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我這就去安排。”歸平立刻離開去布置了。
一夜無話。
次日用過早膳,二人交代好随從,便帶好面具,斂起氣息避過一衆護衛,翻出了葳蕤院。雖已是二月,天氣卻并未轉暖,路上來往行人依舊穿着厚重的冬裝。許琛和夏翊清一路走來,随處可見被大雪壓倒的樹木和毀壞的民房,不過路邊腳店倒似乎未受影響,叫賣招呼着往來行人。
二人随意走進一家糕點鋪子,店裡的夥計見到有人來立刻迎上來:“二位郎君可是要買點心?”
許琛颔首:“我們來此處訪友,不好空手登門,路過你這店,便來看看。”
那夥計道:“既是訪友,想來也與二位郎君年歲相當。這般年紀的小郎君大多喜歡些新鮮茶點,我店裡這邊有從京中傳來的酥油鮑螺,這可是今年的新鮮樣式,聽說禁中宮宴都有這一道呢。”
見許琛并未應聲,那夥計又道:“其實若是與友品茶,倒不如多買些果子,今兒新上的旋炒銀杏和嘉慶子都是極好的,還有罐子黨梅、柿膏兒、糖霜蜂兒,也都不錯。”
夏翊清看過一輪,問道:“夥計,你這裡有銀錠酥嗎?”
那夥計立刻指着食盒一側的糕點說:“在這裡。”
夏翊清不動聲色,繼續問:“青梅合子也有嗎?”
“自然是有的。”夥計答道。
夏翊清點了點頭:“那就銀錠酥、青梅合子和榛子酥各拿半斤,再來三兩你方才說的酥油鮑螺,我們也嘗嘗這宮宴上的茶點。”
“好嘞!”夥計立刻動手将方才點過的這幾樣包好,又額外包了五錢銀杏果算作配贈。
二人付過錢後便離開鋪子,又走過半條街,到街邊茶鋪要了壺熱茶落座。
夏翊清低聲問:“你有沒有覺得不太對勁?”
許琛颔首:“這裡一切都太正常了,正常得讓人覺得不正常。”
此時堂倌上來奉茶,夏翊清借機問道:“這位小哥,我和兄長路過貴地,想買些本地的特産,不知這城裡的市集怎麼走?”
那堂倌回話:“二位可來巧了,今兒正是開集的日子,二位出了這鋪子一直往東,見到一個叫做望月樓的酒樓後再向北就能看到了。”
夏翊清道謝後又向堂倌打聽了些無關痛癢的事情,堂倌熱絡地答複了一番便去伺候别的客人了。
許琛和夏翊清又坐過一刻,便往集市去,在集市上逗留約一個時辰,接近午時才返回葳蕤院。
平留接過許琛手中的油紙包,遞上手爐和熱茶,問:“郎君怎的買了這麼多點心?”
夏翊清正在一旁擦手,便順勢說道:“正好,你們打開看看。”
平留依言打開,放到桌上,有些不明所以:“大王,這點心有什麼問題?”
“沒問題,給你們吃的。”夏翊清拿起兩塊點心遞給二人,“吃完告訴我這是什麼。”
歸平接過點心,與平留對視一眼,小心翼翼地咬過一口,旋即又看向手中的點心,道:“這是棗泥酥?我還以為是銀錠酥。”
夏翊清笑着說:“這是做成銀錠形狀的棗泥酥,看起來很像銀錠酥,但仔細看還是能發現不同的。”
歸平仔細觀察片刻,點頭道:“銀錠酥沒有餡料,該是更輕些,外層酥皮也該更多更白,乍一看不好分辨,但仔細看過就能看出區别。”
夏翊清:“那糕點鋪的夥計是按照銀錠酥賣給我的。”
平留道:“拿錯了嗎?要不要去找店家?”
“不必。”夏翊清又指向旁邊,“再看看這個。”
歸平立刻說:“這個我知道,這是黃泡餅!”
