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桃夭定終身-高冷帝君漫漫追妻錄 > 第10章 攻許

第10章 攻許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鄭忽此時心裡亦是感慨,常聞齊國人好相貌,但見到諸兒身量挺拔,衣着華貴,不笑時如清風霁月,一笑時又如春風拂面,不由覺得上天造人不公。

他想起父王曾向他提起有意為他迎娶一位齊國公主,據說這公主有落雁之姿,沉魚之貌。如今見到齊國公子,也許父王之言并非誇大。

待兩人以賓主之禮坐下,鄭忽問到:“此次攻打許國,不知公子打算何處下手?”

諸兒也不推脫,侃侃談到:“許國勢小,如若即刻直攻,國人此時士氣高昂,雖可攻下,也不免折損你我兩軍人馬。許國向來和衛國親近,但許衛相隔數百裡,衛國若有心來援,路上尚需時日,我們在此以逸待勞,必能擊敗衛軍;衛國若無心來援,許國國人見我們圍而不攻,必内生嫌隙,我可待其軍心渙散時攻其不備,亦不費我齊衛太多軍馬。隻是這糧草,需要多耗些罷了。”

鄭忽心中原也是此般打算,但怕自己說出,擔心諸兒疑鄭軍不願攻許出力,此時由諸兒道出喜出望外,連聲贊歎諸兒計謀,卻不說自己也是同樣想法。

兩人又商議兩軍如何兵馬配合,作戰隊形如何布置,不覺間已日落西山。諸兒起身告别,回到齊營将兩軍作戰計劃又細細講與作戰的副帥們。

後面的十幾日,齊軍和鄭軍把許城圍了個密不透風,每天派人定時在城門外叫罵,許城内雖刀箭架在城牆上,士兵們也手持矛戈,但無人敢出城應戰。

老百姓們起始時義憤高昂,咒罵齊鄭恃強淩弱,慢慢地有人開始私下裡說許公得罪了大國,又沒有籠絡好衛國,才搞得如今兵臨城下。待又過些時日,城内的糧食漸漸消耗盡了,此時又是秋收季節,城外的莊稼近在眼前,百姓們想出城門收糧,卻被士兵們一律攔回,隻是安慰大家再等幾日,待衛援軍一到,便立刻開戰。

此時數百裡外的衛國朝堂,自然也是炸了鍋,有人力主出戰,有人認為出戰也難敵鄭齊兩強國之勢,各種争論不絕于耳。衛君待下面人吵了幾日後,見主戰派慢慢弱了下去,便順水推舟,決定隻援贈少量兵車,甯可被他國譏笑,也不折損自己兵馬實力。

許城内的老百姓見衛軍遲遲不到,便不再相信士兵們的話,有些大膽的甚至和士兵對罵起來。諸兒和鄭忽看如此時日還是不見衛軍身影,必是不敢應戰,再圍下去城裡的百姓性命憂矣,便令人大聲對城内喊道此次攻城隻因許君不敬天子,隻需城門打開活捉許君,便不會傷及百姓性命。

最後也不知道是百姓撞開了城門,還是有士兵倒戈打開了大門,齊鄭兩軍不費一兵一馬就進了城。進城後軍隊井然有序,少量主力直奔許宮,大部分兵馬隻是沿街站着,有的百姓擔心後生殺戮,便嚷嚷着要出城,齊鄭軍隊也不做阻攔;更多的百姓依然呆在城裡,亂世當頭處處颠沛流離,他們希望齊鄭兩軍信守承諾,隻捉許君不擾百姓,這樣留下來,活下去的勝算也許更大些。

待進到許國宮殿,卻發現許君和兩個夫人、三個幼子早已不見,原來是許君知道衛國不會來援,便乘亂喬裝成避難的老百姓,跟着那些出城的人一道走了。幾個月後,許君才輾轉來到了衛國,衛君隻得半是愧疚半是同情地收留了許君,在衛國城内專門給他撥了一個别院,許君就此在衛國安頓了下來,卻不管國内的百姓此刻在誰治下,是死是活。

說回許國城内,此時正是秋收季節,諸兒和鄭忽見捉拿不到許君,城内百姓驚懼不安,便下令軍隊和百姓一起去城外收莊稼,收得莊稼除了扣留部分用作軍隊糧草,其餘仍歸百姓。百姓們這才放了心,對齊鄭大軍稱頌不已。少量士兵卻悄悄守住許宮宮門,許君此行逃難倉促,許國雖小宮内尚留了不少奇珍異寶,兩國士兵搜刮一番,均呈給諸兒和鄭忽,由他們決斷。如此又忙亂了數日,算是攻城才落下帷幕。

