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後,不免又是一通問。溫華年那時給的說法是:每個女孩兒都在成為貴女,并不在相貌上顯示,最重要的是精神。
嬰齊再問:"世俗認為的貴女是什麼?"
溫華年回:"家世,容貌,品格,情操,學識與處事缺一不可。"
嬰齊感歎:"這不是貴女,是神女!"
溫華年停頓片刻,随後贊同:"所謂世俗,就是男性主導下的社會對女子的規訓,你不必在意那些要求,更不必成為那種貴女。"
但嬰齊有自己的打算,她觀察了世俗貴女的特征,修正自己的行為。不過也僅是學了禮儀,出門外加一個防曬。
溫華年為她制作購買遮□□,帷帽、幕籬、鬥笠、錦帽、風帽、蓋頭與服巾。數量之多,款式之雜,隻為讓她随意搭配。
過後又道:"若社會任由女子野蠻生長,不再用規矩禮制束縛,便不會再有人強調貴女,每個女孩兒都是貴女。貴女隻是一些試題,女子們隻是在成為規定的女子,貴字就貴在難得,沒有正确答案之時,每個女孩兒都是答案。"
沒有被規訓過的女孩兒,會富有冒險精神,求知欲與調停力。被規訓過的女孩兒中,則有一部分人會生出反抗精神。具有反抗精神的女孩兒,學會組織與領導。女孩兒所具備的精神,生生不息。
當年溫華年抓住嬰齊那股勁兒,誘使她去讀書。孩子再怎麼有主意,都能輕易上父母的當。不負所望,嬰齊确實靜下心讀了幾年。發覺上當之時,又因為讀了太多書,會自己勸自己多讀書。
讀書沒有壞處。
嬰齊發覺讀書最大的好處,便是學會掩飾與攻擊。隻要有一張厲害的嘴,就能讓衆人口服。心不服無所謂,隻要對方閉嘴就行。衆人也心知肚明,她說得不對,她隻是口才好。隻是嘴上服軟,就是輸了。
回憶過去十餘載,嬰齊得出一個結論,她對她自己十分滿意,父母亦是。而貴女二字,勉強也可冠上。
馬車出乎意料停下,小厮報明有人攔車。嬰齊掀開車簾,看到江文星擋在馬前。
青衿未換,幅巾也不算整齊。歪歪扭扭背個褡裢,還喘着氣,一看就是跑過來的。
他如願坐上馬車,笑盈盈接過嬰齊手中的茶:"同窗說你今日去戶部,所以我來找你。"
嬰齊不明:"此刻天已不早,怎麼不在我去的時候來?"
江文星笑意更加深:"我怕你的家丁覺得我是來搶錢的。"
英粲一笑,嬰齊也覺有意思:"你這體格,想搶我的東西,回去練幾百年再來吧。"
原以為江文星會羞怯,沒想到他絲毫不為自己辯白:"剛見面時,我就矮你半個頭。現在除了比你高一個頭,其餘地方自是不如你。"
嬰齊聽完這話,光明正大打量起來。長相溫和但不是女兒家的柔美,從車簾處透進的細碎光影傾灑,映着那玉面朱唇。山眉海目間,嬰齊忽想和他些風月。
而江文星對嬰齊眼神的探索,甚為滿意。
如果可以,請永遠探尋我,注視我。
天色确實不早,嬰齊讓家丁回府,馬夫卻掉了頭。
江文星暗爽,面上卻不顯:"嬰齊怎麼不先回家,你隻要說一聲馬夫自己會送我的。"
"順路,不礙事。"
江文星心裡更得意:"哪裡順路了,你讓他們掉頭的。"
"腿在我身上,我說順路就順路。"
江文星臉上再也藏不住,完全将心裡的高興暴露出來。
到江家門口,江文星目送馬車離去。進府又挨一頓訓斥,隻因他提前下學,長貴去接的時候又找不到人,家裡亂成一鍋粥。
馬車上二人對視,英粲逗樂打趣:"我要告訴媽媽去!"
嬰齊對她話裡意思心知肚明,和她拌起來:"那你把石榴裙還我。"
英粲求饒:"那我下次我再說。"
下次自有下次的好處收買,嬰齊更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