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去讀書嗎?”族長瞪了桃丫娘一眼,轉而笑着問桃丫。
桃丫使勁點頭:“想!”
族長也不猶豫,一錘定音道:“好,明天我帶着你和你哥哥們去報名。”
桃丫娘不敢再說話,用胳膊肘捅桃丫爹,示意他說話。
“我,我聽爹的。”桃丫爹沉默半天憋出這麼一句話,把桃丫娘氣了個倒仰。
桃丫興奮一陣,看向低着頭坐着的二姐李丫,湊過去說道:“二姐,你也去讀書吧!”
李丫一臉迷茫擡起頭:“去幹嘛?”
“讀書啊!”桃丫鼓動她。
桃丫有兩個姐姐,大姐是大伯家的,今年都十六歲了,沒多久就要出嫁,肯定不會去讀書的,二姐是她的親姐姐,他們關系好,她就也想讓二姐一起。
李丫看了一眼正生她爹氣的娘,面上毫無波瀾道:“我不去,娘不願意我們去讀書。”
桃丫說:“娘不願意沒用,爺爺同意就行。看,爺爺就答應我了!”
李丫搖頭道:“你想去讀書就去,我不想。”
桃丫日後讀了書就知道她現在的感覺叫恨鐵不成鋼,但是李丫态度堅決,她也沒辦法。
族長家是林家灣除了林安瀾家以外最有實力的,原本就在供大孫子讀書,現在自己村裡有學堂,大半束脩都被林智林易出了,讀書所需要花費的錢更少,所以才能毫不猶豫讓家裡适齡孫子和桃丫去讀書。
可村裡其他人家就沒這份底氣,有些人連男孩都不準備送去學堂,遑論女孩了。
那在會上站出來的婦人也沒給自家兒子報名。吳月皎不同意一換二,她家底薄,一個也供不起。
最後報名截止,學堂共收了近四十名學生,其中不算林安瀾,隻有四個女孩。
周佩甯和吳月皎看着名單上隻有四個女孩名字歎氣,但也沒什麼辦法。
吳月皎合上名單,轉而和周佩甯說起别的事。
“我派去成都府的人回來了,帶回來兩個織工,也找到了能穩定供應蠶絲的桑園,大緻已經談妥。”
周佩甯點頭道:“江南那邊傳信回來,說有三人願來,此時應該已經上路。”
吳月皎得到緞的織造方法,就來找了周佩甯商議合夥做這個生意。
梓州不大規模産桑,若要尋織工和原材料,近一點的要去成都,更遠便是江南一帶。
兩人分配好,吳月皎派人去成都,一是尋找織工,二是找到能合作的桑園。
周佩甯的任務便是派人去江南找織工。
江南路遠,若有其他選擇,她們便不考慮從江南采買原材料。好在距離梓州不遠的成都一帶是有名的桑蠶絲産地,頗具盛名的蜀錦蜀繡便是出自這裡。
她們在成都一帶沒有根基,所以起步選擇采買别人的蠶絲,待織緞坊開起來,賣出些成品,回攏資金之後再買處桑園,自己生産原材料,比買别人的要穩定許多。
織緞坊前期準備工作時間很長,好在一切順利。
“現在學堂也建起來了,瓷窯那邊也将要完工。我們可以準備着建織緞坊了!”周佩甯說道。
織緞坊建起來,織工一到位,便投入研究。
等這五位織工師傅研究透徹,她們便在附近大規模招人來做工,織緞坊就算是正式開起來了。
“等織緞坊賺了錢,就每年拿出一些收益投入女學生中,買些獎品獎勵學得好的,村民見到有利可圖,不管是不是真心想讓女兒讀書,也會心動。”吳月皎說道。
周佩甯點頭,學堂隻招了四個女學生,比她們預期的少,兩人都憋了一口氣,非要做出個名堂不可。
錢不用村民出,她們全權包攬,村民竟還不讓家裡女孩讀書,覺得不如在家做家務
而讀書之利在将來,村民們看不到這麼長遠,那她們就立即讓村民看到讀書的價值。
加大投入力度,買些農家人用得着的布匹食物,給學得好的做獎勵,所能創造的價值不比整日待在家裡做家務來得多。
當然,這獎勵隻給女生,目前來看,算上林安瀾,學堂裡的五個女孩能将獎勵全部包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