這日兩軍軍營大擺宴席,慰勞士兵連日來的辛苦和攻城的勝利。說是宴席,在外條件簡陋,也不過是多置備些酒水,多宰殺些牲畜罷了。諸兒和鄭忽坐在上位,隻見二人觥籌交錯,相談甚歡。攻城這段時間,兩個人幾番互相拜望,常常是諸兒直言不諱,鄭忽微笑接納。進城時諸兒在前,鄭忽也不介意威風被齊國搶去。但私下是鄭忽提議兩國士兵幫助百姓收麥,穩定軍心;又悄悄派人圍搜許宮,以防生亂。

諸兒心裡暗歎此人計謀深遠,卻又從不邀功。作為如今大國太子人選,如此涵養不由得讓人心生敬意。兩人雖然相識不久,卻隐隐互有相見恨晚之意。酒過三巡,鄭忽問到:“如今許君不見蹤影,人心不安。不知諸兒公子有何想法?”

出行前齊王早已交待諸兒,此次攻打許國必齊軍沖在鄭軍前面,若攻得城下,領地必讓與鄭國。一則此戰由齊而起,鄭國援戰,如有戰果,齊理應讓與鄭以表謝意;一則許國離鄭近,離齊遠,交于鄭國更合情理。諸兒答到:“此戰圍許,若無鄭國鼎力相助,許軍說不定會和我拼一死戰,屆時輸赢難測更不免折損軍士。故此戰功勞全在貴國,許國也應歸于鄭國治下。”

此事在齊國向鄭國求援前齊王和鄭君已有約定,故鄭忽也不做推辭,雙手作揖,笑說:“既如此,便謝諸兒公子美意了。那許宮搜得寶貝兵器,諸兒公子就不要推讓,全歸貴國了。”珍寶兵器自然無法和土地相比,諸兒擔心若再推辭,部下心中不快,就也索性答應了。

因次日兩軍便需各自返程,兩人竟有些不舍般,一杯連着一杯,不停地推杯換盞。酒到酣時鄭忽突然說:“諸兒公子,在下想向你打聽一事,不知當問不當問?”言語之間,竟有點遲疑。

“請公子放心發問,但有所知,無所不言。”

“去年我聽父王提及要給我結一門親事,正是貴國的公主,不知道此女性情若何?相貌又如何?”

“鄭公子可知是哪位公主?我齊國現今适齡婚配的公主有好幾位,有品性端莊的,有花容月貌的,不知鄭公子更喜歡哪一款?”諸兒酒在興頭上,打算有意調笑鄭忽一番。

“雖說娶妻娶賢,但窈窕淑女君子好求。我聽說此女美貌名聞齊宮,好似是莒夫人的小女兒,單名一個字叫婉。”

“你說婉公主?”諸兒一瞬間酒意全無,直盯住對方。

“正是,諸兒兄,她果真是一美女子?傳言有幾分真假?”

諸兒眯起了雙眼,婉那帶着梨渦的粉頰立刻浮在他的腦海:“她還是個小女孩呢!不過,一颦一笑,勾人心弦,見之忘憂。”

鄭忽感到很興奮,看來美貌之言不虛,又問到:“她性情怎麼樣呢?”

“很頑皮,難以琢磨,不易接近。。。”

鄭忽有些疑惑,不過轉而又笑道:“大約年齡尚小,不急,我有時間調教。諸兒兄,你的話必然可信。此番回去,我就會求父親正式向貴國提親,屆時,我鄭齊兩國就不再隻是盟友,亦是姻親。你我也不隻是朋友,而是兄弟了。這次出征,真是痛快,來,我們幹杯!”

滿滿的酒下肚,諸兒也似興緻高昂,“那我就預祝鄭兄心想事成,抱得美人歸。”

又不知喝了多少酒,衆人才陸續散去。諸兒走出鄭軍營,緩緩朝自己的駐營走去。他屏退了下人,一個人慢慢地踱步在月色之下。一鈎新月斜斜地挂在天上,四周黑壓壓的一片,田裡的蛐蛐聲和樹梢的知了聲此起彼伏,擾得他的心也難以平靜。

他自然是想過婉出嫁的那一天的,肯定又不能留她一輩子在齊宮。出嫁了也好,讓他徹底斷了自己這絲不合時宜、不容天理的念頭,餘生各自前行。那鄭國太子國内黨羽已豐,太子的地位應該比那衛國的汲子安穩的多;鄭忽性情溫和,婉性子跳脫,兩人一動一靜,或許倒是佳偶;加之鄭國現如今在諸國聲望最炙,婉一向要強,那鄭忽的名頭也足以讓她心想事成。

左右思量,那鄭忽都似乎是再合适不過的人選了,想至此,諸兒的心似月色籠罩下的大地,好似一切都有了着落,又好似空茫茫無處安放。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