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的早上永遠帶着城市人民的豪爽和煙火氣。
對門的鄰居許是睡過了頭,動作有些着急忙慌,甚至沒時間給自己小孩做早飯。
“幺兒,爸爸給你錢,你去樓下吃碗油茶,爸爸上班來不及了,千萬莫給你媽說,不然老爸要遭日決。”
祁觀槿皺眉,不耐煩的翻過身,拉過被子蓋住自己的耳朵。
孟聞早在對門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響時就已經醒了過來,見祁觀槿皺着眉頭,用手輕輕的蓋住他的耳朵。
被子裡的小枕頭早被祁觀槿踢到了地上。
他微微俯下身體,長臂一勾,将枕頭拾起,放在床頭。
對門着急上班的男人用腳帶上了房門,在過道上沖着街上的早點攤嚷了一句。
“老闆,煮碗小面,多青少麻。”
“要得!”
整棟樓都能聽到男人中氣十足的聲音,樓上的一家住戶打開窗戶,手裡端着一碗稀飯,面上帶着調侃,“哎呦,又要遲到了嗦,你家那個上完夜班回來要是遇到你,又要遭罵咯。”
“哎呀,不得,不得,我家老婆最近脾氣變好了很多!”
……
祁觀槿在床上深深歎了口氣,慢悠悠的坐起來,睡眼惺忪,“對門劉師傅又遲到了。”
一副果然如此的樣子。
孟聞見他醒了,用玻璃杯化了一點蜂蜜,遞到他嘴邊。
“喝點蜂蜜水,昨晚都快哭脫水了。”
祁觀槿眉毛一皺,眼睛一眨,一副你瞎說的表情,“哪有,我還沒使勁哭呢。”
孟聞:……
上了一年學,祁觀槿的性格也活潑了一些,孟聞對這樣的變化很開心,有種看着自家小孩成長蛻變的欣慰和自豪。
他靠在床邊,手上是一杯暖暖的蜂蜜水,不緊不慢的喝着,一邊看着孟聞在過道上忙活,從半掩的窗簾可以看到孟聞在鍋邊煮着什麼。
對門鄰居蔣阿姨已經在台子邊洗着一家人吃完的碗筷,見孟聞在煮米粉,很是舍得在白瓷碗裡放了一塊豬油,笑眯眯的開口:“哎喲,小孟好能幹,這麼冷還起來給弟弟煮米粉吃。”
孟聞的聲音在過道上響起,“他身體不好,外邊的早餐偶爾吃一回還行,吃多了他胃難受。”
蔣阿姨有些羨慕這對兄弟,看着孟聞動作利落的切好蔥花,又想到自家那個三天不打就上房揭瓦的小蘿蔔頭,轉頭罵道。
“快點給老娘把屋子收拾好,一天到晚就想着去遊戲廳,我要是再看到你去遊戲廳,把你腿打斷。”
同樣是男孩,怎麼别人家的孩子就這麼懂事聽話,自己生的跟讨債鬼一樣的。
沒過一會,孟聞端着兩碗清湯米粉走了進來,用豬油打的底,湯頭清澈,面上飄着翠綠的蔥花,散發着誘人的香味。
祁觀槿探起身看到他手上的兩碗米粉,都是清湯的,有些不開心,“怎麼是清湯的啊,我想吃放辣的。”
他們來了江城沒多久,祁觀槿就已經習慣了江城的口味,這裡凡是做菜也好,煲湯也好都會習慣性的放幾個辣椒。
特别是早餐,尤其霸道,紅油麻辣小面,吃得人嘴角發麻,江城人用一碗小面打開新的一天,提神醒腦強心劑。
孟聞将那晚全是蔥綠的米粉放在桌子上,把人從被子裡薅出來,“最近都别吃辣的,你嘴巴上的傷口還沒好,做什麼美夢呢?”
這就是小孩傷害自己的懲罰,吃米粉都隻能吃清湯的。
米粉入口爽滑,帶着濃濃的米香,裹着青菜和湯汁送入口中帶着些燙,但更多是米香和豬油結合出的美妙味道。
一碗米粉下肚,祁觀槿躺在桌子邊,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肚皮。
“哥,你聽,這個西瓜熟不熟?”
孟聞收拾着碗筷,将他從椅子上拉了起來,“快去洗漱,西瓜沒熟,賣假貨是要被抓的。”
“才沒有,我的西瓜包甜,不甜不要錢。”
“好,過幾天我把你帶到西瓜攤子上,讓你賣一個暑假的西瓜。”
祁觀槿閉嘴鑽進隔間,不一會便傳來一陣水聲。
孟聞将濺到桌上的油漬用帕子擦幹淨,旁邊放着祁觀槿寫完的草稿紙,他随手拿起一張,便看到草稿紙上被畫了一個圈的數字。
1024。
他快速的掃了一眼,公式帶入正确,計算無誤,就是步驟省略得比較嚴重,思維有些跳脫。
“小騙子。”
孟聞将演算紙放回原處,将小書桌收拾幹淨,轉身走了出去。
祁觀槿慢騰騰的從小隔間走出來,他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唇角還帶着一點牙膏的泡沫漬。
他哥哥呢?!
人怎麼沒了?
祁觀槿裡外找了一圈,發現孟聞真的沒在家,今天是周五,工廠裡也沒什麼事啊?
“不會啊,哥出去都會和我說的,這是去哪兒了?”
祁觀槿的嘀咕還沒有說完,過道上傳來了一陣熟悉的腳步聲,是孟聞。
孟聞撩過門口的簾子,手裡提着一個牛皮袋子,袋子上寫着一串小字,糖果店專供。
是糖!
祁觀槿仿佛一隻見了魚兒的小貓,眼睛一下子變得明亮起來,孟聞去給他買糖了。
琥珀色的眼珠随着孟聞的動作而移動,臉上帶着一絲急切的渴望,冬日的暖陽慢慢透過玻璃窗,照在祁觀槿白淨的臉上,像是打上一層柔光,整個人站在暖陽下,頭頂的一扭頭發俏皮的打了一個卷兒。
孟聞将手裡的袋子放到他手上,“去糖果店給你買的江米條,麻糖,還有一些苕絲糖,裡面的另一個小袋子裡裝的是怪味胡豆,不過要少吃。”
“啊啊啊,怪味胡豆,哥哥哥,你怎麼知道我想吃這個?我想了好久啊!”
這怪味胡豆也算是江城的一大特色,名字取得怪,但吃起來卻帶着一點江城特有的麻辣味,混合着糖粉的甜味和蠶豆的香味,小孩都喜歡吃。
祁觀槿迫不及待的打開那個小袋子,抓了一顆扔進嘴裡,鹹香甜辣,混合着胡豆殼子一起嚼,越吃越上頭。
“哥!你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