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卻哈哈大笑:“這個好辦,你看俺老孫的!”他湊到二人跟前,壓低聲音,”那菩薩最重因果,明日我們……”
青獅精聽着孫悟空的計策,眼中的光芒漸漸亮了起來。
白靈望着案幾上那盞将盡的燭火,輕聲道:“能不能成就看明日。”
第二天,唐僧等人進宮交換通關文牒,真國王換了衣服,扮成行童。
大殿上,三兩句話的功夫,獅子精和孫悟空打成一團。
兩人越打越兇時,殿内忽然佛光大盛,一朵金蓮憑空出現,文殊菩薩端坐其上,莊嚴法相令人不敢直視。
“孽畜,還不速速現出原形随我回去!”菩薩聲音如洪鐘大呂,震得殿梁微顫。
青獅精立刻跪伏在地,渾身發抖:“菩薩恕罪!”
白靈強忍威壓,上前一步行禮:“菩薩容禀,青獅雖冒名頂替,卻将烏雞國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愛戴,如今真國王經曆此劫,已有修仙之念,何不成全這段因果?”
文殊菩薩目光如電掃向白靈:“原來是小靈狐。”
西王母之前舉辦宴會時,當衆誇過白靈,也算是在衆仙家面前漏了個臉,文殊菩薩倒也願意給一個賣個人情,隻是佛家威嚴,還得有個台階。
孫悟空翻到白靈身前,遞台階:“菩薩,俺老孫倒覺得這小狐狸說得在理。您要度化國王,現在他自願修仙,目的已達,青獅治理國家有方,百姓受益。兩全其美,何必執着形式?”
白靈再次行禮:“菩薩,真國王被浸井中三年,已是受了報應,而青獅代他治國,使百姓免受苦難,不正是菩薩慈悲為懷的體現嗎?”
殿内氣氛一時凝滞。文殊菩薩法相莊嚴,看不出喜怒。良久,他忽然輕笑一聲:“好個伶牙俐齒的小狐狸。”
菩薩轉向青獅精:“你可知錯?”
青獅精連連叩首:“弟子知錯,但弟子真心愛護烏雞國百姓,求菩薩開恩!”
“罷了。”文殊菩薩長歎一聲,“佛門慈悲,既然烏雞國王已有修仙之念,這段因果也算圓滿,青獅,念在你一心為民,準你繼續留在烏雞國,但不得再以國王自居。”
青獅精喜極而泣:“多謝菩薩開恩!”
菩薩又看向白靈:“小狐狸,你既有善心,又明事理,他日若有機緣,可來靈山聽講。”
白靈連忙拜謝。
臨走前,白靈特地去了趟國王後宮,将前因後果講了一遍,後妃們,願意離開的白靈會讓青獅精放她們離開,不願意的依舊呆在後宮做太妃。
至此,烏雞國真假國王事件圓滿結束。
一行人離開烏雞國都城,走在官道上。豬八戒扛着釘耙,湊到白靈身邊:“白姑娘,昨兒個夜裡你跟大師兄到底跟那獅子精說了啥?俺老豬瞧那菩薩走時臉色怪得很。”
唐僧轉頭對白靈道,“白姑娘,貧僧也好奇其中緣由。”
白靈抿嘴一笑,将昨夜與青獅精的對話娓娓道來。孫悟空不時插話補充,說到精彩處,還手舞足蹈地比劃。
沙僧挑着擔子走在最後,忽然道:“這麼說,那獅子精倒是做了件好事?”
“正是。”白靈點頭,“那烏雞國百姓如今安居樂業,若真國王回來,未必能治理得這般好。”
唐僧雙手合十:“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一念慈悲,勝過萬千經文。”
八戒撓着肚皮:“要俺說,那獅子精比許多當官的強多了。前些年俺在高老莊時,那縣太爺也很不是東西。”他話沒說完,被孫悟空一把捂住嘴。
“呆子,少說兩句!”孫悟空金睛閃動,警惕地望向四周,“這山林不太對勁。”
白靈也察覺到異樣,鼻尖微動:“有妖氣。”
這時聽到前方有小孩聲大叫:“救命!救命啊!”
唐僧原本聽到她二人說有妖氣打算置之不理,那童聲越叫越凄厲,聲聲如在耳邊,心軟之下調轉方向打算去救人。
孫悟空知道他這個德行,無奈攔住:“師父且慢,先讓俺去探探路。”
一旁白靈想起什麼,面色變得古怪:“我也去吧。”
孫悟空點頭,兩人直接飛過去,落地後,兩方人馬一照面,都出口。
紅孩兒:“怎麼是你?”
白靈簡直想翻白眼:“果然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