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詩意盎然的複仇 > 第18章 第十八章

第18章 第十八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吳索夫:般若基金注資決策的投資委員會會議,是當月29号表決的,但你的風險研究報告,是31号才發給全org的。”龍瑪茵短短的一句話,蘊藏了許多信息。

所謂投資委員會,是銀行大約十幾個主管級别的人,組成的投資決議機構。出于基金建立的基本章程,所有投資決議,包括增投,減持,剔除,納入等,都需要委員會開會讨論,記錄票數。

為了讓所有委員會成員同等地了解基金信息和最新動向,每次開會投票前,負責組織領導會議的人,都要從各部門收集相關報告,整理成彙總文件夾,在公司系統分享給全org。

這是銀行成立這個附屬基金時向政府提交的申報文件裡,明明白白規定好的投資流程,也是将來監管部門對照着審查合适的重頭戲。

然而,因為吳索夫的拖拉和怠工,那個月29号投票之前,公司系統裡,根本就沒有任何2022年關于般若基金的風險研究報告;因此系統默認讀取的,是十年前銀行撤資之前,最後一次完成并發布的,2012年的研究投資報告!

而十年前坐在吳索夫位子上,負責寫般若基金報告的人,當時就年事已高,據說離開公司後不久就病故身亡了。

2022年的重新注資決議,居然配上了2012年的風險研究報告,裡面還全都是2012年的時候,般若基金跟現在牛頭不對馬嘴的情況描述。更有甚者,這份2012年的報告,把般若基金的風險級别調得極低。

那這個“風險極低”的結論,和吳索夫剛才在郵件裡對沃迪主管說,2022年般若基金的運營風險不确定,還需要繼續調查會面才能确認,就實打實地成了自相矛盾的爛賬。現在吳索夫連想推脫說這十年來沒什麼變化,風險評級類似,都毫無說服力。

再退一萬步而言,吳索夫為了證明自己在29号會上說過什麼話,提供的卻是兩天後才成稿的報告,鬼能信?

龍瑪茵順着沃迪主管的話頭發完這封郵件,那一大批收件人,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過了半小時左右,吳索夫才在郵件上慢吞吞地找補:“謝謝龍瑪茵給大家澄清我報告和投資委員會會議的時間線,但是我還是重申,當時我就提醒過大家,般若基金不能妄投,還要繼續考察。”

還在撒謊;吳索夫知道自己搞砸了,知道自己牛頭不對馬嘴,知道自己被抓了現行,第一反應,居然還是狡辯撒謊。

龍瑪茵胸中煩悶不堪,趁着這股氣沒有消散,她将三四個月前開始,所有跟般若基金調查相關的資料,和吳索夫、金四喜溝通的郵件,投資委員會投票那天跟吳索夫的聊天對話,吳索夫自己報告寫完後跟龍瑪茵、金四喜的通知郵件,等等幾十條證據,統統按照時間線總結出來,轉發給了人事。

“我舉報,吳索夫撒謊成性,習慣性污蔑我龍瑪茵本人的同時,還欺騙投資委員會,掩蓋自己玩忽職守的事實,對沃迪主管對他盡責與否的質問,采取消極逃避,反咬一口的态度。

這種倒打一耙,無中生有的回應,尤其是在公司郵件上當衆跟沃迪主管争執,大大降低了公司投資活動和相關流程的合理、合法性,為公司将來面對監管部門的審查制造了極大的合規風險,也給我們這些每天要和吳索夫工作上交接合作的同事,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陰影和心理創傷。

除了投資委員會十幾個成員,那天的會議總共有将近二十個人參加,為什麼除了吳索夫自己,包括我龍瑪茵,和提出質疑的沃迪主管,沒有任何人聽到吳索夫強調般若基金風險的事情?難道吳索夫是在控訴我們剩下的二十個人,集體失憶了嗎?

明明沒有聽到,現在卻被吳索夫嘲諷說是我們聽錯了,是不是逼迫我們以後投資委員會的與會人員,上班都得帶着錄音錄像機,才能保證不會被吳索夫污蔑,說我們裝聾作啞?

就算吳索夫有權跟其他與會人各執一詞,現在郵件上白紙黑字,寫明了那場會議中,我們二十多個與會人得到的,關于般若基金的信息是不盡相同的,那豈不是證明,投資委員會29号之後,投票通過的這個決策,是缺乏事實依據的?

畢竟如果每個人聽到的東西都不一樣,這個投票流程存在有什麼用?一場投票,需要足夠多的人投支持票,才能通過注資決議。可吳索夫聲稱的所謂風險,很多人根本就沒聽到,那豈不是投資委員會無視了可能存在的風險,不管不顧地選擇注資?

現在吳索夫和沃迪主管,包括和我的異議,已經全部被記錄下來了,也就是說,等監管部門來抽檢,他們掌控了我們所有的郵件記錄以後,就随時有可能看到我們這場對話。如果公司不處理吳索夫失職這件事,等監管部門來了以後,公司打算如何收場?”

龍瑪茵慷慨激昂的一封郵件,換來了銀行人事的石沉大海。

當時人事BP看了這封信,轉眼就拖動進了垃圾桶。業務上的事情,她可不管。

可現在客戶告上門來,她是想不管,也不能不管了。

白克薄怒目圓睜,一大早就把龍瑪茵叫進了首席投資官空出來的辦公室。

玻璃房外,一片祥和;玻璃房内,咆哮如雷。

他的臉是那樣紅,語氣像是對着街邊肆虐的蟑螂老鼠:“你去找了内部審計員?”

龍瑪茵面不改色:“是的,公司的内部審計最近正好在查我們組的調查報告,一查就查到了般若基金這件事上。他們叫我提供證據,我看了一下公司章程,發現公司要求所有員工配合任何内部審計的調查,我就實話實說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