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回事?”
在念薇的攙扶下,荷華緩步走過去,姜姬和幾位妃嫔緊随其後。
姜姝穿了一身桃粉色的曲裾,一雙杏仁眼同樣哭得像兩隻小桃子,看見王後與姐姐過來,她忙不疊地行了一個肅拜禮,然後哽咽道:
“那隻、那隻獐子咬我……”
“你胡說!明明是你先招惹它的,它不喜歡吃薄荷,你偏要喂。”小桃緊緊抱着受驚的小獐子,辯解道。
姜姬正得盛寵,自然見不得自己妹妹受委屈,當即上前給了小桃一巴掌,然後道:
“不過一頭畜生,打死了事。剛好做成野味,獻給太子和王後。”
“王後殿下!”小桃滿腹委屈,淚汪汪看向荷華。
荷華給了念薇一個眼色,念薇上前道:
“姜姬夫人,這隻獐子是鳳梧殿的,是小君新養來逗趣解悶的。”
沒想到獐子的主人是荷華,姜姬一時有些尴尬,連同姜姝也停止了抽泣,隻是往姜姬身邊靠了靠。
就在荷華想讓小桃帶着獐子離開時,忽然響起内侍尖細的嗓音:
“陛下至——”
循聲看去,在金吾衛的護送下,玉辂車緩緩朝望月湖駛來。
車辇中央,宸王烨身着玄色長袍,腰間束一條赤金帶,劍眉星目,神色冷峻,周身散發着讓人不敢直視的威嚴。
衆人瞬間慌亂,紛紛斂裙行禮,低垂眉眼,大氣都不敢出,公子們也趕忙整冠作揖,臉上滿是敬畏之色。原本熱鬧的踏青氛圍,因宸王的突然到訪,變得緊張而壓抑。
“都起來吧。”宸王烨淡淡道。
侍從疾步上前扶車,他神色冷峻,闊步下車,看向荷華和姜姬:
“剛剛你們是因何争執?”
荷華還未開口,姜姬便搶先一步道:“回陛下的話,是妾的錯。妾未能教導好妹妹,讓她同王後養的獐子起了沖突。”
聽完姜姬的話,宸王烨皺眉,注視荷華的眼神裡隐含責備:
“之前你懷着身子,寡人不便多說,但畜生就是畜生,養在王後的寝宮裡,成何體統。”
他喚沈冉:“衛尉何在?把這頭獐子打死,送去膳府。”
見狀,姜姬的唇角微微勾起,帶着幾分勝利的意味掃了一眼荷華。
眼看沈冉帶着兩名金吾衛上來就要把獐子帶走,荷華不知從何生出的勇氣,擋在獐子和小桃面前,向着宸王烨屈膝行禮,道:
“陛下,妾想留下它。”
宸王烨本來就很厭惡這頭獐子,此時聽了荷華的請求,濃黑的眸子裡,不耐煩的意味加重,冷聲道:
“王後,記得你的身份!莫要胡鬧。”
荷華咬唇,維持行禮的姿勢,不肯後退。
因為她的身份,沈冉也隻能讷讷站在原地,不敢動作。
正當場面陷入僵局,宸王烨臉色愈發陰沉之際,忽而響起一個清朗的嗓音:
“這都是怎麼了?”
哒哒的馬蹄聲響起,搖光手裡拿着一個翠綠的柳葉花環,飛馳而至。馬至近前,他勒住缰繩,翻身而下,衣袂翻飛仿若白鶴。
“父王,母後。”
他利落地向兩人行禮,然後又将柳葉花環呈給荷華:“這個送給母後,祝母後和母後腹中的孩兒如柳枝一般堅韌,健康成長。”
說話時候,他一眼不眨地凝視着荷華,眸光仿若春日裡的微風,輕輕拂過望月湖面,掀起萬點漣漪。
逸志淩雲傲世塵,皎如玉樹臨風前。
春日美景靜好,卻不及他淺笑時的風華。
荷華收下柳葉花環,在念薇的攙扶下,站直了身子——她不願讓他看了自己的笑話。
沈冉走過去,低聲向搖光解釋了事情的經過。
了解前因後果後,搖光揚了揚眉毛,笑着向宸王烨拱手道:
“父王,既然母後實在喜歡這頭獐子,不如就養在兒臣的明華殿吧。若是母後挂念便帶人過來瞧瞧,或者兒臣派人牽去鳳梧殿給她解解悶,過後再領回來。看在王室子嗣的面子上,您也不能和母後置氣。”
宸王烨冷哼一聲,總算沒有再說什麼。
想起什麼,他又從頭到尾打量了一下姜姬身邊的姜姝,還有旁邊的三四名貴女,然後看了看搖光,問他:
“寡人若是沒記錯的話,你今年該有……”
他微微一頓,蹙起眉頭。搖光接話道:
“回父王的話,兒臣剛過弱冠。”
“确實是到該成家的年紀了。”宸王烨輕描淡寫地開口,“之前是寡人疏忽,在别的國家,你這個年紀的公子,孩子都能滿地跑了。”
“父王,兒臣尚未想過成家——”
搖光的話還未說完,便被宸王烨打斷,“寡人心意已決,你莫不是不想要這個太子之位不成?”
說完,他又轉向荷華,“王後,你作為太子的嫡母,也該好好考慮這件事了。”
荷華微一屈膝,“妾遵旨。”
然而起身之際,她的目光掠過那一抹素白如雪的衣角,突然就有些鼻子發酸。
搖光同樣低垂着眼眸,雙手死死攥緊。
不久前為了追尋殷苛,他們進入青木樹海,他拉着她一路前行。夜色那麼深,他的衣衫卻皎若天上月,映得周遭黑暗,都失了顔色。
如今她卻要親自為他挑選太子妃。
水無定,花有盡,會相逢。
可是人生長在别離中。
——————————————————
宸王烨既已發話,荷華身為王後,自然得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好好對待這件事。
她為搖光選妃的消息一經傳出,就像靜止的湖面投下一粒石子,在整個中庭的諸侯國之間引起軒然大波。
不過半月光景,各種各樣王室公主、世家閨秀的簡冊,如鵝毛雪花般紛紛揚揚,送到宸國王都。
光是篩選畫像,荷華就花了足足十日的時間。
最後入圍的六個人,分别是郢國的二公主顔昭,晏國的七公主晏瑜,耜國的十公主楚蓁,黎國趙氏的嫡長女趙苕和容國王後的胞妹蕭玥。因為姜姬給宸王烨吹的枕邊風,她的妹妹姜姝也赫然在列。
三位公主裡,其中顔昭、晏瑜均為王後嫡出,但郢國與晏國之間,又以郢國實力更為強勁。
不出意外的話,憑她對宸王烨的了解,大概率太子妃會是顔昭。
天子娶親為一正妻,九禦嫔,諸侯公子則會降低一檔。因此除了太子正妃以外,其餘五人應該會成為陪嫁的媵妾或者如夫人。
就像自己剛剛嫁來宸國時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