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府裡,沈泠讓人給這貓拿了張軟墊,又讓人去膳房取了一碟子魚幹。
此刻正坐在案前瞧着小貓狼吞虎咽,那麼大一碟魚幹竟都吃完了,沈泠起身給它倒半盞水,蹲下看着它喝。
水倒是沒喝完,喝了半盞就翹着尾巴,拿腦袋在沈泠身上蹭啊蹭。沈泠伸手捋了捋它的毛,它便又想往沈泠懷裡鑽。
沒想到這貓還挺粘人,沈泠一把抱起它走回案前坐下。
“粟玉,這貓還沒個名字,你說叫什麼好呢?”
粟玉撇了眼正賣力讨好的貓,總覺得又來了個争寵的,一時心下忿忿。
“殿下,它一身白毛,就叫它白毛好了。”
這名字起的實在是太随意了,沈泠擡頭詫異的看粟玉。
粟玉也意識到了,有些尴尬地喏喏道:“粟玉不太會給貓取名。”
沈泠給它捋着毛,厚厚的毛發下,依然能摸到瘦骨嶙峋的痕迹,想必是吃了不少苦。
瞧着它此刻讨巧地模樣,她低頭笑笑, “就叫它蒼月吧。”蒼月花是無憂無慮的花,希望它以後都能像現在一樣無憂無慮。
她抱着貓往外走,打算去院子裡轉轉,剛踏出殿門,就瞧見一個侍衛慌慌忙忙往這邊來。
“殿下,安甯公主府的信。”
她彎腰把貓放下,伸手接過那個信箋,打開,嘴角的笑意淡下。
沈俪手腳倒是快,沈棟那麼多謀士現在都被押去了大理寺,往日與沈棟交好的朝臣也一并被查。
沈泠将信箋遞給一旁的粟玉,道 “備車,去葉府。”
葉府書房内,婦人的哀哭聲從裡間傳出,一個年近四十的婦人正跪在地上,身形萎靡,一手撐着膝蓋,另一手拿帕子一下下擦拭眼淚。
“老爺,妾身并不知此事會成這樣,妾身就嫣兒這麼一個女兒,隻是想給她找們好親事而已啊。”她邊說邊用拿了絹子的手錘自己的胸口,看起來十分懊惱。
書房正案後,葉奉堯就坐在那裡,他身旁站着一個青年,一身藏青色暗紋錦袍,手裡還拿着一沓書信。
“我何嘗不是就嫣兒這一個女兒?”話音剛落,他便意識到自己這話不妥。看了眼站在旁邊的兒子,還是繼續接着道:“你以為把她嫁進皇家,她就能享福了嗎?嫣兒是個什麼性子,你自己的女兒,你不清楚嗎?”
葉夫人肩膀一聳,又低低抽泣起來。
“若不是衡兒發現這些,你打算何時告訴我?”葉奉堯拿過兒子手中那沓信,一把擲在地上。
“這些事若是被長公主知道了,你陷我于何地?我葉家祖祖輩輩都堂堂正正,從不做背信棄義之人。”
“老爺,我知道錯了,日後嫣兒的事,我再不插手,全憑老爺做主。”葉夫人癱坐在地上,她也沒想到,不過是想給自己的女兒謀一門好親事,皇子妃日後就是太子妃,再往後便是天下之母,沒有比着更尊貴的身份了。
她冒險瞞着自己的夫君,不想此事不僅沒成,還差點連累了整個葉府,若葉府倒了,那她的嫣兒可該怎麼辦呢。
想着想着她又是一陣後怕,淚流滿面。
葉奉堯看着自己的發妻,第一次覺得她的面目有些可增,他自以為滿府最可信賴的枕邊人,竟然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瞞着他,将葉府上下推向大皇子陣營。
聽着她那哭聲,心中有些煩悶,“你先回去吧。”
葉夫人還欲說什麼,卻聽見屋門處小厮的聲音,“大人,長公主來了,此刻正在正廳等候。”
葉奉堯一怔,慌忙起身,走到門口處又回頭道:“衡兒,你同我來。”
這是他第一次覺得這個兒子堪用,若不是葉舟橫找到這些信,隻怕如今他還被自己的發妻蒙在鼓裡。
他二人到時,沈泠正在瞧牆上挂着那幅山菊圖。
“老臣見過殿下。”葉奉堯垂首向她行禮,他身側的葉舟衡也一道見禮。
“葉大人請起。”
“老臣愧對殿下,請殿下責罰。”他又将腰往下彎了彎。
沈泠看了眼葉舟衡,道:“葉大人不必如此,我今日也聽安甯說了此事,葉大人不知者無罪。”
看樣子今日葉舟衡是揭發了葉夫人啊,不過即便他不揭發,這一杆人落到了大理寺,這些事,葉奉堯也早晚都會知道。
他提前揭發,倒是能為自己搏個好感。隻是沈泠今日來并非為了此事,她接着道:“葉大人,大皇子被奸臣蠱惑才犯此大錯,這些人如今進了大理寺,還請葉大人嚴查,萬不可姑息再叫他們霍亂朝綱。”
“是,此案老臣親自去審,定不會放過一個可疑之人。”葉奉堯握拳拱手。
沈泠看向他身側,“這位想必就是葉大公子吧。”
“正是犬子,今日老臣還有一事所托,望殿下成全。”
往日他隻顧着女兒,從未正眼瞧過這個兒子,如今出了這一遭事,才讓他真正審視起了自己的後宅。
再如何,這也是自己的親子,日後若有所為,也是替葉府增光。早就聽聞長公主府有一位謀仕,在燒尾宴上頗得太師青眼,後又被人傳做是文曲下凡,都說明年的狀元非他莫屬。
以往他并未關心過自己這兒子的學業,如今卻也想讓他去跟着學一學。
“葉大人有事不妨直言。”
“聽聞殿下府中行公子才學了得,不知他的得空能否指點犬子一二。”
“此事好說,葉公子好學之心,本宮如何能拒。”
說這話時她并未看葉奉堯,而是盯着旁邊的葉舟衡。這葉舟衡也是有些本事的,她不過給他遞了塊兒磚,他這麼快就從後宅裡爬了出來,日後他再出入長公主府也算是過了明路了。
看起來是個聰明人,而她喜歡聰明人。
“謝過殿下,等家中此番事了,再登門拜訪。”
沈泠從葉府回去時已是傍晚,她坐在轎中挑開側簾往外看,華燈初上,長街上比今日她出來買泥人時更熱鬧了,路過一家酒樓門前,瞧着那兒搭了個戲台子,裡裡外外圍了好幾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