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意識到自己處在一個好的環境中時,你就會自動自發想去維護這個環境。
王爽現在就是這樣,本來他就是想找個輕松點的工作,能兼顧一下生活。
但沒想到真正進來上了幾個月班,莫名其妙發自内心希望這個公司将來能更好,忍不住就想出謀劃策。
大概是因為這種就業環境太好了,尤其是放在現在這種很卷壓力很大的社會環境中,更加顯得難得。
“兩百萬?”菲林的注意力被王爽報出來的數字吸引了過去。
也虧得她情緒一向比較穩定,無論什麼事情發生,她都會迅速去看本質。所以聽到需要這筆錢才能開展app的研發,她沉默了一下,心中有了主意。
開會結束後,林岩對她道:“要不app這個事情先放一放吧?”
至少他們現在做的事情,不需要那麼多資金。
王爽提的那個建議聽起來是好,但那賽道又完全不同了。
相對來說,林岩在某些時候會理性一些,做事情也會更加保守一些。
菲林沉默了片刻:“我想試試看。”
其實,如果想搞資金來嘗試做這個事情,不一定沒有門路。隻是她以前沒想過。
林岩有些擔心:“甯甯,兩百萬不是一筆小數字。我們現在确實拿不出來,還是穩紮穩打先把手頭的事情做好?”
他擔心菲林會去以别的方式融資,這太冒險了。
然而菲林卻告訴他:“你給我幾天時間,後面我會和你一起商量是否要做這個事。”
菲林一向都是有主意的,聽到她這麼說,林岩隻能放棄了勸說,心底裡卻還是有點擔心。
然而三天後,菲林卻把手機賬戶餘額,給林岩看了一眼。
看到那個數字後,林岩人都有些傻了。
“哪來的?”不是啊,才三天,從哪裡搞來了五百萬。
菲林沉默了一會兒:“找我親生父親借的。”
張勇這些年一直在做生意,手裡最不缺的就是錢。
從菲林考上大學開始,對方就沒有放棄過聯系她。
一開始隻是給十萬塊生活費,後來不知道從哪裡打聽到菲林在創業,對方又輾轉傳來消息,告訴菲林如果需要,他可以投資。
對方似乎也明白了,隔了十五年沒有過一丁點相處,想要和菲林像普通的父女一樣相處,擁有親情,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用别的方式,比如金錢支持菲林去展開一些創業方面的探索,反而會帶來另外一種模式的平衡。
是的,三年裡張勇頭一次接到女兒的電話,雖然一次性拿出三百萬投資借給菲林,對張勇來說也有一點難度。
但對方還是咬牙在幾天之内把款項打了過來,甚至還多打了兩百萬。
——作為商人,張勇的眼光一向精準。
就像他當年選擇離開陸曼母女倆,開啟新的生活一樣,他知道那是一條榮華富貴的路。
如今給菲林投資,也是看準了他這個女兒一定會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