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雲又道:“你去告訴趙三嬸兒,親事我答應了,不過,聘禮要按咱們這裡的風俗置辦,可以不多,但是絕不能少!少一樣,我都不答應!”
陸木匠和陸老太又是對望一眼,都點了點頭。
杏花村,姜老大家。
堂屋裡,趙三嬸兒一臉的喜氣洋洋:“恭喜恭喜,姜大嫂啊,陸家答應了這門婚事了!”
姜大嫂一聽,也很是高興,立刻道:“三嬸兒啊,這可多謝您老了,您放心,那謝媒禮,我一定少不了。”
趙三嬸笑道:“你今晚就去跟你家婆婆,還有你老四商量一下,到底定在哪一天定親,我好去陸家村回話。”
姜大嫂點了點頭,突然又道:“三嬸兒啊,那這聘禮的事情,陸家怎麼說啊?”
“聘禮的事情啊,陸家讓你們看着辦,按照慣例,不比别人差就是了。”趙三嬸忙道。
姜大嫂的笑容有些凝固了。
她從桌子上的粗瓷碟子裡拿起一塊白糖糕,放在嘴裡,咬了一口,慢慢地嚼着。
“怎麼?這聘禮,你們嫌多了?”趙三嬸兒試探地問。
姜大嫂笑吟吟地道:“三嬸啊,我們家老四這家境,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哪裡拿的出聘禮麼。”
三嬸聽了,不由得皺起眉頭,不高興地說:“怎麼,你的意思,難道你們老姜家就不給聘禮了?我老婆子給人保了一輩子媒,還沒聽說過這樣的荒唐事呢!”
“哎呦三嬸三嬸,您可别生氣,我就是随口一說,我不是那個意思!”姜大嫂忙笑嘻嘻地将碟子往她面前推:“來來,吃點心,吃點心,咱們再慢慢計較。”
趙三嬸哼了一聲:“人家養大一個女兒,總不能白給了你們家吧?”
“是,是這麼個理兒?隻是,我家老四窮成這個樣子了,實在是拿不出聘禮啊!嬸兒啊,您說這該怎麼辦是好呢?”姜大嫂懇切地道。
“再怎麼窮,也得拿點聘禮出來吧,沒有多,總有少吧?”趙三嬸道。
姜大嫂面露為難之色:“不瞞您說,還真是一點沒有。三嬸啊,您看,這兩個人也都老大不小的了,尤其是那姑娘家,今年都十八了。出了那檔子事,估計,這兩年也沒什麼人上門提親吧。”
趙三嬸冷笑一聲,沒有說話。
她算是看出了姜大嫂心裡的小九九。
說白了,不就是仗着湘雲的名聲壞了,想不花錢白撿個媳婦麼!
三嬸和湘雲一個村的,好歹算是看着湘雲長大的,她當然不高興!
于是她淡淡地道:“再怎麼說,你一點聘禮沒有,是不可能的!你家老四要是實在拿不出,我可以去說說,讓她們家少要點是正經。”
“哎,少要點,又能少多少啊,這辦婚事也都要錢呢!”姜大嫂歎息道。
趙三嬸就說:“我是媒人,隻管兩頭傳話,我先回去問問,陸家到底要多少彩禮,再來跟你說吧。”
說完,她便起身告辭走了。
姜大嫂将她送到院門口,轉身便去了自家菜園。
她家的菜園就在屋後,菜園裡,她丈夫姜老大正在拿鐵鍬挖地。
見妻子來了,姜老大放下了鐵鍬,用手背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怎樣?那陸家說要多少聘禮?”
“陸家沒說,趙三嬸那老貨倒是堅持要老四給聘禮。”姜大嫂哼了一聲。
姜老大皺起眉頭:“娘子,不給聘禮這事,說起來是有些懸乎,恐怕陸家不會願意。”
姜大嫂豎起眉毛:“不願意?哼!你也不想想,現在,除了你四弟這個缺心眼的,要去求娶她之外,這十裡八鄉,倒還有誰能去到她家提親!”
“哎,你也說了,是老四自己非要去提親的,說起來,還是咱們家求着人家,不是人家女方上趕着咱們啊!”姜老大沉吟道。
“那也不行,你娘手裡那些東西,絕不能浪費在給他娶親這事上頭!”姜大嫂語氣堅定無比。
姜老大笑道:“說起來,娘那些東西,收得也夠緊密的,娘子,你說,老四究竟知不知道娘手裡還有些東西?”
姜大嫂沉思道:“估計是不知道,不光老四不知道,老二和老三,還有你那三個姐妹,估計都不知道。尤其是老三,就你三弟媳那潑辣勁兒,她要知道了,還不鬧騰死,能甘心讓你娘跟着我們過活嗎!”
姜老大點了點頭,笃定地說:“不知道好啊,不知道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