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顧公子囤貨記 > 第64章 脫離顧家

第64章 脫離顧家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作為竹園地位特殊的客人,何大夫的日子過得滋潤無比。

守着整整一箱世所罕見的醫書,對于一個醫者,做夢都會笑醒。

自身醫術的精進,通過有傷病的仆人好轉情形快慢便可見一斑。更何況,何大夫來之前,醫術便是公認的精湛。

因此,表面上看起來,獲益最大的是得到何大夫診治調理的仆人。

全是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性情,最感激的是顧月霖,但自家少爺有非富即貴的益友在側,衣食住行需要用到他們的地方不多,切實地報答隻能是盡心竭力且長久地當差。

何大夫就不一樣了,畢竟是客,又不是能全然照顧好自己的習性,平時需要人幫襯的地方不少,于是,一個個地輪班前去盡盡心,足以保證這位良醫過得舒坦。

正月十一這日,何大夫和先前一樣,上午去看看正調理着的人,叮囑幾句,下午凝神研讀醫書。

他帶來的兩個徒弟,已追随多年,以前常代替他坐堂診脈開方子,如今亦是求學若渴,過的是廢寝忘食的日子。

如此一來,午後的小院兒總是靜悄悄的。

聽小厮通禀顧月霖到來,何大夫忙放下書,将人請到東次間,親自沏了一壺明前龍井,陪笑道:“我常年喝這茶,還望公子多擔待。”

“哪兒的話。”顧月霖笑微微地觀色、聞香、品嘗,贊道,“這手烹茶的好手藝,屬實難得。”

何大夫眉開眼笑,“公子擡舉了。”

與誰越熟稔,顧月霖越是開門見山的做派,當下直言道:“我前來叨擾,是想問問您,若是遇到突發的時疫,您有幾分把握?”

何大夫略一沉吟,“我能有前來竹園的福氣,是公子斡旋之故,這背後是何用意,也能揣測得出。這一段我着重研讀的,便是所有關乎時疫的病症、方子,再采集衆家之長。

“那些醫書全是先人的真知灼見,我有這捷徑,自覺隻要是與所見相似的,三五日内便可開出對症的方子,若是前所未有的症狀……所需時日會長一些。可如今要是有疫情,有九成是因雪災而起,這種前例,在拜讀的醫書之中不在少數。”

沒一味自謙,也沒妄自尊大。顧月霖逸出心安的笑容,“如此再好不過。倘若真有時疫爆發之日,您——”

何大夫立刻道:“到時還請公子再為我斡旋一次,允我前去醫治最先染病的人。竹園這邊,我兩個徒弟留下即可,他們資質都很好,不然當初我也不會收下。

“要是真到了危急關頭,我縱然在别處,也會時時送信回來,差遣徒弟照顧好上下人等。

“這心願,我相信正是公子意圖。”

顧月霖笑了,“這樣的高帽子,我像是想不接下也不成。”

何大夫也笑,“哪裡。而且對您來說,可沒什麼好處。”

“那就這麼着。”顧月霖示意他坐下說話,“一事不煩二主,遲一些我請沈小侯爺給他爹送信回去。保您周全的人手,我想請君少東家、李公子派人照應。您要是有所顧慮,直說便是,換人也方便得很。”

“不用不用,”何大夫連連擺手,“公子安排的已是最妥當不過,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情形,也不及此。”

“我盡快安排下去。”顧月霖回了書房。

這一日,無事發生,之後幾日亦如此。

顧月霖暗暗透一口氣。

因着冰雪蓄積的寒氣太重,又常陰天,寒冷的程度依然勝過往年的三九天許多。

但春日遲早會真正到來,人們都是這樣想。

元宵節之前,京城熱鬧了幾日:一些店鋪陸陸續續開張,包括七風閣、暖玉閣在内的許多店家在外設粥棚,接濟受災的百姓。

隻有一點,售賣布棉糧米食材的鋪子,仍是門窗緊閉,個中原由也簡單:

畢竟有急于求财的商戶,初六便開張迎客,卻是沒出兩日便有出自官宦門庭的潑皮無賴光顧了一家,惡聲惡氣不說,更要将鋪子裡的東西搬空。

幸好有李進之的手下介入,與之周旋之前便報到了官府,衙役到的也不慢,店家好歹是有驚無險,但次日便又關門大吉。同日開張的并不敢賭李進之的人耳目通天,能在自己遇到難處時也及時現身,便也關了門。

