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寸心姐姐所料,王後有顧慮。
“我聽聞,在遠古時期,人皇軒轅在位時,曾将諸同宗分到各地,令他們開辟新的部落,擴大人族疆域,代代相傳,才使人族遍布四大部洲。”楊婵微笑,聲音中帶着安然的韻律,将王後帶回遠古那段先民的傳說故事中。
“有莘國三大公族,便是當時自軒轅部落分出的,不斷遷徙之後,來到了南贍部洲極西之地,繁衍生息至今。這些分散各處的部落,發展成如今的方國、關隘,使得人族占據的土地不斷延展。”楊婵将曾經讀過的遠古紀年殘篇,娓娓道來。
王後一點就通,深以為然。某些人,隻要遠離廟堂中心,便掀不起風浪。即便現下不能做朋友,又不是你死我活的敵人,也不需要趕盡殺絕,非要拼個你死我活,損失人族中堅力量。
讓他們出去,為人族開辟更多栖息地。日後,他們與朝歌的關系會緩和的。
甚至于,可以給他們畫一個大餅,上古時期五帝接連繼位,也并不全部出自軒轅本部。
神女娘娘,是循循善誘型的,王後覺得自己抓住了一點關鍵,今日有機會,該問清楚的必須要問了。任何一名執政者,都不可以被蒙住雙眼。
“然則,太子年少,仍需同族護持,子姓貴族盡數遷往四方,則唯恐其日後孤立無援。”王後思慮半響,試探道。
若是太子年長,便需還政,則沒有必要大費周折,走這一遭從未有之路。
“人皇之位,因果糾纏,若無功德護體,一旦坐上去,為孽障反噬,撐不了多久。太子年少,如此。太子年長,亦如此。”楊婵明了其意。
“緣何,前幾代人皇,無有此弊病。”王後明白了,太子無功德護身,則不可即位。她還有其他不解之處,便在于先王之死。雖然她不認同先王的政策,卻也對他突然的死亡心有餘悸。
無論是先王子躍,還是他的父親,皆為平庸之主,執政之策大體雷同。
可他的父親平安活到五十歲,子躍不到三十歲便已去世。
“王後可還記得,當初弱水降世。”楊婵歎了口氣。她們一家人在北俱蘆洲時,一場大洪水泛濫滔天,因無人神之約的羅網相護,北地人族三方國,隻有當機立斷的鬼方留存了下來。
寶蓮燈,便是那時,楊婵搗藥救人意外所得。
王後點頭,若非那一場大洪水,先王貌似還不至于病情急轉而下,加速死亡。
“寸心娘娘封堵天河缺口之時,弱水在欲界一重天橫流,沖破了中天與黃天的禁制,将曾被禁锢的天下生靈欲念帶了回來。自此,生機與演進會成為洪荒生靈的主流。一切阻礙之力,都會遭到大勢反噬。”楊婵将前情與王後分說明白。
“所以,是因為先王不肯放奴,朝歌數以萬計的奴隸對自由和生機的渴望,殺死了人皇。”王後雙手交握,頭上微微冒汗。難怪先王死前,一定要不肯放奴的子姓貴人陪葬,他當時是有所感念的吧。
“人神之約,改變了神與人的關系。”楊婵便是受益者,正因為莘姬娘娘秉承約定上天,她家才得以保全。
她繼續說道,“中天與黃天的破滅,則代表着天庭對生靈禁锢的松動。進化才是未來的大道,之前大商曆代奉行的愚民、弱民之策,隻會讓我們的族群自取滅亡。”
寸心姐姐說過,天帝如此,人皇亦如此,為了政權的平穩,為了降低統治成本,他們都在禁锢着族人。
“這是否代表,人道不會再容許羸弱之主,不會再保護無能的人皇,所以反噬頃刻便至。”王後追問,上古之時行禅讓之事,大半也是因為人皇之位,等閑人是坐不得的吧。
楊婵點頭。
“緣何,天庭會坐視生靈欲望下界。”畢竟這都是動搖統治的大變革了,對于統領三界的天庭來說,更加不利才對。
人族修士會爆發式增長,這已經是注定的。
王後将視野,暫時從人族本身超脫出去。
她從來都是一點就通,能舉一反三的聰明人。
一切渾渾噩噩的生靈,都因為欲望回歸,而對生命本質的提升本能的渴望。比如,林間的野獸,原會在幾年内走完一生,或者老死,或者被獵人殺死。但,現在一些野獸會基于對進化的渴望,本能吸收月華,最終成為妖。
“這是天庭,對我族的算計?他們是想重現上古之時,我族與妖族之争?可那時,我們尚未行封神之事,對天庭畢恭畢敬。”王後壓抑心中焦躁,再問。
“取消人祭,改以三牲。”楊婵望向天外,“蝼蟻的自救,也是挑釁。”
王後一怔,“弱水降世,是因此事?”
“以此大洪水懲戒人族祭祀不恭,打斷人族振興之勢,為其一。讓寸心娘娘必須遏制弱水才能拯救蒼生,消耗殆盡後入滅,為其二。令各地鎮守疲于奔命,難以再支撐人神之約,為其三。耗盡我族一代精英之後,自然重歸舊轍,為其四。但中天與黃天之破,不是天庭的初衷。”
楊婵抿了抿唇,“王後,天帝與人皇之心,并無不同。”
王後不敢置信,“收天下之欲,以弱三界之民?”
帝王之道,自古以來,無論明君還是昏君,都是這個玩法。無他,統治成本低。
“不錯,王後果然聰明絕頂。中天與黃天被破後,身為天地主角的人族受益最多,普通人的靈光,也壯大到可以彙聚于羅網,這才能舉全族之力封四海龍神與五帝之一。”
“寸心娘娘将計就計,令天庭吃了啞巴虧,天道便……放任?天庭竟沒有動作?”王後不知,封神背後,還有這樣一段極限操作。
“玉帝出手,令寸心娘娘隻能入滅,如何不是報複。”楊婵咬牙,此仇不報,枉為人也。
王後沉默,那一日,寸心娘娘别無選擇。
“至于天道,天下生靈之欲,本就是自然而生,并非不容于洪荒的禁物。天道與天庭的關系,便如人道與大商的關系,不可混為一談。”楊婵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天道并非禁锢欲望的枷鎖。
這樣一類比,王後就明白了。
壞事是妖族天庭幹的,天道把妖族變成罪族。
本代天庭之主假裝不知道,卻安排天帝親妹瑤姬仙子鎮守欲界,又讓親信天蓬元帥守衛天河,防備的難道隻是神仙思凡那點事麼。
成為大羅金仙之後,楊婵體悟天道比母親瑤姬更深。
緣何,鎮守欲界的女神,便突然下界,與凡間男子結合。
緣何,天河禁制在這時破碎,天蓬元帥絲毫沒有覺察。
緣何,玉帝應對弱水一事,堪稱昏招疊出。
不僅令寸心有機會放出衆生欲念,還迎來一尊南極長生大帝,失去了直接掌控天條之權。最後,連封神權柄也被掠奪大半。
洪荒生命本質越強,天地越會昌盛。寸心娘娘所行乃是正道陽謀。
天道,不偏不倚。
正所謂,有因必有果。
“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楊婵緩緩說道,“王後當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