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明家小小少爺滿月,年節已過,韓少爺便向明大人辭行了。
少爺說自己叨擾太久了,不能再繼續這樣打擾兄嫂,于是決定回曆城。
明大人不肯,說什麼也不許少爺正月出行,明夫人也說外面天寒地凍的還是等暖和些再動身。
于是就這麼拖到了開春,一行三人才動身。
其實西北春天來得晚,朔風吹起、空氣都透着寒意,少爺便說不急着趕路、路過有意思的地方便多歇歇。
回程之路與來時不同,等到了河州小萍發現不對質問少爺,少爺才承認打算先繞路去敦煌再回曆城。
于是連少爺連累我一起被小萍罵了足足三日,直到最終見木已成舟,小萍才不得不被迫同意前去敦煌。
背地裡商議路線的時候,我建議少爺走涼州、甘州一路北上,等過玉門關、途經瓜州便可達敦煌。
少爺卻不同意,以去涼州的路先前走過為由堅持更換線路,哪怕路程耗時長些也無妨。
最終決定不走河西,而是取道河州、鄯州,翻過祁連山脈,最終繞到甘州再穿過玉門關西去敦煌。
這一趟山高路遠,我不禁暗中揣測少爺時不時是想躲着什麼人......
本以為一路荒蕪,沒想到天氣漸暖、路上各色商人絡繹不絕,少爺一路都在和往來各路人馬商隊互通有無,路程雖遠但熱鬧非凡。
我問少爺路上天南海北人員複雜,哪怕不是壞人、以後估計也不會再見面的,何必多此一舉?
少爺卻說君子之交淡日水、從此天涯是路人;相逢便是有緣,我自以誠相待,哪怕僅作一刻的朋友也好啊。
我似懂非懂,小萍告訴我習慣就好了,少爺經常說些前言不搭後語的話。
少爺于是罵小萍沒有慧根,和他說的話無關。
一路過河州都很太平,直到馬車駛入湟水谷地、沿途的吐蕃人逐漸增多,為便宜行事我建議少爺找了一位當地人作向導。
沒想到,少爺橫生枝節,聽向導說河湟以西有一大湖、壯如海、浩渺不見邊際,便鬧着非得要去看海。
到達後,确實百聞不如一見,就連我和小萍都承認從未見過如此美景,甚至誤以為自己到了東海。
海上升騰起霧氣,遠處的山脈上有積雪,無數沒見過的水鳥在岸邊飛......
小萍說莫不是到了傳說中的瑤池仙境了?
向導說不錯,當地人都說這大湖便是西王母娘娘居住的瑤池,因此從無人敢乘船入海,也無本地人在此捕魚。
少爺聽到此笑了,說相傳西王母的模樣吓人得很,那确實不能得罪。
無法乘船遊湖,少爺便決定走進去岸邊看一看。
淺水處靜立的水鳥見少爺走近便次第飛起,少爺掏出自己随身帶的幹糧置于手上,不久便有白鳥壯着膽子飛過來吃食。
于是等少爺喂光全部的幹糧,方才同意離去,可憐一旁伺候的小萍和我此時身上已挨了無數的鳥矢攻擊......
回去路上,少爺望着大湖以西的方向又念起了詩,隻聽得: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又聽到小萍邊擦拭衣物邊埋怨,說少爺您再這麼走走停停下去,怕是明年都到不了玉門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