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的心吊了一整日,直到日頭西垂,人才稍稍安定下來。
“老爺還未歸?”
貼身伺候的趙婆婆給崔氏添了菜,輕輕推到她面前,“是啊,老爺着人稍話,說今日又要在府衙忙到半夜,教夫人您顧好自己呢!”
崔氏微微歎了口氣,舉箸欲食,卻是半晌都沒夾上來一粒米。
趙婆婆擔憂道:“夫人有心事?”
崔氏回過神,不着痕迹順勢夾了一筷子青菜放進嘴裡慢慢嚼,“許是昨日多吃了幾口點心生了熱氣,這會沒什麼胃口。”
“那待會奴婢讓小廚房煮些下火的茶湯來?”
崔氏心不在焉,緩緩點頭。
“夫人!”院中丫鬟匆匆而來,站在門口高聲喚。
崔氏心頭巨震,撂下筷子站起身,本想不露聲色,奈何還是被一陣私自上湧的火氣占領理智,開口時驚怒并發,“吵吵嚷嚷像什麼話?我平日就是這麼教你們的?沒規矩!”
丫鬟臉色大變,慌慌張張跪下去,“夫人息怒,夫人恕罪,奴婢知錯了,請夫人責罰,千萬不要趕奴婢走!”
趙婆婆也跟着跪下來,“都怪奴婢管教不周,惹得夫人心中不快,底下的人沒學好規矩是奴婢失職,夫人放心,奴婢今後必會嚴加管教,還請夫人莫動怒,當心氣壞了身子!”
崔氏此時方才反應過來自己的失态,她閉眼深深呼吸幾次,待那股氣平息,忍着急躁重新坐回去,擺手道:“都起來吧。”
趙婆婆忙拉着小丫鬟應了聲,起身站在一邊。
“什麼事?”
丫鬟這回學乖了,聞言先是彎腰見禮,而後才慢聲細語地說:“夫人,是二少爺的知行齋那邊來人說,有事想讓夫人過去一趟。”
崔氏隻覺頭腦一沉,這瞬間她已想到千百種可能性,甚至連“要不就狠狠心讓人拿棍子将他打一頓,最好在榻上卧個七日八日動彈不得”這種念頭都生出來了。
好容易壓下去的怒氣再一次伺機而動,崔氏的聲音都變了,“這事為何不早說?說話做事都慢人一拍,你來府裡多久了?是怎麼到我這院中來的?平日裡到底是怎麼學的?”
丫鬟吓傻了,呆立當場根本不知該怎麼回。
崔氏根本也沒打算再聽她辯解,說話時便已幾步過去将人推開,趙婆婆有心想要跟過去,崔氏卻好似背後長了眼睛,撂下一句“誰都不準跟來”,便火急火燎往知行齋而去。
丫鬟心中委屈,想要同趙婆婆解釋一番,“婆婆,方才就是因為知行齋那邊的吳二哥說此事十分緊急,我才一路跑過來想要告知夫人,可是……”
趙婆婆是崔氏出嫁時從娘家帶過來的陪嫁,這些年一直跟在崔氏身邊照看,極得崔氏信任,自郭老夫人念佛放權、崔氏執掌府裡中饋起,趙婆婆就也跟着水漲船高,府中下人一應大小事務,都歸了她管。好在趙婆婆心善,同時又是個懂得馭人之道的妙人,因此在所有下人之中頗有威望。
“夫人今日心情不佳,情緒反複再正常不過,等會你去廚房煮些下火的茶水來,明日的飯食再加上一道清熱下火的藥膳,”趙婆婆邊想邊溫聲吩咐,“小環,你來府中時間不長,一定要多看多做少說少錯,像剛才那種情況,事情就算再緊急,在主人面前都不能失态,同時還要兼顧不可誤事,否則往小了說是咱們為奴為婢的不自知身份,可要往大了說,便是咱們家老爺夫人治家不嚴了!”
丫鬟小環硬生生将眼淚憋了回去,眼眶紅紅地看着趙婆婆,感激道:“小環知道了,婆婆放心,小環往後定然不會再犯今日的錯!”
趙婆婆拍了拍小環肩膀,“快去準備吧,小事争取件件不出錯,就是大事了。”
-
尚未走近知行齋,崔氏就已經聽見了兒子院中的凄慘叫聲。幸好她今日提前做了安排,嚴令知行齋附近出現任何奴婢小厮,否則不出三日,整個平京城怕是都要知道禮部郭尚書治家不嚴,縱子行兇,内宅雞飛狗跳了。
有小厮焦急站在門口不住張望,終于望見主母身影,趕緊急急忙忙跑過去,滿頭大汗道:“夫人快去瞧瞧吧,二公子不知為何,已經接連打死院中兩個婢女了!”
崔氏眼前一黑,卻心知此刻還不是暈過去的時候,死抓着小厮的手臂,沉聲問道:“如何處理的?”
小厮忍着劇痛,咬牙回答:“回夫人,小的已經将人埋到了後院的老樹下,夫人放心,不會有人發現的!”
崔氏放下心來,“做得不錯,這個月的工錢翻一番。”
小厮立時眉開眼笑,“謝夫人!”
行至近前,一門之隔,慘叫聲更加清晰,崔氏穩了穩心神,低聲吩咐幾句後,小厮獨自離開,她伸手推開院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