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學子都是滿臉疲憊,因為在号監裡真不亞于活受罪。
顧月霖卻是神清氣爽,一如往常。
兩人齊齊走上前去,拍拍他的肩,“走,一起回竹園。”
路上談及的,自然離不了題目。
附加的題目,在考試之前,隻有包括皇帝首輔在内的幾個人知情,都不能聲張。沈星予和李進之聽了,俱是訝然失笑。
“這一招可夠狠的,怪不得我瞧着好些人沒精打采的。”李進之道。
“對月霖卻不算事兒。”沈星予神采飛揚,“那些我一直是硬着頭皮啃書,他卻興味十足。”
李進之道:“一句話,妥了。”
顧月霖想了想,“答題很順,中舉應該沒問題。”
“橫豎已經考完了,不想了。”沈星予開始琢磨吃什麼,“太久沒吃嬸嬸和洛兒做的飯菜了,真饞得慌。”
“我還不是一樣。”李進之開始報菜名。
回到竹園,蔣氏和君若已經備好豐盛的飯菜,由着兄弟三個大快朵頤。
放榜時間是月底,這中間的十多天,顧月霖要着手的是新宅與種棉之事。
飯後,正在說這些,羅忠趕回來報喜:“棉花已經熟了,正在采摘,收成很好。”又轉向李進之,“李公子那邊的棉花地,小的常去看,情形一樣。”
蔣氏和手足四個同時綻出歡顔。
翌日,顧月霖和李進之一起去各自的棉花地裡看了看,喜悅又添三分。
如同一顆顆小小的樹木上,開着一朵朵雪白的棉花,雇工們手勢麻利地采摘着。
鑒于明年有澇災的前提,種棉之事勢必擱置,這是兩人引以為憾的。
私下裡,他們和羅忠委婉地提了提。
羅忠追随顧月霖這麼久,早已是無條件地信任他,消化完聽到的事,反過頭來寬慰兄弟二人:“沒事,明年大可以全用來種些時令蔬菜瓜果,趕在天熱之前收完。地種一年閑個一半年的好處很多,也跟人一樣,勞逸結合是最好。”
兄弟兩個笑了,顧月霖道:“主要是怕你正在興頭上,想到别處。”
羅忠憨厚地笑着,“不能夠,小的能踏踏實實的照着自己的心思種地就行,不拘種什麼,又不是跟您一年兩年。”
“的确。”
随後,彼此說定了棉花要送到李進之的别院,棉花稭稈部分用來做飼料,部分做燃料,餘下的少部分還田做肥料。
這些,在看蔣昭的書之前,是顧月霖、李進之和羅忠如何也想不到的。
月底之前,新宅便可竣工,如今留下的工匠,着手完善種種細節。
兄弟兩個看到近乎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兩所宅邸,着實笑了一陣。
“别什麼時候喝高了,認錯家門才好。”顧月霖揶揄李進之。
“認錯了就對了。”李進之對于自己的偷懶毫不心虛,“布陣的功夫,其實已經做了不少,住進來之後再找專人來做。”
“嗯。”
再進一步着手的,便是家具等等。
兩人和君若一商量,君若是大包大攬的态度:“嬸嬸看過我鋪子裡的東西了,覺着很好,那你們就不用額外花錢了,算是我送你們喬遷之喜的賀禮。”
顧月霖曉得她脾性,略一斟酌,道:“成。不過,我得入股你那個鋪子,明兒讓梁掌櫃給你送兩萬兩過來。”
李進之也轉頭吩咐随從,“兩萬兩,抓緊給我妹妹拿過來。”
君若大概比他們還清楚如今家底有多少,笑着應下,“還要記得跟你們的管事說說這事兒,我們年底可是要盤賬分紅的。”
時光在歡聲笑語中無聲流逝。
轉眼到了放榜之日。
顧月霖并不心急,橫豎那是早晚知道都一樣的事兒,因而用過早膳之後,才喚辛夷去城裡看。
辛夷到了城裡,還沒到榜下,便被李進之的心腹長安看到。
“你家顧公子大喜,高中解元!”長安由衷道賀。
“真的?”辛夷心頭狂喜,倒不是不相信對方,實在是想親眼看到。
“我陪你一道去瞧。”長安攜了他手臂,“第一名,你隻要眼神兒好,一眼就能看到。”
這是實情。
辛夷隻需走近些便可看到,笑容更盛,“走着,我們一道去讨賞,沾沾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