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祝家莊,祝老爺四十歲的時候迎來了一件喜事,他最小的女兒出生了。此前家中隻有兩個兒子,且此時早已經成家立業,現在全部在外做官。他老來得女,心裡欣喜異常。
祝老爺給新出生的女兒起名英台,意為來自瑤台銀阙的淑質英才。
祝英台從小到大,受盡了家人的寵愛。祝老爺,祝夫人當她是掌上明珠,家中的哥嫂又比她大了快二十歲,對她是十分愛護。凡她想要想做的,沒有不依。
不過雖然嬌慣,祝英台的性子并沒有被養歪。她嬌俏可人,對上尊敬有禮,待下寬厚善良。祝府上下,對這位小姐是贊不絕口。
大概是家裡兩個哥哥都是讀書人的緣故,祝英台受這樣的氛圍熏陶,從小不愛女工針織,就愛讀書寫字。她每次讀書,都要和家人說,也要學哥哥們去外面求學,結交朋友。
人們都當她說的小孩話,并沒有放在心上。但是祝英台并不當自己是胡說,她是真的如此期望的。
到她長到十七歲,這一願望越發強烈。終于在她過十七歲生辰之時,向父母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胡鬧,你是一個女子,怎麼能去書院讀書?快斷絕了這個念頭,我是絕對不會同意的。”祝老爺很生氣的說道。
祝英台撅起嘴:“爹爹口口聲聲說疼愛女兒,可是連我去書院都不允許。”
“往常你要什麼不給,可是這次絕對不行。”
祝夫人也說道:“英台,你提這個要求确實不合理。快别說了,回房去吧。”
“我不要。”
見祝老爺又要生氣,祝夫人趕緊招呼伺候祝英台的人:“你們快把小姐帶回房去,還愣着幹什麼。”
下人們不敢遲疑,趕緊去拉祝英台,前拉後退的帶着祝英台往外走。
祝英台雖然被帶出去了,但是她的嘴也沒有閑着:“爹爹,娘親,我是不會放棄的——”
過了兩日,等祝夫人這邊把祝老爺的氣勸消了,就去祝英台房裡看她的情況。
誰料她剛一推門,腳邊就飛來一個枕頭。祝夫人拾起枕頭,叫了聲:“英台。”
祝英台聽到祝夫人的聲音,從床上坐起身,弱弱的說了聲:“娘親。”
“哎呀,我的兒,眼睛怎麼腫的和核桃一樣大了。”祝夫人驚呼一聲,又看到桌子上紋絲未動的飯菜,心疼的說道:“怎麼連飯也不吃?”
“爹爹要是不讓我去書院讀書,我就餓死我自己。”祝英台扯着祝夫人的袖子,小幅度的晃了晃:“娘親,你就幫我和爹爹說一說吧。”
“娘何嘗舍得你這樣作踐自己。隻是你爹爹說的也對,那書院裡都是男子,你一個女孩子如何去得?”
祝英台低頭想了想,突然靈機一動:“不如我女扮男裝。我從小見慣了哥哥們的樣子,常常模仿他們的行住坐卧,娘親不還說我模仿的極像。而且哥哥們留了些舊年的衣物用品在家裡,我也可以拿來使用。如此,不就可以去書院了。”
祝夫人實在不忍心自己的女兒如此難受,聽了祝英台的話,覺得也是個辦法,便說道:“那我試着和你爹爹說一說,要是他還是不同意,那你就趁着打消了這個念頭吧。”
祝英台一聽,高興蹦起來,抱着祝夫人一個勁的撒嬌:“多謝娘親。”
祝夫人又勸着祝英台吃了一點飯,這才去找祝老爺。她将祝英台的主意一說,勸道:“老爺,你就同意了吧。你是沒看到那孩子的樣子,要是再不同意,她非把自己身體弄壞不可。”說着,就落下淚來。
祝老爺聽了,也心有不忍。畢竟是這麼多年寵大的孩子,如何能舍得她不吃不喝,作踐身體。故而點頭道:“好吧,隻是要交代她去了專心讀書,不要胡鬧。就讓她去杭州的文景書院去吧,那裡的院長是我的老友,也好讓他幫着看管一下。”
祝夫人轉憂為喜:“好,我這就去告訴英台。”
很快祝英台就知道了這個消息,心上十分歡喜。為了不讓爹娘擔心,從此後每日在家練習男子的情态和說話,還穿着男裝在家裡出入。漸漸的,她越學越像,都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甚至有時候家裡的下人們見到她,都會不自覺的脫口而出:“少爺好。”
祝英台對這一現象十分滿意,就一直堅持着,等待開學的日子。
終于,迎來了八月十五。一家人坐在桂樹下賞月喝酒慶團圓,祝老爺又囑咐了祝英台幾句,然後交給她一封書信。
“去了書院将此書信交給院長,我和他是多年的老友,在信中說你是家中子侄,讓他平日裡多照看你一下。”
祝英台接過書信,笑道:“多謝爹爹費心。”
“去了低調些讀書做人,别亂惹事。”
“知道了爹爹,您就放心吧。我一定小心小心再小心,絕不讓人發現我的真實身份。”
“嗯嗯,一切以安全為主,要是不想讀了,就回來。家裡永遠是你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