許琛站在一旁,問道:“你怎的什麼都知道?”
歸平笑笑:“郎君是不愛這些的,可姑娘愛吃。伺候姑娘的柳葉經常托我出去買點心,所以我認識。”
許琛擡手戳了戳歸平的額頭:“你們就慣着!都說了不要給瑲姐吃太多甜食!”
歸平連忙躲到夏翊清的一側,說道:“哪是我們慣着?郎君對姑娘才是有求必應呢!”
夏翊清虛攔了一下,道:“仁瑲還那麼小,又是女孩子,寵着點兒也無妨。”
平留問道:“大王,這黃泡餅有什麼問題嗎?”
夏翊清說:“我要的是青梅合子。”
平留:“那就不對了,糕點鋪的夥計就算出錯,也不會四樣錯了兩樣。而且黃泡餅是凹圓餅,青梅合子是圓餅,一般人都應該能分清楚。”
夏翊清笑着打斷:“你家郎君就不認識。”
平留立刻噤聲看向許琛。
“我很少吃這些,不知道也正常。”許琛擺手,“留下榛子酥,剩下的拿去分了,記得給安成些。”
待他們離開,夏翊清拿了一個榛子酥遞給許琛,笑着問:“吃不吃?”
許琛湊身過去,直接用嘴叼住。
夏翊清:“你不是不愛吃這些嗎?”
“送到嘴邊的,自然要吃。”許琛問,“你有什麼想法?”
“假。”夏翊清解釋道,“糕點鋪、茶攤、包括市集,都顯得很假。”
許琛點頭:“對。市集旁邊就是一排被壓塌的房屋,但市集上的人神色太過正常了,完全不像遭過雪災之後的樣子。咱們年前在西山下見過真正的災民,就算是有了赈災救濟,也總該有些劫後餘生的感覺才對。可他們太平靜了,平靜得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
夏翊清拿起榛子酥咬了一口,立刻便吐了出來,連忙喝了口茶,方才道:“這麼難吃的榛子酥你都吃得下去?”
“榛子酥不都一個味道嗎?”
“這榛子酥真是我吃過最難吃的了。”
“那便不要吃了。”許琛說着便将榛子酥挪到一旁。
夏翊清笑道:“我現在是真的信你從來不在意這些了。”
許琛:“别調侃我了,說正事。”
夏翊清斂了神色,說道:“糕點鋪的夥計不認識自家的貨,茶鋪十幾名客人喝的全是同一種茶,集市上買東西的人也沒有讨價還價,其實我有一個想法。”
許琛:“我也有一個想法。”
夏翊清喚來冷思,讓他将院裡暗樁的消息盡快收集好送來,而後又翻看起昨日尚未來得及看完的冊子隻。翻過三四頁,竟教夏翊清動了肝火:“棣州明明受災最重,竟還能弄出幾萬缗錢來!六哥喪期未滿一個月,地方上就這般大肆宴飲,端的是天高皇帝遠,做出這般無君無臣之事,學的那些仁義禮智竟全數忘了。”
許琛趕緊坐近了些,拍着他的後背說:“莫要氣了,氣壞自己的身子不值當的。”
夏翊清閉目片刻,再睜眼時已是壓住了心頭怒火,語氣也恢複了以往的平和,隻微微歎氣:“廂兵也便罷了,竟連秦鳳軍中都有将領與他們沆瀣一氣。”
許琛見他平複了心情,便順着安慰道:“還有褚都統呢,也不算全軍覆沒。”
夏翊清:“褚都統畢竟曾是姑母麾下,确實不同。”
許琛颔首:“是,父親母親治下嚴厲,當年老兵都有還些鐵血在的。”
————————
注:
錢引是有的,官銀票子是我編的。宋朝出現了最早的紙币,叫交子。但交子和銅錢不是1:1兌換,各階段各地兌換比率都不同。
旋炒銀杏、嘉慶子、罐子黨梅、柿膏兒、糖霜蜂兒……全是出自《東京夢華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