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白引鶴宸。他端上的是“蟹粉獅子頭”和“文思豆腐羹”。兩道菜擺盤精緻,白瓷餐具更顯菜品的清雅。
評委們品嘗後,贊不絕口。
蘇政先生眼中滿是欣賞:“好!這獅子頭肥而不膩,入口即化,蟹粉的鮮味完美融入肉中,是正宗的淮揚風味。這碗文思豆腐羹,湯清如水,豆腐絲細如發絲,不見功力,卻處處是功力!白家食府的招牌,名不虛傳!”
李明軒也笑道:“白少東家這手藝,不僅傳承了經典,擺盤和呈現也符合現代審美。這兩道菜,無論是口味還是文化内涵,都極具價值。我們園區歡迎白家食府來入駐。”
輪到梁頌賢,他仔細品嘗了獅子頭,又喝了口豆腐羹,放下湯匙,這次的表情明顯柔和了許多:“獅子頭口感确實上佳,肉質處理得當,蟹粉比例也恰到好處。豆腐羹刀工精湛,湯頭鮮醇,但略微有些‘清’了,若是能再多一絲葷油的香氣,或許更能平衡豆腐的微澀。不過,瑕不掩瑜,是今天目前為止,完成度最高的作品之一。”
能得到梁頌賢“瑕不掩瑜”的評價,已經是非常難得了。
彈幕上也是一片叫好:“小白太穩了!”、“這才是世家子弟的風範!”、“想去白家食府打卡!”
第三位是雷哲。他的“法式鄉村慢炖小牛肉配迷疊香土豆泥”和“普羅旺斯番茄濃湯”擺盤精緻,色彩濃郁,典型的西餐風格。
“這是我記憶中法國鄉村的味道,慢炖讓牛肉充分吸收了香料和紅酒的風味,土豆泥追求極緻的順滑。”雷哲自信地介紹。
評委們品嘗後,對他的技藝表示肯定。
蘇政先生:“西餐技法純熟,牛肉炖得确實軟爛入味,土豆泥口感細膩。但……”他頓了頓,“今天的題目是‘故鄉的味道’,這道菜雖然美味,但放在我們這個國風美食節的背景下,似乎與主題的契合度稍有欠缺。”
李明軒從市場角度補充:“雷主廚的菜品代表了國際水準,技術無可挑剔。不過蘇老先生的顧慮也有道理,如何在國際化和本土化之間找到平衡點,是值得思考的。”
梁頌賢叉起一小塊牛肉,細細咀嚼,又嘗了口濃湯,用餐巾擦了擦嘴角:“技術層面,無可指摘。慢炖火候精準,調味平衡,土豆泥的處理堪稱完美。
“但是,”他話鋒一轉:“雷主廚,你似乎過于專注于炫技,而忽略了‘故鄉’二字所蘊含的情感溫度。這道菜很‘标準’,很‘米其林’,但它更像是一份精心制作的産品,而不是帶着回憶和溫度的家鄉菜。而且,恕我直言,這番茄濃湯,酸度略顯尖銳,不夠柔和。”
雷哲的臉色微變,顯然對梁頌賢的評價有些不以為然,但還是保持着風度點了點頭。
彈幕也開始讨論:“雷神技術流,沒毛病!”、“梁老怪要求太高了吧?”、“确實,感覺有點像在高級餐廳吃飯,少了點家常味。”
終于,輪到萬衆矚目的全智薇。她的“彩虹琉璃蝦球”和“媽媽的金湯酸菜魚”在視覺上确實很吸引人,蝦球色彩斑斓,金湯黃澄澄的,上面還撒了些許金箔。
“這道蝦球,是我小時候最愛吃的,媽媽總是變着花樣做給我。金湯酸菜魚,更是我媽媽的拿手絕活,每次我回家,她都會炖給我喝。”全智薇說着,眼眶微微有些泛紅,語氣也帶着哽咽,開始講述她和媽媽之間的溫情故事。
評委們開始品嘗。蘇政先生夾起一個蝦球,看了看,放入口中,眉頭微不可察地皺了一下。李明軒嘗了口湯,表情有些微妙。
輪到梁頌賢,他先是用叉子撥弄了一下那個“彩虹琉璃蝦球”,然後叉起半個,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接着,他舀起一勺金湯,送到唇邊,淺嘗即止。
現場一片寂靜,所有人都等着他的評價。
全智薇也收起了悲傷的表情,有些緊張地看着他。
梁頌賢用餐巾擦了擦嘴,表情似笑非笑,眼神裡帶着一絲嘲諷:“全小姐。”
全智薇:“梁老師請指教。”
“指教不敢當。”梁頌賢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遍全場,“先說這蝦球。名字很好聽,‘彩虹琉璃’,看起來也确實五彩缤紛。可惜,這蝦仁用的是速凍貨吧?口感松散,缺乏彈性,外面的‘琉璃芡’勾得太厚,齁甜,完全蓋住了蝦本身的味道。至于所謂的‘彩虹’,不過是些沒怎麼處理好的、半生不熟的蔬菜丁,除了提供顔色,對味道毫無助益。”
全智薇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開始尬笑。
“再說這‘媽媽的金湯酸菜魚’。故事很感人,可惜,味道經不起推敲。這湯色金黃,看似濃郁,但入口寡淡,鮮味不足,更多的是調味料堆砌出來的‘假鮮’。我猜,這高湯怕是用的濃湯寶或者類似的成品吧?至于魚,肉質粗糙,處理得也不夠幹淨,略帶腥氣。如果這就是令堂的拿手絕活,那我隻能說……”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全智薇難堪的臉,“令堂對你的愛,遠勝于她的廚藝。”
這話一出,全場嘩然。直播彈幕更是炸開了鍋。
“卧槽!梁老怪太狠了!”
“蝦仁是速凍的?高湯是濃湯寶?真的假的?”
“薇姐臉都綠了哈哈哈哈!”
“我就說她是樣子貨吧!”
“前面的别尬黑,也許梁老師口味比較刁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