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準備好的雞蛋澱粉糊舀入鍋中,握住炒鍋手柄均勻晃動,一張輕薄漂亮的煎餅就出鍋了。
等到面糊全部煎完,熬油留在鍋壁上的油亮光澤也減少了些許,甯歸竹炒軟野菜,又将切碎的豬油渣放進去一起翻炒。
爐子裡煮着的玉米碴粥好了,熊錦州熄滅爐火,端起甯歸竹煎好的薄餅,确認了一遍:“切成絲?”
甯歸竹點頭,“對。”
熊錦州将煎餅端到砧闆邊,又去洗了洗手,這才将煎餅細細切成絲,他切煎餅的時間裡,甯歸竹炒的青菜也出鍋了。
擦着手走到熊錦州的身邊,甯歸竹看了眼,去拿了黃豆醬過來,舀了兩勺放在切好的餅絲上。
等所有薄餅切完,将餅絲和黃豆醬翻拌均勻端上桌,甯歸竹盛了碗玉米碴粥,放到熊錦州面前問道:“家裡有石磨嗎?或者石盆。”
熊錦州喝了口粥道:“沒有,晚點我去石匠那裡買,是要石磨還是石盆?”
“……”
甯歸竹以前的日子雖然過得差,但這些東西家裡都有,這會兒聽熊錦州的話頭,他有些遲疑道:“買一個貴嗎?”
這回輪到熊錦州不吭聲了。
地方小沒有采石人,石匠想要做點東西得從采石開始,制作石磨的過程中,石頭還會開裂破損無法用,光是成本就不低了。
他換了個說法,“買一個可以用幾十年呢,也不算貴。”
聽到這話,甯歸竹還有什麼不懂的,無奈地看了熊錦州一眼,問道:“大概多少錢?我再想想。”
熊錦州:“偏小一些的話,要一兩多。”
那确實不便宜了。
甯歸竹思索着,注意到熊錦州一直在喝粥,夾了些餅絲到他碗裡,“多吃點菜,一會兒你還得去砍竹子呢。”
“哦。”熊錦州夾起那筷子餅絲送進嘴裡。
餅絲柔韌帶着蛋香,又放了面粉,是很紮實的一道菜了。再加上黃豆醬的鹹香,味道特别好,襯托得碗裡的玉米碴粥也美味起來。
熊錦州不自覺地加快了進食速度。
甯歸竹吃了口炒過的豬油渣,不夠酥脆,但油香味足,倒是下飯,他低頭喝着粗糙的玉米粥,心裡還是糾結要不要買石磨。
一兩多的銀子用來買糧食的話,夠他們吃好久了,但是石磨的用處不少,壽命也确實長。他以前家裡那個石磨就是曾祖父在世時買的,直到他離開山村都還能用呢。
“明天你去買一個吧。”甯歸竹終于下定決心。
飯菜好吃,熊錦州的注意力早轉移了,聽到甯歸竹這話,反應了下才聲音含糊地應好。
吃過飯,熊錦州弄了點草木灰,将碗筷洗幹淨了。
甯歸竹喂了狗,拿着鋤頭道:“我去後院挖菜地,你一會兒砍了竹子,有時間的話,去前頭屋裡要點種子過來,辣椒大蒜之類的也别忘了。”
“好。”
熊錦州将碗筷放好,拿了砍刀去林子裡砍竹子。
兩個人都忙着,前院就兩隻狗在撒歡,守着蓋籠裡的幾隻雞鴨崽。
柳秋紅站在院門口張望了下,奇怪道:“人呢?”
她喊着人進入院子,被兩隻狗的吠叫聲吸引,往它們那邊看了眼,注意到那蓋籠,不由走近看了看。
甯歸竹聽到聲音從後院過來,“娘?”
“哎,我過來看看。”柳秋紅收回手,“你們倆才開始過日子呢,往家裡送什麼油渣。剛好你大哥在河裡撈了兩條魚,我拿了條來,明兒你們弄了吃。”
“一整塊闆油呢,那麼多油渣我們也吃不完,壞了可惜。”甯歸竹解釋着,搬了兩條凳子出來,又去屋裡盛水。
經過采購,家裡的容器多了,中午的時候甯歸竹就燒了一鍋水放在鍋裡晾涼,用陶罐裝着,方便随時取用。
柳秋紅坐不住,将裝着魚的桶靠牆放着,起身到處看了看。
熊錦州和甯歸竹買的東西,要麼收進卧室,要麼放到了地窖裡,也就廚房明顯多了些東西,看着和之前沒有什麼差别,但在柳秋紅看來,現在就是要比熊錦州一個人的時候多了幾分人氣。
接過甯歸竹端來的水喝了口,柳秋紅道:“我先前聽你大嫂說還不信,剛一看才發現是真的,你這蓋籠編得可真不錯啊,還會做别的嗎?”
甯歸竹:“簡單的竹編品都會,怎麼了嗎?”
“沒事沒事。”柳秋紅搖着頭,“就是沒想到你在大戶人家幹活,居然還學了這些。”
甯歸竹頓了下,笑道:“都是閑暇時學的,偶爾編點花樣,主家看了也喜歡。”
柳秋紅不疑有他,隻感慨道:“伺候人的事也不好幹啊。”
閑聊了沒一會兒,熊錦州背着竹子回來了,看見他們倆坐在屋檐下聊天,随口道:“娘你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