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藥心下一惴(zhuì),一時竟不知如何作答。又聽得意貴妃道:“昔年堯欲啟用舜,卻足足等了三年,你可知為何?”
绮藥搖頭:“奴婢不知。”
“绮藥,你該長進些了。今日之事,雲夏能明白本宮的心思,你卻不能。”意貴妃輕歎。
從臨華殿出來後,見月色皎皎,宋湘甯便不想立即回去。本想和許寶儀一同去往臨華殿後的谿汕湖走走,但想到許寶儀風寒才愈,恐又受了寒氣,便也罷了。于是自去了湖邊。
玉輪如鏡,月色清涼,柔柔地灑在湖面上,泛出粼粼的波光。樹影婆娑,秋風乍起,流螢曼舞,草木搖曳。美人裙擺輕輕飄起,與湖邊之景自成一畫。
宋湘甯和蘭若漫步在湖邊,蘭若本想将手裡的提燈點着,卻被宋湘甯制止:“月色如紗,靜夜朦胧,正是美時。若是點燈,反倒誤了此景。”蘭若聽了應是。
忽而她又惋惜道:“紹京到底比衢江冷些,中秋才至,湖裡的荷花便已謝了。如今已看不到,甚是可惜。”
蘭若聞言笑道:“也不盡然,湖中荷葉尚在,等到雨天時,那‘留得殘荷聽雨聲’的意境也是極美的。”
宋湘甯也笑了笑:“你說得也是,倒是我矯情了。”
蘭若聽此舒了口氣。宋湘甯不覺問道:“怎麼,是怕我像易安居士一樣傷春悲秋起來了?”
“美人多慮了。奴婢隻是怕美人如此盡心,今晚卻也沒能留住皇上,心裡難過。”
宋湘甯拾起落在草葉上的一片花瓣,放在鼻下輕嗅:“今夜是十五,皇上本就應宿在中宮。難不成指望一支舞,就能讓帝王壞了祖宗的規矩?”
“美人……”
“好了,”宋湘甯笑她,“你何時也變得和鐘袖一樣了。
“奴婢隻是……”
夜色已深,雲霧漸起。淡淡的雲氣籠繞在明月周圍,初時若隐若現,後遂晦暗了下去。
宋湘甯望向雲邊,淡淡一笑:“你是怕我如這輪明月一般,被雲霧遮了去。”
“奴婢心疼小姐。按小姐的家世,本可在衢江府找個好人家,可偏偏攪進了如今這趟渾水,難得安生。”蘭若心疼她,連說話都沒了顧忌。
宋湘甯心裡明白,也并未斥責,柔聲道:“蘭若,這世界萬事,莫不過于‘因果’二字。天遂人願之事,又有幾何?”
她眸光微凝,面上若思:“帝王,終究不會是我一個人的。而我所求,也從來不是這些。”
蘭若歎氣:“隻是怕美人所求,未必能如願。”
“如願如何?不如願又如何?自古以來,帝王盼功績,肱(gōng)臣博聲望,英雄求大業。而我求我所求,又有什麼錯呢?蘇子曾言‘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斯人若微,但若能為今生博上一博,不妨無憾。”
一陣秋風拂過,帶來絲絲寒意。
“蘭若,若有的選,我自是一萬個不願入宮。但既已來之,終日惶惶又安能濟事?北海雖賒,扶搖可接。宮門似海,亦有渡舟。”
附:
金風:即秋風。
交窬裙:?也稱為?破裙或交輸裙,是一種具有悠久曆史的?漢服裙裝,主要流行于魏晉時期。
易安居士:就是李清照大才女啦~
肱臣:涼煙化用了成語“肱骨之臣”,意為帝王的得力幹将。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出自蘇轼的《赤壁賦》。當時作者與友人乘舟泛于赤壁之下,發出如蜉蝣一般寄生于天地之間,又如滄海中的一粒粟那樣渺小的感歎。(這是一種理解,不知道有沒有寶子們另有高見呀~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 ? ˙?)? ??)
北海雖賒,扶搖可接:出自王勃的《滕王閣序》。意為北海雖然遙遠,但憑借着大風依然可以達到。(括号内容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