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鴻三十五年三月,北都所掌事蕭氏瑾懷,勾結亡國叛将武竺笙起義未果,革職打入天牢待審。時年六月,蕭瑾懷叛國罪坐實,一幹涉案人員定于秋後處斬。
蕭予戈合上卷宗,擡手按了按發疼的太陽穴,目光有意無意地觸及桌上的金餅。這究竟是警告還是提示?還有阮老爺生前那些話語,又是因何脫口而出?
那些疑惑浪般一層又一層打來,就像是要将他吞沒。他仰倒在椅背上,擡手擋住自己的臉,但暖陽卻還是漏過指縫打在他的眼上。
“大人可是累了?”
蕭予戈放下手,見南楚杉端了個托盤進來,回道:“本官隻是在想事情。”
“大人中午隻用少許,我自作主張做了點湯團。大人若是不棄,且來吃點罷。”
蕭予戈起身過去坐下,接過南楚杉遞來的湯匙,“辛苦師爺了,先坐下罷。”
南楚杉在他對面落座,“知大人愛吃甜,我就多放了點紅豆。”
“多謝。”
蕭予戈往嘴裡送進一口,混着紅豆的團子香甜軟糯卻不粘牙,嚼上幾口就自然而然地順着喉嚨滾落到肚裡,升騰起一股子暖意。
南楚杉道:“大人方才在讀什麼?我瞧着像是舊年案卷。”
“在讀蕭氏那起案子的記錄。”
“這起案子,”南楚杉頓了頓,“大人可願聽我拙見?”
“師爺但說無妨。”
“叛國為大罪,豈能三月定乾坤?且照依我多年所見,這等陷害忠良之事并非首例。”
蕭予戈又咽下一顆丸子,“雖倉促了事,卻也是足以将我蕭家從五大世家中除名的大案。”
“大人難道不想為父翻案麼?平白蒙受這樣的大冤屈,蕭大人九泉之下定然無法安穩。”
“所以本官來了。”
他放下湯匙,望向南楚杉的目光灼然,“你會幫我的罷?”
南楚杉道:“師爺之責便是輔佐大人平冤案,定清白。”
“好。”
“那,你可以告訴我,你究竟是誰?”南楚杉問得有些謹慎,“是蕭永武,還是蕭永樂?”
“永武,永樂,于師爺來說有差别?”
南楚杉沉默半晌,輕輕搖頭。
“既然如此,師爺又為何有此一問?”
“大人既為永武,那阮鵬濤又為何沖你喊出‘永樂’?我對此事始終抱有疑問。”
蕭予戈道:“你可曾被他人認成楚柳?”
南楚杉點頭,“拜年時不常走動的親戚會将比我高些的楚柳認成姐姐。”
“同理。本官比永樂看着年輕,自然就會被認錯。恰如南大哥昨日說的,本官已二十有五,但看着卻像個剛及弱冠之人。”
“依大人所言,你是蕭家次子,而非幺子?”
蕭予戈點頭。
騙子。南楚杉在心裡輕罵一句,但面上卻是并無多大波瀾。
南楚杉端盤進廚房清洗,蕭予戈則回原位繼續查閱公文。入秋後,無論是環海的商戶還是鄰邊的縣城都愛送些客套的信函來,南楚杉前幾日已處理大半,蕭予戈見她終日伏案,主動提出分擔剩餘的部分。
提筆回了幾封,這南楚柳捧着一牛皮紙袋的糖炒栗子進來,身邊還跟着系好金鈴的小肉幹,一人一貓都在桌邊落座。
南楚柳往嘴裡丢栗子,又分給小肉幹一點,說道:“難得不見姐姐埋頭,大人卻又開始奮鬥,真是有趣得很。”
“若掉了沫子就清理一下,省得挨你姐姐訓斥。”
“二姐才舍不得,她最疼我。”
蕭予戈繼續寫回函,有些心不在焉地問道:“你來是有什麼事要告訴本官麼?又或者,隻是想在這兒吃栗子逗貓?”
“任小雨開口了。”
“說了什麼?”蕭予戈沾墨,寫完最後幾句,“葛家小姐近日遇難,她可是知情人?”
“她說是葛老爺動的手。”
南楚柳簡明扼要地将任小雨所言之事告知,這葛小姐閨名惜芸,素日常與環海幾戶商賈之女交好。某日,幾位姑娘互生奇想,盤下個店面開了家書鋪。
“是因書鋪利益分配不均而導緻姐妹反目?”
南楚柳皺眉,“大人真覺着女兒家之間的友情這般淺薄?”
“本官隻是随口一問。”
“這書鋪的分紅是依着諸位姑娘前期投入的資金分配,賬目清清楚楚,每年還繳納一大筆稅銀。在大人還未上任前,每年年底姐姐都會作為縣衙的代表前去參加商戶大會,她們的書鋪已連續多年被評為‘環海縣最佳商戶’。”
蕭予戈拿過新的宣紙,“你說了半天,本官還不知任小雨口中的‘殺人了’究竟指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