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臣要善終 > 第81章 其實原作在綠江哦

第81章 其實原作在綠江哦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崇禮七年三月初十,忠瑞侯所領北伐軍開撥,自德勝門出。

持虎符沿途調兵調糧,預計經一月左右到達北境茂州,共集結二十萬兵士。

兵部侍郎白蓉鏡、禦馬監掌印甯蕖為督軍,戶部侍郎荊中和為執調特使,緊随主帥車駕一同出城。

大軍出城,沿街戒嚴——這是先帝留下來的規矩,出征時不許歡呼不許接受平民贈物,唯有凱旋時才能慶賀,怕的是仗還未打就浮躁了心氣。

這也合理。

否則若是風風光光出去了,被打得落花流水回來,那說的每句大話不都成了紮自己的回旋镖嗎?

忠瑞侯楊戎生的金甲是聖人命人新打造的。

以當年的舊款式為基礎,增添了許多新技藝,婉拒了帝師要為其添飾以珠玉寶石的提議,做成一派威風凜凜。

任誰看了,都不會相信這位侯爺已經被朝中半數以上的人認為是有去無回。

荊中和出城前還在與白蓉鏡偷偷吐槽:

不知道帝師是怎麼想的,竟想出這種示好的馊主意。

即使是再不懂軍事的門外漢,也知道盔甲輕便為上,絕不是貪圖奢華而多做裝飾的地方。

帝師就算是剛回京城,急着讨好楊家急出了火來,也不能用這麼不聰明的手段啊。

再者,楊家可是先太後的母家,天然就與陛下聯系得緊密,又怎麼會……

哦,不對,楊家正受着陛下猜疑,要被迫換主事人呢。

但即便如此,就會選帝師這邊嗎?

奇也怪哉,怪也奇哉……

白蓉鏡則沉思不語,看着一旁位置上放着代替督軍太監的銀頂三山帽,琢磨着這位同僚的去處,半晌才回道:

“帝師此舉意圖應當與你所說的恰巧相反。”

“奉德十九年後半年、崇禮元年整年、再加上崇禮二年半個正月,都是沈帝師掌權的時期,并未有過戰事。”

“而當年先帝為聖人擇取侍讀,看中的又是德行文采。若說帝師不懂行軍,确然十分說的通。”

但,常人有缺陷不足,往往竭力隐藏……

“帝師卻刻意暴露,又縱任此事宣揚出來,是在向外界傳達信号。”

“什麼信号?……芙卿莫怪,我确實是沒想這麼多。”

荊中和想撓頭,又想起今早頭發梳了半刻鐘才簪成最利落的樣子,把手收回袖中。

“——他不會參與此戰的決策。”

白蓉鏡認真道。

若是所有人都知道他不擅此道,他也就會自然而然被排除在局外。

沈厭卿不可能不知道這個結果,卻仍然如此做,隻能說明一件事:

他放權了。

雖然這權力過了六年還在不在他手中已不好說,但昔日的沈少傅,如今的沈參軍确實是放棄了争奪這一方面,完全讓還給了聖人。

是好事啊。

白蓉鏡是主張聖人與帝師關系和睦一派的,分析過後自然以為這是君臣商議的結果,因此心中偷偷滿意了一番。

荊中和則愛分析局勢,锱锱铢铢地整日計較着聖人和帝師誰勝一子誰輸一局,到頭來卻還是無法解釋:

聲稱帝師能與聖人争個平局,可是陛下又沒有恢複帝師少傅的官銜,朝中又沒有多少勢力,帝師拿什麼争?

到這時就有更多人不得不做更多揣測:

定然是帝師藏了什麼手段或是把柄,竟能經久不衰,至今仍能起到制衡局勢的作用……

北伐的事情不過問了,就一定會從其他事情上找補回來。

從哪呢?

荊中和從自己浩瀚無垠的猜想中醒過神來,看着自己另一邊空空的座位。

“……他人呢?”

他指的是那位新升官的掌印太監。

早上見過一面,比白芙卿還年輕,新制的官服紅得晃眼睛。

見人就笑,嫩得像是能掐出水來,不像是曉事的。

不知道聖人怎麼選了這麼個人來督軍。

——不過聽說宮裡各種争鬥更是陰狠殘忍,能坐到掌印這個位置,理論上來說絕無可能是善茬。

白蓉鏡不理他那顯然又在多想的表情,隻答:

“不知道。”

“說是城中尚有事情要處理,稍後追趕上來。”

……

甯蕖在東直門。

這一次全城戒嚴的原因不是沈帝師了,他卻依然借了這個日子出城。

皇帝在德勝門箭樓遙望大軍北上,不能來送自己的老師,隻能于前夜大辦了餞别宴。

沈厭卿每每想起學生那副不舍卻又不敢說出口的樣子,心中總是不忍。

姜孚自幼就懂事,從不令他為難。

但凡是道理明白的事情,絕不在其中多做多餘的糾結,直達結果便是。

上行下效,朝中這些年依着這風氣變化,消去了許多積弊。若人人都能如此做事,早朝的時長興許能減去一半。

他也不願離宮。但依榮甯的手記所言,若是再拖下去,實在是與等待衰竭而死無異。

鹿慈英不會騙他,這一程往文州,應當是确實能拿到解藥。

至于順帶着要利用他坐鎮文州穩住京城……罷了,一回生二回熟。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