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艙内,空氣略顯幹燥,綠色、黃色、藍色的指示燈規律地閃爍。風起和阿娜爾穿着标準訓練服,端坐在座椅上,進行着每天的模拟訓練。
這是最新的模拟操作台,一比一複刻她們将要乘坐的航天器,“曙光号”。
“在真正上天前,你們要熟悉本次任務的航天器,對每一個細節都了如指掌。” 絡腮胡教官站在她們身後,雙手抱胸,目光銳利,發出了下一個指令:“艙内壓力調節系統,檢查數值。”
阿娜爾快速确認道:“數值正常。”
“下一項,能源供應模式切換。”
風起幹脆利落地關閉了現行模式,流暢地切換到獨立模式。操作一氣呵成,沒有絲毫遲疑。
教官微微颔首:“接下來,探測器姿态調整。數值在屏幕上。”
風起看向屏幕。一個個參數化成她手下的微操。輸完所有參數,她的手指停在操作台的确認鍵上,卻遲遲沒有按下。
儀表盤上,代表一号探測器的數據開始出現偏差。
教官走過來。
“風起!”阿娜爾低聲提醒。
風起猛然回神,快速按下确認鍵。屏幕上的數據瞬間回歸正常。
絡腮胡教官停在她們身後,雙手壓在椅背上,“都給我注意力集中了,下一項——”
走出模拟艙,阿娜爾摘下手套,随手扔進回收箱,邊走邊看向風起,“你剛才不對勁哦,風起,怎麼了嗎?“
“沒什麼,隻是不小心走神了。”
“是沒有睡好嗎?”阿娜爾走到風起前面,擔憂地看向風起,“你今天臉色也不太好。”
風起搖搖頭,“可能是……擔心第一批□□的着陸吧。”
“哎?這可不是我們需要操心的呀,有指揮部和地面支持呢,今天我們隻要看着就好了。”
風起點點頭。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她想。
“快走吧。”阿娜爾擡手看了看時間,“再半個小時就該開始着陸了,我可不想錯過。”
指揮中心内,大屏幕上顯示着複雜的軌道模拟圖,“燭龍”的模拟圖像占據了半個屏幕。
總指揮坐在指揮席最前方,“美國那邊怎麼說?成功進入軌道了嗎?”
任組長點頭,“确認了,最新坐标正在傳輸。”
随着他的話,大屏幕上,代表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的紅色小點出現在“燭龍”旁邊。
“三個月啊,終于是飛到了。”任組長感歎一聲。
“不錯,就看今天了。可惜了,我們能做的決定不多。”總指揮站起身,目光掃過大廳中的各個關鍵崗位,“杜銘在哪裡?”
風起和阿娜爾坐在指揮大廳右側,和嚴砺,還有其他任務專家們一起。
随着總指揮的腳步,風起看到了大廳中間的杜銘。杜銘坐在任務計算終端前,雙手在鍵盤上飛快敲擊,光标在數據界面間不斷跳躍,代碼、軌道參數、修正數據正在快速刷屏。
他的表情嚴肅,肩膀的手臂都呈現一種緊繃的姿态。
程昊坐在他的旁邊,這時候站起身彙報道:“第一枚探測器在四分鐘前釋放了。”
全場一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大屏幕。一小小的個綠色光點脫離火箭軌道,向着“燭龍”飛去。光點微微閃爍,代表着它正在自主調整姿态,進入測繪軌道。
“第一枚探測器有最充分的時間,會先将整個‘燭龍’從南極到北極掃描一遍。” 嚴砺低聲補充,“我聽說,這次要先驗證一個猜想。”
“什麼猜想?”阿娜爾也壓低了聲音。
“冰層。”嚴砺和風起同時開口。
“你也聽說了?”嚴砺看向風起。
風起點點頭,“我希望着陸不會被影響。”
“冰層會有什麼影響?”
“會打滑呗。”嚴砺聳肩。
“會無法着陸,甚至損壞起爆裝置。”風起沉聲道。
“第一枚探測器進入測繪軌道。”電子提示音響起。
綠色光點沿着計算好的軌道滑行,掃描儀發出的信号波逐層穿透“燭龍”的表面,反饋回來的數據被實時翻譯成可視化的地形模型。
“掃描結果正在傳輸過來。” 程昊在終端上敲擊幾下,屏幕上的數據跟着開始刷新。
“這是哪裡?”阿娜爾輕聲問。
“是赤道。”
赤道的高分辨率雷達成像展開,不規則的地表逐漸顯現出來。風起轉頭看去,地質專家組開始了分析和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