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阿姊在這裡。”
她溫柔的低語似乎起了一些作用,時鳴的表情漸漸平靜下來。
然而,依舊沉眠不醒。
荷華微地歎息一聲,替他掖好被角,正要起身,忽見念薇站在門外。
“小君。”她臂彎裡提着一隻淺黃的竹編籃子,屈膝行禮。
荷華示意她起身後,念薇解釋道:“剛剛見您在探望十六公子,所以奴婢未敢打擾。您要的竹筍,屈純公公已經派人送來了。”
停頓片刻,她又道:“您之前問的那名小宮女,奴婢派人查出來,名叫小桃,甜水村人,十歲進宮,采買她的人是鳳梧殿的安嬷嬷,平時就做些打掃的粗活,想來那日隻是湊巧路過明華殿。”
荷華“嗯”了一聲,表示自己都知道了。
然後向竹籃看去,除了一籃子新鮮采摘,末端還沾着晶瑩水珠的嫩綠竹筍外,裡面還有一張灑金帛,帛上字迹如鐵畫銀鈎,清隽無比:
“聞踏青節将至,盼母後駕臨。”
踏青節?
她微微蹙眉,然後才想起,啟陽前後,宸國氣候最為宜人,正是踏青出遊的好時候。每到這時,無論是宮中還是民間,都會佩柳環,插柳枝,少年男女結伴出遊,賞花、鬥草、放紙鸢、射箭、投壺……
總之是很熱鬧的節日。
雖然因為懷孕,禦醫讓荷華以靜養為上,但荷華還是不想錯過如此慶典。再者說來,一直悶在宸宮裡,着實無趣。于是囑咐念薇:
“替本宮準備車鸾還有踏青節的服飾。”
除了出去透氣以外,她心底還有一個隐秘的希冀。
——那夜侍寝過後,她,已經很久沒有見過搖光了。
另一邊,收到荷華的回信和禮物,廖若當即拿了弓箭,騎上最喜歡的棗紅馬,帶着家仆風馳電掣地跑到獐子栖息的草坡裡,獵了一大一小的兩頭獐子,然後命人日夜兼程地送到王都天耀城來。
荷華見小的那頭獐子黑眸圓亮,渾身絨毛蓬松,嫩黃的短尾一搖一晃,極是可愛,反而舍不得吃了,派人養在鳳梧殿的後殿裡。
獐子叫聲獨特,直接導緻宸王烨每次一來鳳梧殿,總能聽見“噗噗”和“哼哼”,或者“咯咯”的聲音,還有宮女小桃追着獐子喂食的喊聲。
他晚上睡眠不好,聽到這個聲音,皺眉表示“王後玩心過盛”,然而看在荷華懷孕的份上,又不好過多責備。
久而久之,宸王烨每次下朝後,都是在鳳梧殿坐坐就走了,不像之前那樣會特意留宿,以示恩寵。
荷華對此喜聞樂見,畢竟她向來不喜歡伺候宸王烨,剛好免了自己在他離開後,命令宮人從裡到外打掃宮殿的步驟。
時間一眨眼就到了踏青節那天。
春日的暖光肆意傾灑,湖畔的草地仿若被人精心鋪上了一層翠綠絨毯,其間點綴着星星點點的野花,微風拂過,送來縷縷甜香。
萬千縷翠綠的楊柳絲裡,一群宗室貴女身着绮羅,腰束錦帶,袅袅婷婷,枝頭休憩的黃鹂鳥被她們的歡聲笑語驚起,撲棱棱飛向遠方。
另一邊,貴族公子則以太子搖光為首,三五成群,或吟詩作賦,或投壺射箭。然而無論他們做什麼,總有貴女朝那邊投來幾道含情脈脈的秋波。
當然,她們視線的聚焦,永遠是中間那一襲缟羽垂雲般的白衣。
——太子搖光孑然一身多年,明華殿裡除了侍奉的宦官外,連美貌的宮女都少見,至今未曾迎來一位正夫人,也怪不得她們起了心思。
縱然之前和王後身邊的宮女有些不太好聽的傳聞,可那又怎樣呢?事情畢竟都過去那麼久了,他還是那個高貴如琅玕的宸國太子。
荷華自然留意到這一點。
來的時候,她和幾位宮妃特意選了個僻靜角落,免得被人打擾。她今日穿了一襲深碧色曲裾深衣,繡着白鶴蓮花,烏雲般的發髻裡簪着的青玉笄仿若一泓碧水,愈發襯得她膚光似雪,麗容無俦。
“王後您看,不少貴女傾慕太子殿下呢。”
說話的人是宸王烨的新寵,名為姜姒,是治粟内史姜堰家的女兒,目前還是美人的位份,宮人大多喚她姜姬。
順着姜姬手指的方向看去,荷華正看到兩三名少女在距離搖光不遠的花叢裡持扇撲蝶,想要引起他的注意。
夾雜着花香的微風,将少女們的笑聲送來,清脆仿若銀鈴。
也不知往後,搖光究竟會娶什麼樣的女子作為正室呢?
這個問題浮現出來的刹那,荷華的心口,突然尖銳一疼。
她搖搖頭,将它趕出自己的腦海。
無論他迎娶誰,都和自己無關了。她要做的,是安心待産,等宸王烨去世,再利用孩子臨朝聽政,最終登基稱王,改換國号。
許是少女們的笑聲有些吵鬧,搖光停止射箭,和幾名公子低語幾句過後,帶着他們策馬遊湖去了。
他走以後,貴女們的興緻登時低落許多,荷華也收回視線,念薇已經麻利地鋪好錦席,擺上精緻的漆盒,内盛黍米糕點、新鮮蔬果。
她随意地拈起一塊現做的桃花酥,輕咬一口,香甜的花果氣息瞬時盈滿口齒,微微颔首:
“今日的點心師傅做得不錯,賞。”
不遠處忙活的點心師傅被叫過來,喜滋滋領了一塊馬蹄金,正要告退,柳樹下突然響起幾聲“咯咯”的低吼,伴随少女驚慌失措的尖叫。
荷華凝神一看,正是方才撲蝶少女裡的一人——姜姬的妹妹姜姝,還有被宮女小桃特意牽出來踏青的那頭小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