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他的話,荷華垂下眼眸,濃密睫毛密密覆蓋住她眼底的情緒,隻有她自己才知道,心裡掀起了怎樣的驚濤駭浪。
她突然很想問他,如果自己想要宸國的王位呢?以他的野心,是否也會心甘情願地讓給自己?
但她沒有開口。
因為,她無法猜測,也不敢猜測他的答案。
安靜的宮室裡,一時間隻聽見銅壺滴漏的滴答聲。
突然,屈純的聲音在帷幕外響起,帶着幾分焦急:
“殿下,出事了,陛下急召您過去。”
搖光的神色已經恢複如初,他淡淡道:“說,什麼事?”
屈純斟酌着用詞,謹慎道:
“二公子玄止到了容國以後,協助虞氏的逆黨,借容王壽誕獻禮的名義,篡位弑君,自立為王。如今容國朝堂上下一片混亂,容王幼子逃至邊境想向陛下求助,卻被二公子放箭射殺。”
聞言,搖光和荷華對視一眼,目光裡都是震驚之色。
屈純繼續道:“不僅如此,容國王後待選太子妃的妹妹蕭玥,也在宮變裡喪命了……”
聽見有可能成為自己夫人的蕭玥喪命的消息,搖光的神色倒是沒有多大變化。
未幾,似是想起什麼,他的眉頭突然展開,唇邊亦是浮現出淡淡的笑,隻是那笑容薄得就像初春湖面的凝冰。
他看向荷華:“母後,若孤執意抗婚不娶,您是否會被父王責罰?”
荷華以沉默代替回答。
半晌,她緩緩開口:“殿下當知道,不僅是本宮會被責罰,您的太子之位……”
她頓了頓,“陛下,不會要一個公然忤逆自己的兒子。”
“朝臣,也不會要一個沒有成家,無妻無子的儲君。”
“既是如此,”他注視着荷華,語聲平靜,“父王不是一定要母後替兒臣選妃麼,那就選蕭玥吧,迎娶一個死人當太子妃,然後,以報仇的名義,攻打容國。”
“想來以父王的性格和圖謀,定能如願以償。”
聽見搖光的話,荷華的内心像是被一股洪流般的悲傷蕩漾着,讓她無法尋得一處安甯,各種各樣複雜情愫交織在一起,幾乎将她溺斃。
曾幾何時,荷華總算擡起眼眸,看向搖光:
“殿下,您想要迎娶蕭玥,究竟是為了本宮,還是為了您自己?太子妃之位關系重大,生,是您天然的盟友,百年之後,亦是要與您同穴而眠。”
她的話沒有說完,然而一切盡在不言中。
一旦容國覆滅,蕭氏對他而言便不再有多大意義。
哪怕是當初的宸王烨,身為普通公子時,亦是直接将正妻之位空置,以此為餌,得到來自妻族助力的最大化。
搖光這樣做,無異于自斷一臂。
“孤心意已決,母後無需多言。”他的聲音冷靜無比,一雙琥珀般的眸子輕輕掃了她一眼,仿佛靜止的湖面下蘊藏着漩渦般的情感。
“左右,孤真正想娶的人,并不願意同孤在一起,不是麼?”
荷華無言以對。
搖光沒有正面回答自己的意思,但她已經明白。
他不願舍棄太子之位,更不願意真正與自己之外的女子結親。
所以,他甯可迎娶一個素未謀面的死人為妻。
他的計策,既是為她,也是為他自己。
皇權霸業與個人情感,即便二者不能兼具,他,也偏要兩全。
可世間,哪有那麼多的兩全?
等荷華帶着蕭玥的畫像簡冊,跟搖光一起去禦書房尋找宸王烨的時候,宸王烨正在和丞相顧威等人對着沙盤商讨,宸國究竟該以什麼樣的立場,對待容國政變。
見王後與太子過來,讨論告一段落。
等顧威他們出去,荷華呈上蕭玥的畫像簡冊,向宸王烨告知搖光的選擇。
果不其然,聽說搖光想要迎娶已經去世的蕭玥時,宸王烨一聲怒喝,連同蕭玥的畫像都被丢出去十米遠。
“荒謬!”
搖光卻不疾不徐撿起畫像,道:“蕭玥為容王後之妹,數年之前,兒臣曾與她有過一面之緣,兒臣以為她溫婉賢淑,姿容靜好,又有美名在外,堪當太子妃人選。”
“更何況,若是兒臣傾慕她多年,選定她做太子妃之際,她卻遭奸人所害,父王就更有了征讨容國的理由。所謂師出有名,與子同仇。”
宸王烨臉色稍緩,似乎在思考搖光提議的可行性。
見宸王烨态度松動,搖光拱手,幹脆利落地單膝下跪:“這次出兵,兒臣願為身前卒,為我宸國開疆拓土,一掃父王心頭之患。”
半晌,宸王烨道:“那你打算如何應對容軍?”
搖光起身,走到沙盤前,手指在容國的幾個關口要隘點了點,道:
“容國作為小國,方圓不過兩百裡,但它之所以能在宸國、黎國、耜國的中間,屹立多年而安然無恙,無非是倚仗山川圍繞,戚谷之險。若率軍入谷,前有強敵,後有險難,一旦容軍絕我糧道,利用地形走勢來圍攻我軍,擊鼓呐喊,則莫之奈何。”
宸王烨手指扣着桌面,搖光所說的,正是他多年以來,一直遲遲未對容國動手的主要原因——并非顧及容太後與容姬的舊情,而是覺得大張旗鼓地征服一個彈丸之地,不夠劃算。
面對自己剛剛分析的情勢,搖光話鋒一轉:
“然而,圍地之宜,必先堵住缺口,向軍隊表明已無路可退,令他們以軍為家,萬人同心,三軍齊力。而後并炊數日,避免煙火外露,故意做出混亂、兵力寡弱的假象。容軍看到我軍這種情形,必定會掉以輕心。這時就告勵我軍士卒,令其奮怒,再部署好精兵設下埋伏,利用左右兩側的險要地形,擊鼓對容軍發起進攻。”
聽到他的回答,宸王烨露出一點滿意之情——邊境曆練的半年裡,搖光确實對領兵作戰,了解得更加深入。
即便如此,他的面上依舊毫無波瀾,隻是冷聲問他:
“若遇容軍阻擋,當如何?”
搖光回答:“疾擊務突,前鬥後拓,左右兩側相互配合,形成掎角之勢,以突圍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