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笙管家的信前腳送出府,後腳一群小厮找上門來,拿着各種打掃工具,各個眉眼開花。
“大管家,我們沒上工,可以幫忙打掃。”
“你們這是……”林笙大管家不知怎的,跟着他們一到笑出來,難得也有幸災樂禍之态,“去吧,聽太太的安排沒有問題。”
“真的?”
林笙管家重重點頭:“老爺不會過問的。”
“那就好,咱們一起去收拾屋子,别給等到晚上得去睡大通鋪。”
“走吧,嘴巴閉禁些,越是要緊時候,越要謹言慎行,别讓人抓到把柄。”林笙大管家難得給衆位林家的家生子出謀劃策,衆人安了心,老老實實跟着大管家去下人房。
普通的屋子基本各家自己清理過,有十幾号人收拾,其實幹得很快,唯獨那些住着一家人的大屋子裡,東西很多,林笙管家也會重點關注。
志得意滿的徐嬷嬷走出太太的院子,一路上丫鬟婆子瞧見她,總要笑着說句嬷嬷好,現在誰不知道,她徐嬷嬷是太太身邊最得用之人。
她暫時沒有給自己騰間屋子的打算,等姑娘去榮國府後,林雙一家現住着的院子,她要定了。
心情不知多好的徐嬷嬷正急匆匆去針線房,等會兒還要去廚房,太太就對着兩個地方最上心,衣食都想換上最好的。
針線房中,李氏婆媳安安分分清點着東西,花樣、款式、布料、皮料和繡線的樣品一一規整好。
半成品和庫房的存貨對着賬本核對,曆來她們幹得細緻,這才得以繼續留用,是衆管事為為數不多留用之人。
現在太太對賬要求嚴格,馬上又要做新衣,可不能像往常那般随意,按手印畫了押,就得做到問心無愧。
針線房如今養着六個人,太太說還不夠,得繼續添置,至少要加到十人,讓她自己挑幾個先用着,若選不出好的來,去外頭買幾個人來也行。
隻是以後府上的衣服盡量自己做,會忙碌一些,但每季衣裳做完可以多發一個月的賞錢。
如此算下來,比别處竟要多出四個月的月錢,針線房的繡娘們各個喜笑顔開。
普通丫頭婆子的衣服沒那麼多花樣,一天做一件錯錯有餘,頂多裁衣費點功夫,但可以早點開始做。
一季有三個月,十個人每三日做一件,能做300件呢,太太說府裡需要做衣裳的大概60人左右,現在六個人都能應付得來。
隻有主子們的衣服荷包手帕緞面鞋襪等,需要精細點做。
針對這個事情太太也額外吩咐過,一個繡娘一個月出一套,滿工出細活,還需要額外留意外頭流行的花樣款式,有好看的多定制幾套不妨事。
最近可以開始做府上人的冬裝和主子們的新衣,需要多少東西列單子一次取完,又不夠的再取一次,兩次應該盡夠了。
徐嬷嬷進來時,單子列得差不多,隻剩下主子們的衣裳花樣需要太太過目。
“李嬷嬷,早就聽說你幹活細緻,這才多少時間,整個針線房都規整得好好的。”瞧這一排的箱子整整齊齊放着各色東西,繡線一坤坤綁在木架上,徐嬷嬷難掩欽佩。
“都是應該的,太太規矩如此,哪能跟主子過不去?我膽兒小,還好老實幹着活,不然今天被掃地出門,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她一大家子人都在林府,可不敢跟林雙家的那樣猖狂。
“你聽說她們歸家後,林大管家怎麼處理嗎?我也沒個身邊人在下人房,一點不知道那裡的事。”徐嬷嬷覺得應該不會善了。
“你不知道?”李嬷嬷心有餘悸拍着胸口,“都被林笙管家鎖一條繩上關在前院的馬廄那兒,那裡一向隻有前院的人才會去,隻怕是要直接送莊子上去。”
“全部送走?”徐嬷嬷一驚,臉瞬間白兮兮,“林笙管家不問下老爺的意思?總不至于全部都罪無可赦吧。”
“不清楚。”李嬷嬷聳聳肩,不是很在意,“她們離開也是好事,平日裡行事本就猖狂,說句不中聽的,太過肆無忌憚,總有被教訓的一日,新太太但凡想過得安穩些,都不會放任她們的。”
李嬷嬷想得明白,才更加勤快踏實:“太太要看的花樣和料子我準備得差不多,等會兒就去過去,徐嬷嬷你要跟我一道嗎?”
甚至李嬷嬷的媳婦還将東西放好後拿來給徐嬷嬷過目,徐嬷嬷搖搖頭,笑着道:“你辦事我放心,我還要去敲打敲打廚房那邊,你自去吧。”
“行,那我收拾一下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