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得雲淡風輕,笑意也透徹清明。
宋生驚掉下巴,“小姐讀貴族學校,竟然入不敷出嗎,平素花銷幾何?我觀小姐不似窮奢極欲之人啊!”
遂晚淡笑,接過他手中的試譯稿,緻意後走出書局。
夕陽爛漫,霓虹的光暈又将慢慢浮現,她于浮華鮮亮從來無欲無求,隻是途經其間的一個意外。
*
周末前夕的校園總是顯得空寂,回到宿舍亦隻剩她一人。遂晚點亮煤油燈,在燈下翻開從書局帶回的英文文本,一壁看,一壁用蘸水筆在稿紙上記錄下譯文和拿不準的詞句。
夜半下起雨,淅淅瀝瀝,雨線敲打窗棂,窗台盆栽的綠蘿清香随濕潤的雨氣氤氲室内。
遂晚不覺讀書廢寝,此時傾聽雨聲,眼前一隅燈光明亮,書頁上的文字印刷清晰,隻覺寄身處時光甯谧安和,生平曆經的流離也不至那麼哀凄。
第二日,她決定利用空閑去圖書館。為了把翻譯做到盡善盡美,她想要查閱大量資料,找到英文原版和前人的譯本兩相對照,鑽研體悟,取長補短。
這份工作真的對她很重要。
中西女校自然是建有圖書館的,離宿舍樓僅二百米,一層樓辟出兩大間,一間存放中文書籍,一間存放西文書籍,對中學生而言文獻量是足夠的。
遂晚卻舍近求遠去了廣州大學,私心作祟,她想去他就讀的大學看一看,也隐秘地期盼他們能再見面。
廣州大學對外開放,且她青澀的模樣背上挎包說不是學生都沒人信。門衛問也沒問便由她進去了。
大學裡主幹道筆直敞闊,雨澆梧桐葉,路兩旁的學院樓修築的方方正正,清灰暗綠的石牆被雨漬洇濕大片。油布傘滴雨如簾,她自傘下看見路上同樣撐傘步行的青年男女,背着挎包抱着書本,并肩談笑讨論,亦有男青年執傘為女士蔽雨,二人落落大方地談戀愛。男士一個勁兒将傘往女士身側偏,淋濕了襯衫半條袖。
空氣清新而自由,她以為這樣平淺真摯的浪漫遠比字裡行間稱頌的鮮活動人。
圖書館很容易找,三棟樓宇互相連通,呈“品”字型伫立。她合上油布傘挂在進門處傘架上,走進主樓。
館内藏書浩如煙海,周末于其中緻學之人卻并不多,環境愈發安靜的針落可聞。
她面前立着碩大的導示牌,由此可見東館收藏曆代古籍,南館主要為當代社評、時論、雜文,西館是西文書籍和譯本。她要找的文學類圖書在三層,二層則是科技研究類。
遂晚踩着石階走上三樓,樓層間并沒有碰見她想見到的人。她也沒有留連,徑直按照标簽指引走到對應的書架前,開始尋找有助益的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