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翊清安慰道:“好了,莫要再哭了。你哭着從我寝殿出去,不知情的該以為我打罵你了。”
安成用袖子胡亂擦着淚水:“是!臣不哭!臣以後一定好好伺候主子。”
夏翊清又同安成說了些案子的粗略過程,便讓他伺候着歇下了。
定遠公府。
“父親母親,事情就是這樣。”許琛說,“我雖受了傷,但後面是為了引出刺客而放的假消息。”
許琛最終還是将自己被下藥的事瞞了下來。
“那也是兇險萬分。”長公主說,“不過好在你安全回來了。”
許箐在一旁說:“三嫂這下可信了?還說我跟着琛兒一起騙你,冤死我了。”
長公主含笑道:“好了,是我錯怪你了,我向你賠禮道歉可好?”
許箐連連擺手道:“不敢,我可不敢讓長公主給我道歉。”
許琛繼續說:“母親,今兒天家說的賞……我當時沒有推脫掉。”
“他要賞你就接着。”長公主道,“頂多就是個侯爵,無妨,這是你應得的。”
許琛:“可我還是覺得……”
定遠公打斷道:“琛兒,年後我大概就要去西邊了。”
“西邊?”許琛追問,“西楚要起事嗎?”
“是耶蘭。”定遠公解釋道,“耶蘭是西域諸國之中離仲淵最近的,這些年看似安穩,但并非全然沒有野心,如今耶蘭國新主即位,恐怕會有所動作。”
長公主點頭:“所以你的封賞是給你父親看的。”
“兒子明白了。”許琛看向定遠公,“父親一定要注意安全。”
“還不一定就會出事,隻是預測而已,你不用太過擔心。”
“你們不累琛兒也該累了,”許箐插話道,“他好歹也是受了傷剛好,拜托三哥三嫂放他回去吧。”
長公主笑笑:“我看是放你們倆回去才是!季亭,你也别纏着琛兒太久,如今既安全回來了,總有時間說話。”
許箐拉着許琛一邊往外走一邊說:“知道啦!多謝三嫂!”
一路走到平甯伯府書房,許箐坐在椅子上看着許琛,問道:“你傷真沒事了?”
“真的。”
許箐随手拿起桌子上的橘子用力朝許琛面門扔去,許琛笑着接住橘子:“謝謝小叔。”
“看來是真好了。”許箐這才放心下來。
許琛道:“小叔,可以給我個解釋嗎?”
許箐說:“歸雁樓這些年來救了許多女子,你是知道的。”
許琛點頭。
“除了原本就是奴籍之外,還有一些是良家女子被拐入青樓,輾轉被我救下的,你也知道一旦入了青樓就再無脫身之日,所以她們都将歸雁樓視作自己的家,有事都會跟我說。大概兩個月前,蘇惜兒通知我去歸雁樓,說有事要說。”許箐剝了一瓣橘子塞入口中,繼續說,“歸雁樓新救下來的兩個女孩子中,有一個是江甯府人。”
“那不就是……?”
許箐點頭:“對。那小姑娘說她被人擄去晚屏山的别院,在那裡破了身,還受了些委屈,想來院子裡那些東西你也看見了。”
許琛追問:“那她可說是誰做的?”
“她怎麼可能認識是誰。”許箐說,“我和即墨允查了一段時間,江甯府那邊失蹤的孩子确實有些多,這事原本是想讓即墨允去告訴夏祌的。但是蔡永在我們之前将這件事捅到了刑部,夏祌也就知道了。本以為會就此了結,沒想到刑部章侍郎卻失蹤了,我覺得事情可能有些失控,就暫時停了手中的安排,原本也沒想讓你們去的,而且本就是定了宏王,輪也輪不到你們。”
“宏王的腿不是小叔弄的?”許琛問。
許箐瞪着許琛道:“你把你小叔當什麼人了?!知道是火坑還往裡面推你們嗎?我們真沒動手。即墨允知道宏王的腿傷了之後就意識到夏祌肯定會讓四郎去,所以才去提醒夏祌,說四郎不會武功又一向不與旁人結交,需要派相熟且可靠的人随行保護。”
許琛點了點頭:“那五大王稱病也是假的了?”
“他要是病了我還能去找你嗎?”許箐說,“子隽的身份不适合參與這種事情,你見諒。”
“好了小叔,我自然知道。”許琛低頭玩着手裡的橘子。
許箐又說:“還有,你得當心些,宏王身後不止魏拓。”
“秦淮漳大概也是他的人。”許琛歎了口氣。
“秦淮漳不過是個小人物罷了。”
“四品官還是小人物?!”許琛驚道,“宏王這般厲害嗎?”
“不是他厲害,而是他背後之人厲害。”許箐說,“你跟四郎走得近,此事你要提點他一下,不要隻盯着魏拓和宏王,還有别人。”
“我知道。”許琛點頭,“其實不用我說,他已經很小心了。”
“好了,我走了,你好好休息。”許箐起身往外走,“不用送了!”
許琛看着小叔的背影小聲說:“我沒打算送。”
“我聽見你說什麼了!”許箐的聲音從遠處傳來。
許琛下意識地捂住嘴,随即又笑了起來。
開宇二十年臘月。
高密郡王夏翊清進寭王,判宗正寺。
「遙郡景州團練使、平甯開國伯」許琛為遙郡景州承宣使,進平甯開國縣侯,食邑三千戶,實食封三百戶。
「左中大夫、昭文閣編撰」袁徵,賜昭文閣直學士,為谏議院右司谏。
「左朝請郎、江甯府通判」甘崇,進左朝奉大夫,賜宣政閣待制,侍禦史。
「左中大夫、知江甯府」蔡永,為左中奉大夫,知潼川府事。
「左通議大夫、江南路都轉運使」秦淮漳,為京東路轉運副使。
「右朝散大夫、刑部左侍郎」章紹,追進忠義男,賞百金,着以厚葬,贈一代。
安淳槐、程路鳴落籍抄家處死,親眷沒奴,馬骞雖死但不能免罪,全家連坐。
陳力、陳揚二人腰斬于市。
————————
注:
蔡永官階降了一級,秦淮漳沒降官,隻是差遣從正職降為副職,袁徵和甘崇是升官了。
因為參考背景是宋代,所以這些官名也都是曆史有的。北宋元豐改制後文臣官階以左右定流品,有出身都帶左。這個制度改來改去,自元豐年間一直到淳熙年間,一會兒用一會兒不用的,反正很亂就對了。
做本文設定的時候還是用了,這樣一看有“左”的就都是有出身,方便區别。宋代是分“有出身”和“雜出身”的。有出身又分幾類,比如正經考中進士,或是特賜進士出身、太學三舍法考核入仕(這個是王安石變法之一,在宋神宗時期)等等。雜出身是指恩蔭補官、流外入仕等。恩蔭可以簡單理解為拼爹,琛兒現在就算是恩蔭,隻不過他恩蔭的是武官,與文臣官名不一樣,看不出來而已。流外入仕是指吏人靠年資入官,大概類似于現在的“勞務派遣轉正式員工”,不過要難得多就是了。還有其他的比如攝官轉正,和安淳槐那種買官的,這些在官品上都帶“右”,統一算雜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