其他持觀望态度的店鋪得知這情形,更不敢開門牟利了。

本來開張就是可有可無之事。官府設的售賣日常所需的倉房越來越多,而價錢低于往年三成,小生意人也效法為之的話,賺頭本就少了很多,再加上一個可能惹禍的前提,也就作罷。

總而言之,廟堂上一度鬧騰的結果,是禁止了任何人發國難财。

到了元宵節當日,幾條主街上亦是冷冷清清。

與此同時,京城周邊三省的消息傳到民間:此次災情受災重的省份,死亡人數高的多達兩萬,最少的省份也有五千有餘。

而這隻是當地首腦報到朝廷的,實際到底死了多少人……

天知道。

延遲了時疫爆發的時間是大好事,連帶的卻是讓顧月霖無法判斷前景。

因着死亡人數,加之讀過的藏書中的種種前事,他想樂觀地認為能避免都不成。

不論如何,日子還是得照常過。

顧月霖斟酌着離開顧家的事。

這是蔣氏此生的最大心願之一,不論那個家族是好是壞,顧月霖其實都會成全她,隻是她先前提出時總是不合時宜,他自然沒好話。

眼下真該着手了。

正月十六早間,到正房請安的時候,蔣氏遣了室内服侍的,拍拍身側,“過來坐,我有話跟你說。”

顧月霖從善如流,“我也有事相求,您先說。”

蔣氏笑一笑,“我思來想去,還是覺着離開顧家更好。最起碼,我耳根子清淨,那杆子閑人也沒了連累你的機會。”

“我想找您商量的正是此事。”顧月霖欣然一笑,“我是想,與其顧家日後憑着猜忌找轍,倒不如我們實話實說,但這取決于您。”

“我有什麼好反對的?”蔣氏道,“你是不是得先跟魏閣老打個招呼?不是要利用他,而是這事情本就與他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與其日後生亂,不如當機立斷。”

顧月霖很有種士别三日當刮目相待的感覺,笑意更濃,“您要是真這麼想,我今日就給魏閣老寫信。但寫信之前,我們得好生盤算一番。”

“說的是,我是這樣想的……”蔣氏将深思熟慮的話娓娓道來。

母子兩個剛商量出眉目,有小丫鬟來禀:“魏閣老前來,要見公子。”

蔣氏忙道:“那你快去,别讓人久等。”

顧月霖當即回了外書房。

同是局中人,所思所想總會有共通之處。

魏閣老品完茶,吃過點心,認真地望着顧月霖,“這可真是皇上不急急死太監,你怎麼還不張羅離開顧家?”

顧月霖莞爾,有意逗他:“這種事兒,拖十年八年也不新鮮。”

魏閣老開誠布公:“我哪兒耗得了那麼久?為免萬一,當盡早摒除後患。”

顧月霖照實道:“不瞞閣老,方才正與家母談及此事,本想寫信給您,請您賜教。”

魏閣老聽了,心裡很是熨帖,“我料想着,你不屑扯謊,更不稀罕要什麼書香門第的出身。這段日子我左思右想,覺着你以前說的很對,與其瞞天過海,不如實話實說。這樣一來,日後顧大太太能與琳伊名正言順地相認、團聚。”

“若如此,晚輩不勝感激。”顧月霖道,“換子之事不如全推給溫氏。溫氏病重臨死時良心發現,這才道出實情,說她與家母有舊怨,使得家母與親骨肉失散,養育在膝下的孩子身世不明。這也是家母的意思,您看可行麼?”

蔣氏把魏夫人完全擇了出去。如此一來,溫氏隻是個妾室,魏閣老就算被人彈劾,他至多是個治下不嚴、被人愚弄的苦主。但要是帶上魏夫人,魏閣老就要一直被人追着彈劾治家不嚴、教妻無方,連魏琳琅都要被貴婦閨秀戳脊梁骨。

“該我感激你們母子才是。”魏閣老由衷道,“顧家待你們不仁,人們稍稍留心便能看出來。而我不能确定的是,令尊病故之前,關乎産業,可曾正式留下什麼話?我不想你們吃虧,便宜顧家,不管如何,倒都容易應付。”

“家父共留了三份遺書,一份在雲居寺的一塵大師手裡,兩份在家母和我手中。”顧月霖當即取出兩份遺書,拿給魏閣老看。

魏閣老當即明白了一切,對顧遜的愛子之心動容,“令尊分明死鐵了心将長房産業留給你,那這事情就很簡單了。擇日不如撞日,我們帶上這些憑據,一起去顧家一趟可好?到時你什麼都不需管。”

“也好。”顧月霖派辛夷去知會了蔣氏。

君若、沈星予、李進之聞訊,一起前來拜見魏閣老,表示他們也要跟着湊熱鬧。

魏閣老瞧着他們,笑了一陣,“行啊,有你們在更容易成事,尤其君大小姐、李公子同時現身,憑誰也不敢出幺蛾子。”

四個異姓手足也笑。

一行人離開竹園,去往顧家。魏閣老乘坐馬車,兄妹四個策馬相随。

顧家二老爺、三老爺、四老爺聽得通禀,全懵了。那四個小兔崽子,哪個單拎出來都夠人喝一壺的,結伴過來,再加上一個令許多官場中人聞風喪膽的魏閣老……顧家除了倒黴,還有什麼可能?

再打怵,也得趕緊迎客。

兄弟三個一起相迎,把五個人請到待客的暖閣。

落座後寒暄幾句,二老爺先向顧月霖賣好:“這一陣我都在想,要請你和大嫂回來當家做主。”倒也是實話。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