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我們不用換衣服嗎?”基地的新聞中心外,阿娜爾往右邊邁了一小步,避開扛着音響設備的工作人員,壓低了聲音問。
“不用。”風起搖頭,“基地就需要我們穿着航天服出現。”
“為了說明我們是航天員?”
“為了說明你們是專業的。”絡腮胡教官走過來,“準備好了就進場吧。”
新聞中心寬敞明亮,中央是一塊弧形的大屏幕,上面正顯示着運載火箭的照片。
風起打量了一下,好像就是在今天下午拍攝的。
大屏幕前方是一排黑色的座椅。總指揮正站在最中間的位置,和工作人員确認發布會流程。
見到風起他們進來,總指揮向他們招招手,“你們的位置在這裡。”
“這麼中間!”阿娜爾訝異道。
“怎麼,還沒适應?你們可是這次任務的核心。”總指揮指了指右手邊的三張椅子:“先坐下吧。準備一下,到時候可能需要你們回答問題。”
風起在總指揮左手邊坐下,旁邊是嚴砺,然後是阿娜爾。
阿娜爾越過嚴砺,對着風起說:“怎麼辦?我現在好緊張。”
嚴砺把椅子往後面退了退,給阿娜爾讓出位子,一邊吐槽道:“怎麼合練沒見你緊張?要不要我們倆換個位子?”
“拜托,訓練項目都重複了好幾個月了。新聞發布會可是第一次哎!”阿娜爾側頭瞪了他一眼,“你們說,全國都會看到我們嗎?”
風起點點頭,“應該吧。”
嚴砺聳聳肩。
另一邊,基地的技術人員也陸續坐下。
新聞中心的後面和兩側,黑色制服的武警已經就位。
總指揮試了試音響設備,點了點頭。
随着他的批準,新聞中心後方的大門被打開,架着長槍短炮的記者和攝影師們開始入場。
場地裡,一時間充滿了腳步聲和椅子移動的聲音。
但這些聲音很快也就消失了,所有注意力和攝像機鏡頭都對準了台上的團隊。
會場裡寂靜無聲。
風起放在雙膝上的雙手微微收緊。餘光裡,她看到阿娜爾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嚴砺坐得筆直。
大屏幕上,出現了“燭龍”的照片。“中國航天射日計劃”幾個白色的大字在上方浮現。
總指揮拿起的話筒,輕輕拍了拍:
“各位媒體朋友們,感謝你們的到來。今天,我們将在這裡,向大家正式彙報‘射日計劃’的進展……”
“時至今日,一切計劃按照預期展開。五天後,我們将向‘燭龍’發射載人火箭。十五天之後,我們的航天員将到達指定位置,和地面一起,引爆‘燭龍’表面部署的起爆裝置。”
大屏幕上,鏡頭切換,出現了“燭龍”的三維示意圖。六枚起爆裝置的位置被用紅色标出,旁邊标注着“遙控引爆”和“多點同步起爆”等字樣。
緊接着,紅色的圓點開始閃爍。
模拟的“燭龍”被爆炸撕裂,變成無數碎片。
鏡頭緊接着拉遠,代表着”燭龍“碎片的無數亮點滑過地球上方,在大氣層裡消耗殆盡。
總指揮接着說:“我們的目标是,讓‘燭龍’對地球失去任何威脅。現在,允許提問。”
随着“允許提問”的聲音響起,媒體記者們紛紛舉起手。
風起聽到阿娜爾小聲地吸了一口氣。
總指揮點了一個坐在中間的記者。
記者快速起身,自報家門後,問道:“官方一直沒有給出确切數據,我想請問總指揮,‘燭龍’的撞擊概率是多少?”
總指揮點點頭:“一直到撞擊前一刻,’燭龍‘的軌道都有可能改變,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我們不會給出一個絕對的數字。”
“但是——”記者插嘴道。
“但是,”總指揮聲音沉穩,壓下了他的追問:“當我們的任務結束,撞擊概率一定是,也隻可能是零。”
記者不願放棄:“之前有傳言,說‘燭龍’的撞擊點是海南。請問國家會做什麼準備?”
總指揮沉聲道:“‘燭龍’的碎片可能經過海南。到時候,我們會組織居民進行避險。下一位。”
台下傳來竊竊私語的聲音。
第二位記者緊接着總指揮的話,問道:“請問,你們有多少信心?”
總指揮正要回答,那位記者的目光落到風起身上:“這個問題,我希望由我們的航天團隊來回答。”
風起短暫地看向總指揮。
總指揮點點頭,将麥克風遞給她。
風起看到攝像機紛紛轉動,對準了她的臉。無數雙眼睛緊盯着她,無數張臉上是一樣的表情,緊張,激動,擔憂。
風起吹了一下麥克風,聽見一點小小的回音。
“從發現‘燭龍’的那一天開始,我們所有人都在為這個任務的成功竭盡全力。”她的聲音一開始還有些緊繃,但逐漸平穩:“我對我們的團隊有信心。”
記者接着問道:“‘射日計劃’被稱為人類曆史上最複雜的太空行動之一,但我們都知道,任何任務都有失敗的可能。我想成功并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你們成功的概率有多少?”
場地裡寂靜極了,仿佛所有人都被定住了。
風起的手握緊了麥克風。
你要如何确定成功?要如何向所有人保證你能成功?
她的目光掠過所有記者,在新聞中心的最後面看見了杜銘。他們目光交錯。
如果世界線必然收束,如果結局無法避免,風起,你要如何砍開一條路?
那就隻能向前。
風起微微勾起嘴角:“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是成功,而是‘燭龍’。”
會場裡,響起一陣輕笑聲。
總指揮也不由笑了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