甯兒的生母,老王爺好歹看在這妾室陪着她這些年的份上多寬待一二吧。
康甯兒在床上搶救了幾日終于脫離了危險,老王爺中毒淺,看着床上的美人他多少有些不是滋味,那日若不是她和自己搶着吃着糕餅,恐怕自己就要沒了。
康甯兒也不是什麼菩薩,她知道自己嫡母進了慎刑司,流着淚跪在老王爺跟前,添油加醋的說了。
什麼嫡母早就找過她,叫她走王爺的關系給她的哥哥安排個肥差,可是妾心悅王爺不忍見王爺為難。什麼若是知道嫡母存了這樣歹毒的心思,情願出家做姑子也不願意在王府裡迫害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